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蘇州北厙糧油公司貸款記
原題:糧油公司貸款記
“今天要加工40噸大米,晚上就裝車運到浙江衢州去。”北厙糧油有限公司總經理過糧說。公司位於(yu) 江蘇蘇州吳江區,走進生產(chan) 車間,工人來回穿梭,機器轟鳴作響,金黃的稻穀經過礱穀、分離、碾米等工序後,變成了一粒粒雪白飽滿的大米。
北厙糧油是吳江重要的糧油存儲(chu) 配送基地。目前,公司日均加工稻米量達到38噸,可滿足近13萬(wan) 人口的吃飯需求。然而,這樣一家曆史悠久的糧油加工企業(ye) ,3個(ge) 多月前,卻遭遇其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經營危機。
過糧告訴記者,公司規模雖不大,但由於(yu) 每年要從(cong) 種糧戶那裏收購1萬(wan) 多噸稻穀、小麥,現款現結,所以資金需求量非常大,每年公司賬戶上進出資金7000多萬(wan) 元。
往年,北厙糧油會(hui) 幫著吳江糧儲(chu) 部門代為(wei) 采購四五千噸糧食,約占公司總收購量的30%,這部分是不需要公司貼“本錢”的。但到了今年,為(wei) 了改善管理,糧儲(chu) 部門進行集中采購,並將去年的儲(chu) 糧進行拍賣。
“受疫情影響,今年糧食需求量增加了兩(liang) 成,如果不參與(yu) 拍賣,公司極有可能陷入‘斷貨’的境地。”過糧說,上半年,因疫情原因,幾家合作客戶回款變慢了,公司資金周轉一時跟不上。過糧仔細算了算,要參與(yu) 拍賣的話,資金缺口有七八百萬(wan) 元。
過糧首先想到的是向銀行申請貸款,但過去公司很少貸款,不太熟悉流程。他向一位在銀行工作的朋友打聽,像北厙糧油這種輕資產(chan) 、沒有什麽(me) 值錢東(dong) 西可以抵押的公司,最多也隻能貸到兩(liang) 三百萬(wan) 元。
眼瞅著5月底夏糧收購季就要到了,資金依然沒有著落。“如果籌不到這筆錢,下半年的貨源就跟不上,公司有可能停產(chan) 停業(ye) 。20多名員工都指著我吃飯呢,該怎麽(me) 辦才好?”過糧急得火燒眉毛。
一籌莫展之際,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蘇州長三角一體(ti) 化示範區分行北厙支行行長計良峰與(yu) 副行長謝宇超的一次上門走訪讓事情有了轉機。“可以向農(nong) 行申請貸款,快的話半個(ge) 月內(nei) 錢就可以下來。”謝宇超告訴過糧。
“沒有抵押,也可以貸到七八百萬(wan) 元?”過糧將信將疑。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把營業(ye) 執照、財務報表等材料複印件交給農(nong) 行工作人員。
原來,江蘇農(nong) 行此前針對小微企業(ye) 融資難的問題,推出了免抵押的“小微貸”,該金融產(chan) 品專(zhuan) 門對小微企業(ye) 發放,由江蘇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chang) 基金、市(縣)風險補償(chang) 基金、融資擔保機構提供增信。
謝宇超說,通常企業(ye) 在使用“小微貸”產(chan) 品時,得支付1%的擔保費給擔保機構,但像北厙糧油這種事關(guan) 百姓“飯碗”的企業(ye) ,在貸款政策上會(hui) 有傾(qing) 斜,不僅(jin) 審批“一路綠燈”,在農(nong) 行的幫忙申請下,原本需要向信用再擔保公司支付的數萬(wan) 元擔保費用也得以免除。
雖然北厙糧油在農(nong) 行是無抵押的首貸戶,但放款速度卻絲(si) 毫沒有受影響,不到半個(ge) 月,過糧就接到了農(nong) 行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審批通過了,750萬(wan) 元的貸款隨時可以發放下來。”放下電話,過糧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懸著的一顆心終於(yu) 落了地。利用這筆貸款,公司順利拍到了3600噸夏糧,確保接下來貨源充足。
雖然貸款審批和發放過程都非常順利,但無抵押放出去這麽(me) 一大筆貸款,謝宇超其實頂著很大的壓力。好在北厙糧油平常資金進出都在農(nong) 行賬戶上,謝宇超對這家公司算得上是“知根知底”,“他們(men) 的資金流水很穩定,風險可控,隻要幫一把,就能順利渡過難關(guan) 。”
正如謝宇超所料,幾個(ge) 下遊客戶的貨款到賬後,北厙糧油8月9日就還上了700萬(wan) 元貸款。“剩下的50萬(wan) 元也很快會(hui) 到位。”過糧說,“不過到10月底收購秋糧時,又會(hui) 有近900萬(wan) 元資金缺口。”
“有了第一次合作,接下來貸款就更方便了,快的話當天就能到賬。”謝宇超說。
上半年,公司效益不錯,下半年,過糧打算加大收購規模,有了銀行的支持,這次他心裏更有底了。
快評:為(wei) 企業(ye) 精準解渴
蔣雪婕
這筆750萬(wan) 元的無抵押貸款,讓短期陷入困境的企業(ye) 迎來轉機。針對小微企業(ye) 的“小微貸”,是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為(wei) 企業(ye) 精準解渴的生動案例。
在企業(ye) 總量中占比超過90%,稅收貢獻超過50%,投資占比超過60%,發明創新占比超過70%——民營企業(ye) 對經濟發展功不可沒。然而,民營企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由於(yu) 缺少抵押物、抗風險能力弱等原因,在金融市場中相對弱勢。
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優(you) 先解決(jue) 民營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成為(wei) 社會(hui) 共識。隨著普惠小微貸款、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等支持工具落地用好,今年上半年新發放的企業(ye) 類貸款中,民營企業(ye) 貸款比重為(wei) 53.5%,同比上升0.8個(ge) 百分點。
接下來,商業(ye) 銀行應進一步完善內(nei) 部監管考核和激勵機製,鼓勵基層工作人員做實做細金融服務,加快推進“敢貸、願貸、能貸、會(hui) 貸”長效機製建設。加強同政府各類信息平台合作,充分挖掘企業(ye) 用電、稅收、社保等數據,對企業(ye) 經營狀況、信用情況精準畫像,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針對不同類型的融資需求,優(you) 化設計,提供個(ge) 性化產(chan) 品:例如對餐飲、文旅等企業(ye) 加快動產(chan) 抵質押和信用貸款產(chan) 品開發;對科技型企業(ye) 豐(feng) 富中長期貸款產(chan) 品供給,加大對創新升級支持力度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