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一批“醫生”秀絕活
醫師節前,一批醫療機器人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hui) 上秀絕活。有些“醫生”能進行腹腔微創手術,有些可以給大腦開刀,還有些可以協助醫生完成血管介入手術。記者了解到,場館裏的很多“醫生”已經進入臨(lin) 床試驗階段,未來將在醫院大展身手。
半小時成功救助腦幹出血患者
睿米RM—50腦出血手術機器人是一個(ge) 一米高的方盒子,長著一隻機械臂。幾天前,它在右安門醫院成功救治了一位因腦幹出血陷入深度昏迷的患者,手術全程僅(jin) 耗時半小時。
“這台機器人是標準的‘中國芯’。”北京柏惠維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中心總監周曉明介紹,光學跟蹤定位儀(yi) 輔助醫生看到更大的手術區域,機械臂能觸及傳(chuan) 統術式很難觸達的角度。給腦幹出血患者手術前,機器人隻需要進行2分鍾的準備工作。
未來,這款機器人將助力醫療資源下沉,輔助縮短醫生的成長路徑,有望讓基層醫院的腦出血急症患者得到最及時的治療。
手術機器人讓醫生坐著做手術
不僅(jin) 為(wei) 患者健康護航,醫療機器人還能守護醫生的健康。在開展介入手術時,醫生要借助造影劑和X射線“看清”血管結構,將金屬導絲(si) 送到指定位置。這個(ge) 過程醫生會(hui) 受到輻射。血管介入機器人通過高精度導管導絲(si) 仿生學推送、多類型導管控製等技術,讓醫生可以在手術室外開展介入手術,不用再“吃射線”。
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臨(lin) 床應用工程師劉東(dong) 升說,醫生坐在手術台車上就能操作腔鏡手術機器人,不必一站就是一天。主控台車上,3D電子內(nei) 窺鏡為(wei) 醫生呈現出三維立體(ti) 視野,機械臂不僅(jin) 可以完成手術,還能規避輕微顫動導致的損傷(shang) 。
目前,該機器人已在泌尿外科、婦外科、胸外科等多個(ge) 科室開展臨(lin) 床試驗,手術效果優(you) 異。
讓癱瘓患者恢複行走能力
展廳裏,有些機器人“醫生”已經上崗了。觀眾(zhong) 範滔借助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逛展。他的下肢感知存在問題,力量很差,即使借助拐杖,也隻能艱難行走很短的距離,“膝蓋這裏有電機,幫我的腿進行屈伸,走起來省力多了。一口氣能走一公裏,逛展廳不費力。”
北京大艾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堅說,希望通過機器人幫助截癱、偏癱、腦癱等患者重新邁開步子。目前,該公司生產(chan) 的機器人已經治療患者超一萬(wan) 例、訓練超一百萬(wan) 人次。“有的患者已經從(cong) 癱瘓無法起身,恢複至能夠借助設備行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