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理念引領轉型,高質量續寫新篇
從(cong) 老工業(ye) 基地到國家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示範區,從(cong) 資源型城市到區域中心城市,從(cong) “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徐州聚焦產(chan) 業(ye) 、城市、生態“三大轉型”,交出讓人民群眾(zhong) 滿意的合格答卷。
2017年12月12日和1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後首次地方視察來到徐州,對徐州轉型發展實踐給予充分肯定。總書(shu) 記指出,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一篇大文章,實踐證明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關(guan) 鍵是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徐州始終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譜寫(xie) “強富美高”新徐州的精彩篇章。
產(chan) 業(ye) 轉型,提質增效聚新能
徐州,中國工程機械之都。2021年,徐州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規上產(chan) 值約占全國市場1/5。作為(wei) 徐州重點打造的“一號產(chan) 業(ye) ”,以徐工為(wei) 代表的徐州工程機械集群是全國首批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為(wei) 這座老工業(ye) 城市發展壯大實體(ti) 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men) 這十年擺脫粗放式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徐工有限、徐工機械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王民說,4年多來,徐工從(cong) 全球工程機械排名第7躍升至前三名,提前完成了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匯報時“力爭(zheng) 在2025年進入世界前三”的諾言。十年間,徐工加大自主創新,掌握傳(chuan) 動與(yu) 液壓等一批核心技術;“世界第一吊”、全球最大塔式起重器、世界最高技術水平攤鋪機等眾(zhong) 多高端產(chan) 品震撼亮相;產(chan) 品遠銷18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徐州品牌享譽世界。
同樣在這十年,徐州積極搶抓國家和省一係列重大政策機遇,堅持把產(chan) 業(ye) 轉型作為(wei) 全麵轉型的先導任務和龍頭工程,在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工業(ye) 立市、產(chan) 業(ye) 強市”的鮮明導向,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向中高端攀升,加快構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作為(wei) 江蘇唯一兼具國家資源型城市和老工業(ye) 基地雙重身份的城市,徐州曾以煤城聞名於(yu) 世,並延伸發展出煤電、煤焦化、鋼鐵、水泥、化工等產(chan) 業(ye) 。近年來,徐州以壯士斷腕的決(jue) 心和勇氣推動五大傳(chuan) 統行業(ye) 轉型升級,18家鋼企整合為(wei) 3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ye) 、11家焦化廠整合為(wei) 3家綜合性焦化企業(ye) 、62家水泥企業(ye) 壓減至15家、222家化工企業(ye) 壓減至71家、24家燃煤電廠壓減至15家。徐州的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34.5%、降幅全省第一,煤炭消耗減少1798萬(wan) 噸、占全省削減總量的38%,地區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減少4280萬(wan) 噸、下降約42.7%。
五大傳(chuan) 統行業(ye) 轉型升級全麵完成後,徐州騰退土地2.5萬(wan) 畝(mu) ,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騰籠換鳥”留下充足空間。銅山經開區、利國鎮黨(dang) 委負責人史敬峰說:“經曆關(guan) 停一批小鋼鐵企業(ye) 的轉型陣痛,如今我們(men) 依托徐鋼集團打造綠色冶金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樣板區,新招引工程機械及汽車核心零部件智能製造等項目,‘鋼鐵小鎮’實現了涅槃重生。”
“騰籠換鳥”的背後,是徐州對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不懈追求。2018年以來,徐州將工程機械與(yu) 智能裝備、新能源、集成電路與(yu) ICT、生物醫藥與(yu) 大健康作為(wei) 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十四五”規劃徐州又將新材料和節能環保新增為(wei) 重點發展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6月16日,協鑫科技旗下江蘇中能矽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增的年產(chan) 能3萬(wan) 噸FBR顆粒矽項目在徐州投產(chan) ,徐州基地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單體(ti) 顆粒矽研發與(yu) 製造矩陣。該公司總經理蘭(lan) 天石說:“過去十年,我們(men) 通過技術研發推動企業(ye) 發展。未來將用數字化力量,讓‘智造協鑫’登上世界舞台,助力國家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十年產(chan) 業(ye) 轉型,“強”的基礎愈加穩固。特別是近5年來,徐州地區生產(chan) 總值連跨3個(ge) 千億(yi) 元台階,邁上8000億(yi) 元新量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比重明顯提高,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比提升至47.1%,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翻兩(liang) 番,智能製造、工程機械分別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同時,“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建設深入推進,國資國企重組等一批重大改革順利收官。
城市轉型,工筆巧畫惠民生
“過去一家3口擠在20平方米的小平房,門口是熱電廠和橡膠廠,每天大車來往,晴天塵土飛揚,雨天寸步難行,全是黑炭泥。”在窗明幾淨的鼓樓區潤和園小區家中,67歲的徐州縫紉機廠退休職工陳芳翻閱著老房子照片,感慨萬(wan) 千。如今,陳芳居住的新社區不僅(jin) 水、電、熱等基礎設施齊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城市書(shu) 屋、體(ti) 育健身器材、物業(ye) 安保等服務配套也都一應俱全。“和小區一街之隔,是鼓樓商業(ye) 圈和地鐵站,購物、出行便利得很。”
作為(wei) 重要的老工業(ye) 城市,徐州曾留下大量棚戶區。5年來,通過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徐州累計實施棚戶區改造約7265萬(wan) 平方米,約95萬(wan) 群眾(zhong) 實現“出棚進樓”,棚改總量全省第一,棚戶區改造連續3年獲國務院真抓實幹表彰,在全國創出棚改工作“徐州品牌”,獲批住建部城市體(ti) 檢樣本城市。
“城市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這不僅(jin) 是徐州市民發自內(nei) 心的感慨,更是外地人來徐州的直觀感受。
城市空間格局日益大氣。雖地處平原,但由於(yu) 多條鐵路幹線分割、眾(zhong) 多丘陵山峰環城、黃河故道穿城而過,徐州城區被分割為(wei) 多個(ge) 單元片區。圍繞促進城市集約化、組團化發展,徐州逐步形成“一核、雙心、六組團、十五個(ge) 功能集聚區”的空間結構,由此拉開了區域中心城市的框架。
作為(wei) 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徐州自古就有“五省通衢”的美譽。如今,徐州把構建現代化立體(ti) 交通網絡作為(wei) 重點,努力把交通優(you) 勢變成發展優(you) 勢。十年間,徐州跨入“地鐵城市”行列,建成約92公裏城市快速路,市區三環快速路實現閉環,徐沛快速通道建成通車;“米字形”高速鐵路已開通6個(ge) 方向;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服務輻射周邊四省14個(ge) 地市,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60萬(wan) 人次、年貨郵吞吐量5萬(wan) 噸、年航班起降4.2萬(wan) 架次的需要……
補短板、鍛長板,描繪城市的工筆畫越畫越精細。“十三五”期間,徐州累計實施城建重點工程634項,完成總投資3300億(yi) 元。淮海國際博覽中心、大龍湖國際會(hui) 議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性項目陸續建成使用,為(wei) 這座城市注入了新活力。
7月15日,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開館,讓人“一眼望千年”,感受徐州厚重的曆史。加強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徐州精心設計改造戶南巷、文廟街區、城隍廟複建,打造縱貫主城南北的城市文脈,努力喚醒、整合沉睡的文化資源。
放眼淮海,徐州越來越有區域中心城市的“底氣”。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目前區域合作已拓展到科技、教育、文旅、衛生等45個(ge) 領域。從(cong) 交通互通,到產(chan) 業(ye) 交融,再到如今的全方位融合,淮海經濟區高質量協同發展不斷走向深入。尤其是推動醫保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公積金實現跨省互認互貸等,讓群眾(zhong) 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以城帶鄉(xia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號角已經吹響。徐州高質量完成農(nong) 房改善3年行動任務,7.23萬(wan) 戶農(nong) 民住上新居。啟動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5年行動,行政村生活垃圾保潔運收體(ti) 係實現全覆蓋,城鄉(xiang)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1403個(ge) 鄉(xiang) 村建成美麗(li) 宜居村莊。
生態轉型,青山綠水入畫來
盛夏時節,泛舟潘安湖,碧波蕩漾,水天一色,山湖相依優(you) 美如畫;沿途草木葳蕤,飛鳥蹁躚,蟬鳴蛙叫不絕於(yu) 耳。
難以想象,多年前這裏還是徐州最大的一片采煤塌陷地。旱季荒草叢(cong) 生,雨季水鄉(xiang) 澤國。潘安湖湖畔“賈汪真旺”展館裏,一幅幅展示賈汪采煤塌陷地曆史的黑白照片,讓人觸目驚心。
痛定思痛,賈汪先後實施潘安湖、月亮湖、解憂湖、龍吟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完成各類采煤塌陷地複墾治理總麵積9萬(wan) 餘(yu) 畝(mu) ,再造耕地5萬(wan) 餘(yu) 畝(mu) ,形成濕地景觀1.18萬(wan) 畝(mu)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賈汪區視察時指出,塌陷區要堅持走符合國情的轉型發展之路,對采煤塌陷區整治的有益經驗,要注意總結推廣。
總書(shu) 記的諄諄教誨,為(wei) 徐州生態轉型進一步指明方向。徐州在全國率先製定實施《生態修複專(zhuan) 項規劃》,因地製宜製定生態修複行動計劃,大力實施119項生態修複工程,重點推進采煤塌陷地、工礦廢棄地、采石宕口等的修複治理,形成了具有鮮明徐州特色的生態修複治理模式,開創了“石頭縫裏種出森林城市”的成功範例。
仲夏傍晚,金龍湖畔宕口公園遊人如織。曾經,無序的爆破和采掘,讓這裏岩體(ti) 破碎、危崖累累。徐州通過覆土栽植、掛網噴播、引水進山等措施,變廢為(wei) 景打造出麵積超過22萬(wan) 平方米的大型山地景觀公園。如今,公園內(nei) 綠樹掩映,飛瀑疊流,成為(wei) 市民休閑好去處。
目前,徐州共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26.64萬(wan) 畝(mu) 、采石宕口治理81處,修複廢棄礦山140座,森林覆蓋率連續16年全省第一,因地製宜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公園,構建起極富特色的山水城市構架。2019年6月,徐州與(yu) 聯合國人居署聯合向世界發布《黃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區生態修複技術標準》《采石宕口生態修複技術標準》兩(liang) 部技術標準,為(wei) 中國乃至世界其他同類城市生態修複提供了技術參考。
十年來,徐州不斷在治氣、治水、治土上下功夫,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提升。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出台《徐州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在全省率先建成運行汙染防治綜合監管平台,牽頭構建淮海經濟區大氣汙染區域聯防聯控機製。2021年徐州市區空氣優(you) 良天數與(yu) PM2.5濃度兩(liang) 項指標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一;對各個(ge) 斷麵設立“斷麵長”,全市實現河(湖)長製全覆蓋,完成市區75條黑臭水體(ti) 整治;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製定土壤汙染治理與(yu) 修複規劃,全麵推進土壤汙染治理,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製定《工業(ye) 固體(ti) 廢棄物管理條例》,固廢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得到聯合國人居署高度肯定。
綠色發展,久久為(wei) 功。十年來,徐州先後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並榮膺聯合國人居獎。最近,國務院同意徐州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將以創新引領資源型地區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
建功新時代,奮鬥正當時。千萬(wan) 彭城兒(er) 女將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咬定青山不放鬆,隻爭(zheng) 朝夕勇擔當,務實落實善作為(wei) ,堅定不移做好轉型文章,在加快建設產(chan) 業(ye) 強市、打造區域中心的新征程上砥礪奮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