北京:研發關鍵軟件產品最高補助三千萬元
本報訊(記者 曹政)北京“軟實力”將持續增強。近日,市經信局發布《北京市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根據《若幹措施》,本市將支持新技術新產(chan) 品研發,圍繞基礎軟件、工業(ye) 軟件等重點領域開展科技攻關(guan) ,實施“產(chan) 業(ye) 築基工程”,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支持一批關(guan) 鍵軟件產(chan) 品研發,單個(ge) 項目補助最高3000萬(wan) 元。
記者注意到,《若幹措施》提出,鼓勵產(chan) 品研發應用,夯實產(chan) 業(ye) 數字基礎,促進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
鼓勵產(chan) 品研發應用方麵,除了對新技術新產(chan) 品研發進行補助外,本市還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固定資產(chan) 貸款、研發貸等中長期貸款產(chan) 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不超過2%的貼息支持,每家企業(ye) 年度最高支持1000萬(wan) 元。
同時,支持軟件產(chan) 品首試首用,支持屬於(yu) 關(guan) 鍵領域“補短板”、填補國內(nei) (國際)空白、技術水平國內(nei) (國際)首創的軟件產(chan) 品實現首次應用;鼓勵本市國有企業(ye) 、事業(ye) 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you) 先采用納入國家和本市重點目錄的軟件產(chan) 品,為(wei) 基礎軟件、工業(ye) 軟件等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提供早期應用場景和試用環境,促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落地。
對於(yu) 備受關(guan) 注的互聯網3.0,北京也將支持互聯網3.0新技術體(ti) 驗驗證,聚焦互聯網3.0領域處於(yu) 技術方案設計或商業(ye) 化探索階段的重點方向,鼓勵社會(hui) 資本投資搭建創新體(ti) 驗中心和場景實驗室,開展圍繞前沿新技術新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的展示體(ti) 驗;鼓勵新基建建設單位或新技術新產(chan) 品提供單位對互聯網3.0領域新技術新產(chan) 品開展小批量產(chan) 品實際工況、環境、場景等測試驗證,進一步提高技術產(chan) 品的適配性能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
軟件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有穩定的數字基礎支撐。為(wei) 此,《若幹措施》明確,鼓勵公共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探索打造市級算力網絡和算力監測調度平台;支持共性技術平台建設,支持在區塊鏈、人工智能、互聯網3.0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建設一批共性技術平台,對符合條件的給予資金補助。
本市還將促進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支持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對上年度首次納入規模以上統計且營業(ye) 收入突破1億(yi) 元(含),並承諾當年不低於(yu) 1億(yi) 元(含)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企業(ye) ,一次性獎勵最高50萬(wan) 元;支持企業(ye) 投融資,發揮已設政府投資基金作用,鼓勵區級引導基金參與(yu) ,加大長期資本支持引導;支持中小企業(ye) 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發展,提供上市協調等服務,對符合條件的掛牌、上市企業(ye) 給予資金支持。
據介紹,本市還將鼓勵各區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和空間布局,在資金、投融資及並購、住房保障、人才獎勵、重點活動扶持等方麵出台政策,打造一批元宇宙、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領域特色園區。
特別是在支持軟件人才建設方麵,將依據相關(guan) 政策,支持軟件行業(ye) 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加大行業(ye) 高層次國際人才引進力度,優(you) 化國際人才引進政策,探索簡化工作許可、居留許可審批流程;對引進的行業(ye) 人才,按人才住房支持政策做好保障服務;在全市非北京生源畢業(ye) 生指標總量範圍內(nei) ,加大對軟件人才的支持力度;對國家級“小巨人”企業(ye) 招聘優(you) 秀畢業(ye) 生給予落戶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