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山西”主題新聞發布會】“雙碳”目標牽引 保障能源供應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能源革命
捕集、液化、提純……經過道道工序,工業(ye) 排放的二氧化碳搖身一變成為(wei) 材料新寵。大唐國際雲(yun) 岡(gang) 熱電建成世界首台套自煤電煙氣中捕集二氧化碳,並轉化為(wei) 碳納米管的小型工業(ye) 化示範生產(chan) 係統,積極探索“雙碳”目標下能源革命新路徑。
在能源革命的道路上,山西一直奮勇向前。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是黨(dang) 中央賦予山西的一項重大任務。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以“雙碳”目標為(wei) 牽引深化能源革命,堅定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按照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持續優(you) 化,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作為(wei) 煤炭資源大省,我省自覺扛起穩產(chan) 保供政治責任,2021年煤炭產(chan) 量11.93億(yi) 噸、占全國的29.2%,並以長協價(jia) 保供16個(ge) 兄弟省份。今年煤炭產(chan) 量將達到13億(yi) 噸以上,再增產(chan) 1億(yi) 噸。同時,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氫能,加快布局建設抽水蓄能、電化學儲(chu) 能等項目,促進傳(chuan) 統能源和新能源優(you) 化組合。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新能源裝機4012萬(wan) 千瓦、占比34.46%,建成和在建儲(chu) 能項目67個(ge) ,“綠電”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A“三穩三不準”落實增產(chan) 保供任務
煤礦井下,滾滾烏(wu) 金源源不斷通過皮帶運往地麵洗選加工、裝車,一列列滿載著煤炭的列車陸續駛出礦區,馳援全國;依托電網,山西清潔煤電和新能源輸送到華北、華中、華東(dong) 等十餘(yu) 省市,有力支持國家能源供給和經濟發展。
作為(wei) 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承擔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我省累計產(chan) 煤近100億(yi) 噸,約占全國產(chan) 量的1/4。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我省堅決(jue) 落實國家下達的煤炭增產(chan) 保供任務,鮮明提出“三穩三不準”要求,即穩定保障能源生產(chan) 、穩定保障電煤供應、穩定保障發電供電,不準拉閘限電、不準搞“一刀切”、不準隨意提價(jia) 。去年全省煤炭產(chan) 量達到11.93億(yi) 噸,占全國產(chan) 量的近1/3;同比增產(chan) 1.13億(yi) 噸,占全國增量的近2/3。產(chan) 量和增量均居全國第一。
科學組織、全力增產(chan) ,高效統籌、全力保供,服務大局、全力穩價(jia)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進一步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從(cong) 我國資源稟賦及能源結構來看,煤炭這個(ge) 底必須兜住,這樣才能為(wei) 穩住全國經濟大盤、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撐。我省堅持從(cong) “國之大者”出發,全力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
省發改委副主任張翔表示,省發改委堅決(jue) 落實省委、省政府決(jue) 策部署,充分發揮煤電油氣運協調保障工作機製的作用,會(hui) 同各相關(guan) 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實時跟蹤能源生產(chan) 供應情況,及時協調解決(jue) 困難和問題,夯實能源保供政治責任。
夯實現有煤礦產(chan) 量基礎、加快建設煤礦施工進度、持續推進煤礦產(chan) 能核增……省能源局副局長侯秉讓介紹,我省統籌抓好礦井建設、生產(chan) 組織、產(chan) 能核增、項目核準、手續辦理等各項工作,有效增加煤炭產(chan) 能產(chan) 量,繼續發揮煤炭壓艙石作用。
與(yu) 此同時,山西國資國企主動擔當作為(wei) ,將煤炭增產(chan) 保供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積極發揮主力軍(jun) 、頂梁柱作用,特別是4戶省屬煤炭企業(ye) ,堅決(jue) 落實關(guan) 於(yu) 做好能源保障工作的各項部署要求,保安全、增產(chan) 量、保供應、穩價(jia) 格,全力以赴保障能源供應安全。
7月20日,山西焦煤按時將6萬(wan) 餘(yu) 噸優(you) 質商品煤從(cong) 京唐港發往廣州華潤熱電公司,為(wei) 當地迎峰度夏及時提供能源保障。山西焦煤在確保安全生產(chan) 前提下,滿出力、多產(chan) 煤、快運煤,堅定扛起國有煤炭企業(ye) 責任擔當,全力以赴推進能源增產(chan) 保供。上半年完成原煤產(chan) 量約9000萬(wan) 噸,同比增長6.1%,達到曆史最高水平。
潞安化工秉承“應供盡供、應保盡保、急需急保”原則,全麵拉開煤炭增產(chan) 保供大幕。構建“一個(ge) 目標、三個(ge) 堅持、六個(ge) 保障”機製,各單位部門錨定任務目標,精心安排生產(chan) 組織,統籌問題解決(jue) ,為(wei) 有序作業(ye) 、穩產(chan) 增產(chan) 提供組織保障。
朔州煤電將保供任務當作“企業(ye) 第一要務”,聚焦“安全、保供、穩定、發展”中心任務,主動擔當、深挖潛能,成立增產(chan) 保供工作專(zhuan) 班,定期召開會(hui) 議聽取工作進展,統籌推進安全生產(chan) 、裝車外運等各方麵工作,紮實做好能源保供工作任務。
“我們(men) 強化生產(chan) 組織協調,每日關(guan) 注產(chan) 量完成情況,合理安排礦井檢修,確保均衡生產(chan) 。”華陽股份生產(chan) 技術部副部長張雪峰說。華陽集團堅決(jue) 落實各項部署要求,以保安全、增產(chan) 量、保供應、穩價(jia) 格為(wei) 主線,果斷采取各種必要措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有序推進能源保供工作。
B 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
8月10日,陽泉市智慧能源數據中心內(nei) ,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平台和節能改造潛力企業(ye) 識別兩(liang) 個(ge) 場景正在對能源指標進行全程監督,精準繪製企業(ye) 用能畫像,為(wei) 實施節能監察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7月底,因創新性、實用性、可推廣性優(you) 勢,該項目在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中獲得佳績。
2019年5月,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八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把山西作為(wei) 全國能源革命的“試驗田”,給予了係統集成、含金量很高的改革授權。三年來,我省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要求,全麵推進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ti) 製革命和國際合作,在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中實現轉型發展。
煤炭綠色開發水平有效提高。通過實施化解過剩產(chan) 能、減量置換、減量重組,全省煤炭先進產(chan) 能占比突破75%,處於(yu) 全國領先水平,煤炭保供能力顯著提升。印發《山西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意見》,將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技術引入煤礦,推動煤礦裝備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塔山煤礦等10座國家首批示範建設煤礦全部建成,24座煤礦實現5G入井。2022年積極推進20座試點煤礦開展綠色開采技術路線探索和應用,個(ge) 別試點煤礦綠色開采技術達到國內(nei) 領先。
煤電清潔低碳發展穩步推進。煤電機組結構持續優(you) 化,超臨(lin) 界、超超臨(lin) 界機組比例明顯提升,單機30萬(wan) 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占比達90%。省內(nei) 電網形成了以1000千伏特高壓為(wei) 核心,以500千伏“三縱四橫”為(wei) 骨幹網架,110千伏及以下電網等級輻射供電的網絡格局。有序推進蒙西—晉中、“西電東(dong) 送”改接工作,積極對接華北、華東(dong) 、華中等外省電力市場,努力擴大外送電規模。創新性開展電力中長期分時交易探索,實現電力價(jia) 格在批發和零售市場傳(chuan) 導暢通,在全國尚屬首例。
新能源規模化發展持續加快。積極推進光伏、風電項目建設,裝機規模不斷擴大,推動了我省新能源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助力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持續推進光伏扶貧、風光互補、風電供暖、礦山治理、光伏+等多場景應用,初步形成集中+分散開發模式,因地製宜推動風光資源高效利用,帶動風光發電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升級。
綠色能源消費體(ti) 係加快構建。按季度發布各市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實施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圓滿完成每年國家下達的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加快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係統建設,推進工業(ye) 領域節能提效,實施能效“領跑者”製度,推廣節能技術產(chan) 品。按年度製定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機製,建立工作台賬,定期調度、動態跟蹤,督促完成目標任務。2017—2021年底,全省累計新增清潔取暖改造608萬(wan) 戶。
能源領域多項技術實現突破。氫能、鈉電池、能源互聯網、煤矸石綜合利用等技術加快突破。國家超算中心(太原)、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獲科技部批準建設。山西瑞光熱電二氧化碳捕集提純技術取得突破,成功產(chan) 出99.9%純度的食品級液體(ti) 二氧化碳。潞安化工二氧化碳與(yu) 甲烷重整製合成氣技術,通過幹重整實現煙道氣捕碳的高效轉化利用。
能源國際合作進一步拓展。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作為(wei) 國家級、國際性、專(zhuan) 業(ye) 化論壇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特色更加彰顯。
C “四個(ge) 一體(ti) 化”深化拓展試點內(nei) 涵
一鍵啟動薄煤層智能化采掘工作麵采煤設備,厚度約1米的煤層隨之滑落在輸送機上,被運往井外……8月9日,山西焦煤金辛達煤業(ye) 職工郭金超嫻熟地操作采煤設備。薄煤層智能化采掘工作麵較傳(chuan) 統工作麵效率提高約50%,單班作業(ye) 人員由8人減至4人。
煤礦智能化是煤炭生產(chan) 方式變革的主要方向,是實現煤炭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關(guan) 鍵舉(ju) 措。省能源局副局長苗還利介紹,目前,我省已建成22座智能化煤礦、548個(ge) 智能化采掘工作麵,並有24座煤礦實現了5G入井,采掘效率大幅提升。
當前,立足國際形勢、國家戰略和山西實際,結合國家推動煤電聯營、煤電和可再生能源聯營的工作思路,我省正持續深化拓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內(nei) 涵,加快推進“四個(ge) 一體(ti) 化”,積極探索轉型發展路徑。
煤炭和煤電一體(ti) 化,重點支持企業(ye) 以坑口電站方式,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和先進高效煤電機組。推動現役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實現基礎性和係統調節性電源並重,力爭(zheng) 2025年全省煤電裝機達到8900萬(wan) 千瓦。山西國際能源集團作為(wei) 省屬大型綜合能源企業(ye) ,持續加強火電廠靈活性改造,降低發電煤耗和碳排放強度,實現節能降耗;促進“智慧電廠”建設,推行“產(chan) 業(ye) +數智”,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古交電廠是全國典型的燃用洗中煤坑口電廠和煤電熱一體(ti) 化電廠,深入實施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不斷提升煤電機組運行水平和調峰能力,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煤電和新能源一體(ti) 化,支持煤炭、煤電企業(ye) 利用現有資源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向綜合能源服務供應商轉型。因地製宜布局風光水火儲(chu) 一體(ti) 化、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等試點,積極發展氫能、地熱能、非常規天然氣,加快建設新型電力係統,力爭(zheng) 2025年全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占比達到50%、發電量占比達到30%。我省統籌忻州、朔州新能源資源情況,發揮煤電機組、儲(chu) 能設施及水電調節等優(you) 勢,實施風光水火儲(chu) 多能互補綜合開發,積極推動傳(chuan) 統能源基地向綜合綠色能源基地轉型。結合運城地區豐(feng) 富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條件和本地消納市場優(you) 勢,從(cong) 能源供給和消費革命出發,積極開展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試點示範。
煤炭和煤化工一體(ti) 化,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為(wei) 方向,推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終端產(chan) 品轉變,著力提升煤製油、煤製烯烴、煤製甲醇等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的綜合效益,進而打造碳基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我省製定加快傳(chuan) 統煤化工產(chan) 業(ye) 升級改造、培育壯大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推動焦化化產(chan) 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條延伸、規範化工園區發展、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推動行業(ye) 數智化轉型等六方麵重點任務,繼續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優(you) 化煤化工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全省煤化工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力爭(zheng) 突破1500億(yi) 元。
煤炭產(chan) 業(ye) 和數字經濟一體(ti) 化,推動煤炭等能源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轉型,運用5G、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煤炭開采的全要素生產(chan) 率和本質安全水平。今年,我省計劃再建設20座智能化煤礦、500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麵,進一步提高數字化、智能化、無(少)人化煤礦占比,力爭(zheng) 把山西打造成全國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排頭兵。
能源革命,探路領跑。我省將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wei) 根本,以“雙碳”目標為(wei) 牽引深化能源革命,持續優(you) 化能源結構,加快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綠色能源體(ti) 係。(記者張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