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嘉興出台房地產市場最新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22-08-03 15:16:00來源: 嘉興日報

  8月2日下午,嘉興(xing) 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召開媒體(ti) 通氣會(hui) 。會(hui) 上,嘉興(xing) 市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發布《嘉興(xing) 市進一步完善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從(cong) 完善住宅用地供應機製、健全住房保障體(ti) 係、優(you) 化房地產(chan) 市場管理、強化房地產(chan) 項目品質管控、加強對外信息發布等方麵進一步完善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浙江省第十五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的“支持嘉興(xing) 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新定位要求,《實施意見》堅持因城施策,充分考慮嘉興(xing) 作為(wei) 人口淨流入城市,支持常住人口的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時,通過統籌聯動供給側(ce) 改革和需求側(ce) 管理,完善各項政策。

  《實施意見》由總體(ti) 要求、具體(ti) 措施、組織保障三部分構成,結合嘉興(xing) 實際,明確了六個(ge) 方麵12條具體(ti) 措施。具體(ti) 措施主要包括逐步完善市、區兩(liang) 級土地儲(chu) 備的統籌協同機製,有序推進成熟地塊通過房地價(jia) 聯動的多種方式出讓,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重點盤活配建人才住房,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完善房地產(chan) 市場交易管理,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二孩、三孩居民家庭購房補貼,強化房地產(chan) 項目品質管控,加強對外信息發布等內(nei) 容。

  首先,以完善住房保障體(ti) 係為(wei) 重點,嘉興(xing) 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城鎮無房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需求。“十四五”期間,嘉興(xing) 保障性租賃住房需求為(wei) 13.71萬(wan) 套(間),嘉興(xing) 市區作為(wei) “人口淨流入的城市”,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套(間)數需占新增住房供應套(間)數達30%以上,其他縣(市)為(wei) “其他重點發展城市”,需達15%以上。

  同時,嘉興(xing) 將通過新建、改建、轉化、配建等方式,加快籌集建設保租房房源,其中,2022年將落實建設0.9萬(wan) 套(間)保租房的新增國有土地,並鼓勵政府或有實力的市場主體(ti) 回購存量商品住房,以補充保障性租賃住房,引導多主體(ti) 投資、多渠道保障。

  針對來嘉興(xing) 工作或者創業(ye) 的青年人才的階段性住房需求,嘉興(xing) 將重點盤活商品住房中的配建人才住房,加大管理和盤活力度,將符合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標準的配建人才住房予以認定,落實財政、金融、稅費等支持政策,有效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

  為(wei) 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推動嘉興(xing) 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明確,優(you) 先滿足在嘉興(xing) 工作或創業(ye) 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對已簽訂勞動合同或辦理營業(ye) 執照,且在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繳納社保的,享受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房政策。

  具體(ti) 購房政策調整如下:支持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合理購房需求;對於(yu) 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憑借嘉興(xing) 市範圍內(nei) 的勞動合同或營業(ye) 執照、在長三角地區繳納過社保的記錄證明等資料享受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房政策;其他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按原購房政策執行,在全市範圍內(nei) 限購一套商品住房。以上政策適用《實施意見》發布後辦理不動產(chan) 登記的房屋。

  除了購房政策有調整細化,房地產(chan) 市場交易政策也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實施意見》發布後,建築麵積在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完成不動產(chan) 權屬登記的,可上市交易或公證轉讓。建築麵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房,按原交易政策執行。因申領人才購房補貼需限製交易的房屋,則仍按相關(guan) 人才政策要求執行。

  針對本市戶籍二孩、三孩家庭購房,《實施意見》給出了一定的政策支持。自2022年8月2日至2022年12月31日,新購買(mai) 新建商品住房的本市戶籍二孩、三孩居民家庭,分別給予每平方米300元(單套不超過5萬(wan) 元)、每平方米500元(單套不超過10萬(wan) 元)的購房補貼,而相關(guan) 實施細則將在後續發布。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