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啟動幹旱防禦Ⅳ級應急響應
本報北京8月15日電 15日白天,南方高溫天氣持續。其中,四川東(dong) 部、重慶、湖北西部和東(dong) 南部、安徽東(dong) 南部、江蘇南部、浙江中北部等地出現40—43攝氏度的最高氣溫,重慶奉節最高氣溫達到44.3攝氏度。15日18時,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這也是中央氣象台連續第四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未來10天,四川盆地、江漢、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續性高溫天氣,累計高溫日數可達7—10天。預計15日夜間至16日,黃淮、江淮等地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雨水將短暫“澆滅”上述地區的高溫天氣,但南方高溫仍將持續。
記者從(cong) 水利部獲悉: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長江流域旱情發展迅速,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6省份耕地受旱麵積967萬(wan) 畝(mu) 。水利部派出工作組赴旱區,協助指導地方製定抗旱預案,落實抗旱保供水各項措施。水利部新聞發言人、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介紹,水利部啟動幹旱防禦Ⅳ級應急響應,密切關(guan) 注長江流域雨情、水情、旱情,實時掌握旱情發展態勢,及時發出幹旱預警信息;統籌考慮防洪、抗旱、發電需求,組織編製長江流域應急水量調度方案,針對重點旱區逐流域提出調度措施,並提前謀劃三峽、丹江口等51座主要水庫蓄水調度,目前可調水量402億(yi) 立方米,為(wei) 抗旱儲(chu) 備了寶貴水源。
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15日組織防汛抗旱專(zhuan) 題視頻會(hui) 商調度,強調要緊盯北方地區近期強降雨過程、超警河段防範應對、長江流域抗旱3個(ge) 防汛抗旱工作重點,采取堅決(jue) 有力措施避免發生群死群傷(shang) ,全力保障群眾(zhong) 飲水安全。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強調,對旅遊景點、危險地段、施工工地、涉水道路要加強管控,製定針對性措施,避免人員傷(shang) 亡。要針對遼寧繞陽河防汛抗洪搶險工作持續時間長的情況,毫不放鬆繼續抓好超警河段巡查防守,加快澇水搶排進度,幫助災區群眾(zhong) 盡早返回家園。要針對近期受高溫融雪影響新疆、青海發生超警超保洪水的情況,強化聯合會(hui) 商研判,加密監測預報預警。要針對長江流域部分省份旱情可能進一步發展的情況,加強水量調度,做好水源優(you) 化配置,保障群眾(zhong) 生活用水和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用水。目前,國家防總辦公室已派出2個(ge) 工作組、1個(ge) 專(zhuan) 家組分赴四川、江西和新疆等地指導地方抗旱減災和抗洪搶險工作。
記者從(cong) 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截至15日8時,長江漢口站水位為(wei) 17.30米,當前長江武漢段水位為(wei) 有水文記錄以來曆史同期最低。據介紹,今年長江進入主汛期後水位持續退落,出現了“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這是因為(wei) 長江流域降雨明顯偏少,上遊來水減少,以及持續高溫導致蒸發量增大。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已於(yu) 13日14時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針對持續性高溫,湖北省氣象局將開展人工增雨緩解旱情。
重慶近日連續出現高溫天氣。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jue) 定於(yu) 15日18時將幹旱災害黃色預警和抗旱Ⅳ級應急響應升級為(wei) 幹旱災害橙色預警和抗旱Ⅲ級應急響應。
(綜合本報記者李紅梅、王浩、邱超奕、範昊天、劉新吾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6日 1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