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為新冠肺炎康複者暢通就業複崗之路
近段時間,個(ge) 別地方招工市場出現了歧視新冠肺炎康複者的現象。一些企業(ye) 濫用“健康碼”,拒絕聘用新冠肺炎康複者;有的康複者甚至被公司單方麵解除勞動合同、調離工作崗位。一些單位為(wei) 避免招致爭(zheng) 議,在招聘信息中未寫(xie) 明拒絕招收康複者,但在谘詢和麵試環節又以“陽性”身份設限。為(wei) 新冠肺炎康複者“貼標簽”,動不動就拒招或解聘,這是赤裸裸的就業(ye) 歧視行為(wei) 。
得病不是犯錯更不是犯罪。感染新冠肺炎已屬不幸,社會(hui) 各界應給予充分關(guan) 愛,不應以額外限製讓他們(men) 內(nei) 心雪上加霜。近日,人社部、國家衛健委發布《關(guan) 於(yu) 堅決(jue) 打擊對新冠肺炎康複者就業(ye) 歧視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緊急通知》),嚴(yan) 禁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拒絕招(聘)用新冠肺炎康複者,對實施就業(ye) 歧視的,發現一起嚴(yan) 肅處理一起。明確對歧視新冠肺炎康複者就業(ye) 說“不”,有助於(yu) 更好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ye) 權益。
歧視新冠肺炎康複者,既違法更不科學。我國勞動法、就業(ye) 促進法等,均有反就業(ye) 歧視的內(nei) 容;勞動合同法中不存在因為(wei) 新冠肺炎患病而解除合同的情形;《關(guan) 於(yu) 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guan) 係問題的通知》等規定進一步捍衛了勞動者健康返崗、暖心就業(ye) 的權益,用人單位不應明知故犯。從(cong) 科學上說,據最新醫學研究,患者經治療後病毒核酸檢測陰性並達到解除隔離管理、出院標準,其日常工作、學習(xi) 或生活接觸不會(hui) 導致病毒傳(chuan) 播。對康複者設置就業(ye) 門檻,於(yu) 法無依,更於(yu) 理不合。
破除求職壁壘,必須加大執法力度,倒逼相關(guan) 單位規範自身行為(wei) 。《緊急通知》要求對就業(ye) 歧視主體(ti) 采取行政約談、通報曝光、行政處理、行政處罰等有力舉(ju) 措予以嚴(yan) 肅處理,織起一張重拳出擊的治理網,也織起一張維護權益的保護網。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麵要主動作為(wei) ,加強排查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一方麵要暢通投訴、舉(ju) 報渠道,嚴(yan) 格落實首問負責製,及時有效處理勞動者合理合法訴求,莫讓他們(men) 求助無門。
破除求職壁壘,還需疏堵並治,從(cong) 源頭上防止過度防疫。要看到,用人歧視與(yu) 企業(ye) 對康複者複陽的疑慮有關(guan) 。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當下,企業(ye) 想方設法降低風險保運營可以理解,但相關(guan) 措施必須以法律為(wei) 準繩、以科學為(wei) 根據。此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調整了感染者出院、解除隔離的核酸檢測Ct值標準。據流調資料顯示,此前很多複陽患者都沒有對密接者造成感染,其Ct值基本在35以上,不具備傳(chuan) 染性。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相關(guan) 部門還應該向企業(ye) 做好科普、普法宣傳(chuan) ,從(cong) 思想上解除後顧之憂;應針對企業(ye) 用工製定更加精準的防疫措施,讓康複者更好工作,同時更好推動企業(ye) 發展,從(cong) 根本上保障勞動者就業(ye) 權益。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生計,事關(guan) 經濟社會(hui) 發展。麵對就業(ye) 領域的風險挑戰,必須千方百計打通堵點,讓就業(ye) 之路更加通暢,而不能人為(wei) 設限,傳(chuan) 遞錯誤用人信號。各方攜手同行,政策協同發力,更好保護勞動者平等就業(ye) 權益,推動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我們(men) 定能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雙勝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