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沿海三市沿海發展五年規劃相繼出台
北望環渤海,南融長三角,西啟新亞(ya) 歐大陸橋,地處沿海、長江和隴海蘭(lan) 新線布局主軸線交會(hui) 區域的江蘇,有著得天獨厚的沿海發展優(you) 勢。去年末,《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為(wei) 江蘇沿海地區發展繪製了嶄新藍圖。今年以來,我省沿海三市相繼出台沿海發展五年規劃,“擁抱大海”開啟“下半篇文章”。在新一輪“海洋賽道”上,各地將如何進一步激發“藍色動能”?
產(chan) 業(ye) 攀“高”,科技創新激活澎湃動能
抓住長江經濟帶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上海大都市圈功能拓展和長三角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機遇,促進海洋產(chan) 業(ye) 向新興(xing) 領域邁進、特色產(chan) 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攀升、重化工業(ye) 向綠色低碳轉型,《規劃》對沿海地區培育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提出了高要求與(yu) 新期待。
30平方公裏範圍內(nei) ,匯聚了恒瑞醫藥、正大天晴等藥企“明星”,累計獲批上市的一類新藥數量領跑全國,成長為(wei) 全國最大的對美製劑出口基地……“破土”短短3年,連雲(yun) 港經開區的“中華藥港”已是中國醫藥創新版圖上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目前藥港醫藥企業(ye) 及關(guan) 聯配套企業(ye) 200多家,其中核心區入駐研發、生產(chan) 、商務及技術服務等各類醫藥企業(ye) 40多家。核心區的研發、生產(chan) 載體(ti) 已建成,商務服務正在加快建設,醫藥人才總數超過3萬(wan) 人。”連雲(yun) 港經開區新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局產(chan) 業(ye) 發展處處長劉偉(wei) 說。
“東(dong) 方橋頭堡”連雲(yun) 港產(chan) 業(ye) 體(ti) 係已雛形初具。“當前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三新一高’以及石化、冶金等六大主導產(chan) 業(ye) 的應稅銷售收入占全市超80%。”連雲(yun) 港市副市長張家炯介紹,全市矽材料、新能源等6個(ge) 百億(yi) 特色產(chan) 業(ye) 加快集聚,世界一流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加快崛起。
在鹽城智能製造聯合創新中心,一個(ge) 區域級產(chan) 能共享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不僅(jin) 為(wei) 長三角區域企業(ye) 提供產(chan) 能供需智能匹配,幫助產(chan) 能過剩的企業(ye) 和急需產(chan) 品加工生產(chan) 的企業(ye) 進行對接,更在“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上率先破題,解決(jue) 製造業(ye) 麵臨(lin) 的設備利用不足、供需不對稱等共性問題。同時,作為(wei) 長三角地區首個(ge) “千萬(wan) 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鹽城正將新能源產(chan) 業(ye) 打造成亮眼名片,圍繞23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串聯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關(guan) 鍵環節,進一步做大產(chan) 業(ye) 規模、做優(you) 產(chan) 業(ye) 布局、做高產(chan) 業(ye) 能級,打造世界級新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
“近3年來,南通全市每年新開工10億(yi) 元以上產(chan) 業(ye) 項目超百個(ge) ,千億(yi) 級中天綠色精品鋼和百億(yi) 級桐昆聚酯一體(ti) 化、益海嘉裏等一批‘頂天立地’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加快建設。”南通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陸衛東(dong) 表示,目前南通發展動能正加速轉換,船舶海工、高端紡織、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五大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值均超千億(yi) 元,生物醫藥、新能源、綠色環保等三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成長,5G、物聯網、第三代半導體(ti) 三大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布局。
內(nei) 外聯動,雙向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江蘇是全國陸海內(nei) 外聯動、東(dong) 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的戰略要衝(chong) 。在新一輪沿海發展規劃中,以沿海三市為(wei) 核心,江海聯動區、陸海聯動區、河海聯動區“三大片區”定位明晰。
8月3日上午9點,滿載2000多台上汽轎車的“晨露”輪,緩緩駛離連雲(yun) 港港滾裝碼頭68號泊位,出海遠赴智利。“港口實現滾裝出口連續5年以兩(liang) 位數增幅高速增長,一舉(ju) 躋身全國機械設備和車輛出口三大口岸行列。”連雲(yun) 港港口控股集團東(dong) 方港務分公司總經理許賀說。
同一時刻,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滿載著汽車配件、家居建材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cong) 連雲(yun) 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啟程,開往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連雲(yun) 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左雪梅介紹,截至目前連雲(yun) 港中歐班列開行已突破4500列,過境運量全國領先。
連雲(yun) 港港出海向東(dong) ,74條集裝箱航線、24條滾裝雜貨班輪航線及2條中韓客貨班輪航線在此交織;連雲(yun) 港中歐班列向西,可行至中亞(ya) 五國及土耳其、德國沿線。一條“合縱連橫”的多式聯運進出口通道正加速形成。
同一集裝箱“海鐵空”聯運,“內(nei) 陸—中亞(ya) —東(dong) 南亞(ya) —中亞(ya) ”循環利用,“車船直取”零等待……連雲(yun) 港正勾勒出一幅陸海統籌的和諧畫卷。“與(yu) 中西部地區合作建成多個(ge) ‘無水港’,共建共享出海口,連雲(yun) 港已成為(wei) 中西部進出口貨源的關(guan) 鍵門戶。”張家炯說。
166公裏江岸線、206公裏海岸線,作為(wei) 江蘇唯一濱江臨(lin) 海的城市,南通將洋口港、通州灣、海門港、呂四港作業(ye) 區整合規劃為(wei) “大通州灣”港區,定位為(wei) 江蘇新出海口。預計到2035年,集裝箱吞吐能力將達1300萬(wan) 標箱,貨物吞吐能力達3億(yi) 噸。“目前我們(men) 正全力構建‘內(nei) 河到碼頭、鐵路進貨場、海港通大洋’的高效集疏運體(ti) 係,在江蘇黃海之濱、長江北翼打造江入海、海進江,千帆競發的智慧大港。”陸衛東(dong) 表示。
7月末,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先導工程之一的張家河閘站正式開工,千裏淮河直奔入海,新的出海通道呼之欲出,鹽城將成為(wei) 淮河生態經濟帶名副其實的出海門戶。
黃海明珠鹽城,地處裏下河水網地區,129條骨幹河道、11個(ge) 省管湖泊湖蕩、393條縣級河道、186個(ge) 持證大小內(nei) 河港口,讓鹽城肩負著完善中部通道、激活河海聯動區的使命。鹽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勾鳳誠介紹,眼下鹽城“高速連港區、鐵路接港口、內(nei) 河通碼頭”的沿海集疏運格局正在形成,全市港口開通國內(nei) 外航線25條,累計建成萬(wan) 噸級以上碼頭泊位25個(ge) ,航道等級和通航能力進一步提升。
本底更“綠”,沿海美麗(li) 畫卷漸次展現
與(yu) 2009年批複的《規劃》相比,“綠色生態”成為(wei) 新一輪《規劃》的“關(guan) 鍵詞”。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特色風貌塑造,重點打造藍灣百裏、生態百裏、繽紛百裏,展現海洋生態價(jia) 值、景觀價(jia) 值,共享美好藍色家園……眼下,“任務書(shu) ”裏的宏偉(wei) 藍圖正加速變成美好現實。
近日,觀鳥愛好者在鹽城黃海濕地東(dong) 台條子泥發現了“鳥中大熊貓”勺嘴鷸的身影。據悉,這是今年首批秋遷勺嘴鷸大軍(jun) 的“先頭部隊”,每年全球600隻勺嘴鷸中有一半以上落腳條子泥。
群鳥翩飛歸巢,麋鹿追逐嬉戲,從(cong) 高處俯瞰東(dong) 台條子泥景區,黃海潮間帶灘塗在海水的衝(chong) 刷下,呈現“海上森林”景觀。20公裏外,被譽為(wei) 華東(dong) 地區最大森林氧吧的黃海森林公園綠樹成蔭,漫步林間,蟬鳴鳥唱,空氣清新。一幅幅愜意靈動的和諧畫卷,是大自然給予鹽城的生態瑰寶,也是鹽城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生動寫(xie) 照。“黃海森林公園總麵積6.8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超85%,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東(dong) 台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崔靜介紹,園區堅持保護性利用原則,一邊抓好林業(ye) 生產(chan) ,一邊發展生態旅遊,目前已發展豐(feng) 富多樣的休閑度假產(chan) 品,先後建成一批特色景觀和配套設施。
堅持綠色發展,已是沿海三市的共識,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質量”互動並進,美麗(li) 海灣建設正徐徐鋪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