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兩區"建設:牽頭6項市級任務已完成 加快推進新一輪44項任務
8月2日,順義(yi) 區召開“兩(liang) 區”建設第十二次新聞發布會(hui) 。會(hui) 上,順義(yi) 區商務局局長楊蓬勃介紹順義(yi) 區“兩(liang) 區”建設進展情況。
“兩(liang) 區”建設是中央支持北京開放發展的重大政策,是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賦予北京的重大機遇。2022年以來,隨著“兩(liang) 區”建設的全麵推進,順義(yi) 區政策製度不斷創新、優(you) 質項目加速聚集、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
管理體(ti) 製加快改革 政策任務加速推進
今年4月,首都國際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天竺綜保區)管委會(hui) 正式成立,合並了原北京臨(lin) 空經濟核心區和北京天竺綜保區行政區劃,作為(wei) 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順義(yi) 組團的區域管理機構,承擔順義(yi) 組團建設、管理、服務等具體(ti) 事務。2022年市級“兩(liang) 區”建設任務中,涉及順義(yi) 區一項牽頭任務“加快推進天竺綜保區二期圍網建設,確保2022年6月前具備圍網驗收條件”,天竺綜保區規劃調整(二期)已於(yu) 6月10日通過北京海關(guan) 等7部門組成的聯合驗收組現場驗收,至此,順義(yi) 區牽頭6項市級任務已全部完成。已製定順義(yi) “兩(liang) 區”建設下一階段工作要點,將加快推進新一輪44項政策任務。
市場主體(ti) 活力增強 項目集聚效應凸顯
隨著試點政策和示範項目的密集落地,順義(yi) 區在吸引市場主體(ti) 方麵成效顯著,“兩(liang) 區”建設新增市場主體(ti) 數量、項目儲(chu) 備數量均居全市前列。自“兩(liang) 區”建設啟動以來,北京自貿區順義(yi) 組團累計新增市場主體(ti) 8159家,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設企業(ye) 2030家,全市排名第一。2022年至今,順義(yi) “兩(liang) 區”項目儲(chu) 備數273個(ge) ,在推項目137個(ge) ,落地項目135個(ge) ,均排名全市前列。
聚力項目推進 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
航空服務領域,推動新開辟北京至巴黎的全新國際貨運航線,提升北京至歐洲的運力每周增加近400噸,增強與(yu) 歐洲之間的貨運連接。
金融領域,中冶長城投資有限公司成功落戶,預計未來五年完成投資超1000億(yi) 元;規模100億(yi) 元的北京京國管股權投資基金、50億(yi) 元的智路資產(chan) 背景基金落戶順義(yi) ,截至目前,順義(yi) 區基金管理規模已突破2.4萬(wan) 億(yi) 元,全力打造首都金融發展新高地。
文化貿易領域,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圍繞國際文物藝術品保稅貿易平台、國際文物交流平台、國際影視裝備貿易服務平台三大平台建設,在文物藝術品保稅倉(cang) 儲(chu) 、保稅展示、保稅拍賣交易方麵取得了階段性進展,成功引入了裏森畫廊等國際頂尖畫廊20餘(yu) 家。
新能源智能汽車領域,理想汽車產(chan) 業(ye) 園二期項目正式開工,建成後,將為(wei) 理想汽車提供一個(ge) 集辦公、科技研發於(yu) 一體(ti) 的的產(chan) 業(ye) 園區,在研發設計、核心基礎零部件、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產(chan) 生集聚效應,預計2023年底交付使用;北京中德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的北京奔馳順義(yi) 工廠正式下線基於(yu) 新一代純電平台打造的國產(chan) 全新EQE,標誌著北京奔馳完成400萬(wan) 輛整車下線新目標。
充實國際教育資源,新建北京市順義(yi) 區諾德安達學校,預計2022年9月開始招生,順義(yi) 區國際學校總數達11所,提供外籍學位4000餘(yu) 個(ge) 。
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 外資、外貿穩步增長
今年以來,順義(yi) 區以“兩(liang) 區”建設促進外資、外貿發展,服務外資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實際困難;加大各項穩外資政策落實力度,區內(nei) 各相關(guan) 部門、屬地加強聯動,主動對接,強化吸引外資意識,認真分析、推介區域資源優(you) 勢、政策優(you) 勢,做好項目對接服務,積極推動潛在外資項目落地。2022年1-5月,順義(yi) 區完成實際利用外資4.6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8.8%,全市排名第三。累計吸引合同外資9.8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9%。
下一階段,順義(yi) 區將堅持“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高標準推進“兩(liang) 區”建設,繼續以“產(chan) 業(ye) 開放+園區開放”為(wei) 主線,重點發揮三大園區主體(ti) 作用,積極開展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聚焦製度創新,積極推動項目落地,帶動優(you) 勢領域產(chan) 業(ye) 上下遊集聚發展,為(wei) 推動首都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更高水平開放貢獻順義(yi) 力量,踔厲奮發,譜寫(xie) 順義(yi) “兩(liang) 區”建設新篇章。(池夢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