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區”建設帶動鄉村旅遊發展(消費萬花筒)
夏日時分,行走在太行深處的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皇城村,樊溪河畔蟬鳴陣陣,樹蔭底下涼風習(xi) 習(xi) 。從(cong) 山間的相府莊園酒店向下看,皇城相府古宅的土色牆壁與(yu) 郭峪古城的豫樓遙相呼應,在山那頭,海會(hui) 書(shu) 院千年古塔上的孔雀藍琉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裏的5個(ge) 村落連成一片,實現文旅資源深度融合。
過去20年間,皇城相府景區通過品牌創建、營銷創新、服務提升,成為(wei) 山西省旅遊重要目的地。但是,皇城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皇城相府集團董事長陳曉拴也不諱言,他們(men) 也碰到一些瓶頸,比如皇城相府景區遊客留不住、旅遊半徑過小、旅遊體(ti) 驗不夠豐(feng) 富。
周邊的4個(ge) 村子,都有不錯的文旅資源稟賦。郭峪村古城保存完好,大橋村海會(hui) 書(shu) 院有唐宋時期的重要文物古跡,史山村與(yu) 溝底村擁有豐(feng) 富的森林資源。近年來,這些村落各自吃起了“旅遊飯”,但由於(yu) 缺乏統一規劃,建設標準低,旅遊品質不高。
2018年開始,皇城村在當地黨(dang) 委政府的支持下,下大力氣整合旅遊資源。如今,郭峪古城經過重新改造,被定位為(wei) 皇城相府大景區內(nei) 的夜生活板塊。遊客從(cong) 1公裏外的皇城相府參觀完,可以在古城內(nei) 的民宿住宿,在古城裏的鬧市街頭漫步。“古城內(nei) 的民居不少是文物,我們(men) 在改造民宿的過程中,保留舊物件、舊房屋格局不變,通過鋪裝、隔斷等辦法,打造出新的住宿空間。”皇城相府文旅板塊負責人王天亮說。
在皇城相府的遊客服務中心,數字大屏上清楚顯示著當天的遊客統計數。“數字賦能為(wei) 融合發展提供支撐。”王天亮介紹,“根據車牌、遊客行程卡等信息,結合車輛分析、客流分析和銷售分析,大數據平台可以幫助我們(men) 更好地引流、分流和處理遊客反饋。”
“我們(men) 圍繞‘夏季康養(yang) ’‘教育研學’‘古堡文化’,打造了周邊村落宜居宜遊、功能耦合的‘大景區’,以皇城相府為(wei) 龍頭,把郭峪古城、海會(hui) 書(shu) 院、華陽山森林公園、九女仙湖等多個(ge) 景區景點連珠成串。去年5個(ge) 村旅遊綜合收入1億(yi) 多元,皇城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萬(wan) 元,其餘(yu) 4個(ge) 村也達到3.7萬(wan) 元。”陳曉拴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03日 19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