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態環境質量全麵提升
8月5日一大早,家住省城康樂(le) 街的董宇新騎著自行車上了濱河東(dong) 路的自行車道,準備沿著自行車道去位於(yu) 龍城大街的公司上班。他高興(xing) 地對記者說:“現在每天騎車上下班,看著汾河的景色越來越美,各種鳥禽不時現身嬉戲,感受到了身邊環境的巨大變化,作為(wei) 山西人非常驕傲。”跟董宇新一樣,近年來三晉百姓都有一個(ge) 特別明顯的感受: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一年四季的各種生態美圖已成為(wei) 每個(ge) 人朋友圈的常態,也在印證著我們(men) 身邊環境的巨變。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藍、地綠、水淨,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我省考察時要求山西從(cong)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環境汙染綜合治理、自然生態保護修複、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等方麵采取超常舉(ju) 措,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
近年來,我省生態環境係統堅定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堅決(jue) 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決(jue) 策部署,以前所未有的決(jue) 心和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高質量轉型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轉型綜改打下堅實生態基礎,美麗(li) 山西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去年以來,全省生態環境工作突出打好汙染防治主動仗、下好環境整治先手棋,創新組織開展全省環境汙染防治暨高鐵高速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專(zhuan) 項行動,牽引帶動全省大氣、水和土壤環境質量鞏固提升——空氣質量改善邁上新台階,實現曆史性突破;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穩定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土壤環境質量總體(ti) 穩定,土壤環境風險基本管控……今年前半年,我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製定我省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及年度行動計劃,繼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強化整改嚴(yan) 格監管,加快解決(ju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省生態環境廳數據顯示,我省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由2017年的6.57降低到2021年的4.60,改善幅度29.9%;PM2.5年均濃度由2017年的55微克/立方米降低到2021年的39微克/立方米,首次進入“30+”區間,下降29%;優(you) 良天數比例由65.7%提高到72.1%,重汙染天數減少了85%;作為(wei) 煤炭大省,我省SO2年均濃度連續四年保持20%以上的降幅。全省水質優(you) 良比率由55.2%提高到72.3%,劣五類斷麵比例從(cong) 超過1/4到全麵消除。以上各項指標,都達到了曆史最好水平。
我省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jue) 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環保為(wei) 民,以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為(wei) 工作方針,統籌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向著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li) 山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奮進,以優(you) 異的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記者程國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