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創作大會暨2022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年會西安開幕
中新網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18日發布消息說,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hui) 、科普中國發展服務中心主辦,主題為(wei) “深化供給側(ce) 改革,繁榮原創科普精品”的科普中國創作大會(hui) 暨2022中國科普作家協會(hui) 年會(hui) ,當天以線下線上結合方式在西安開幕,並通過網絡平台進行直播。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hui) 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常務副理事長王挺研究員等線上參會(hui) 。會(hui) 議特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ti) 物理中心主任、國家天文台空間科學部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程海教授,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韓喜球研究員,中國紀錄片導演、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hui) 電視行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李成才作主旨報告。陝西省科協常務副主席李肇娥主持開幕式,陝西省科協黨(dang) 組書(shu) 記李豫琦和王挺分別致辭。
李豫琦說,截至“十三五”末,陝西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13%。近年來,陝西省科協大力推進科普宣傳(chuan) 和科普創作,通過組織開展優(you) 秀科普作品征集等活動,發現培育優(you) 秀科普科幻創作人才,湧現一批優(you) 秀科普文章、科普攝影、科普短視頻以及科幻作品。
王挺表示,近年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hui) 年會(hui) 逐漸發展成領域內(nei) 有廣泛社會(hui) 影響力和專(zhuan) 業(ye) 權威性的品牌活動,在促進科普創作理論與(yu) 實踐交流方麵發揮重要作用。科普創作是新時代科普事業(ye) 的重要方麵,加快新時期科普創作高質量發展,一要大力推動全社會(hui) 高度重視科普原創,支持原創科普;二要大力推動科學家積極投身科普原創,湧現更多“高士其”式的科普創作領軍(jun) 人物;三要大力推動廣大科普創作者尤其是廣大會(hui) 員積極回應時代命題和人民需求,創作出無愧於(yu) 我們(men) 偉(wei) 大民族、偉(wei) 大時代的偉(wei) 大經典。
大會(hui) 主旨報告環節由周忠和院士主持,張雙南、程海、韓喜球、李成才分別以《慧眼如炬:活捉黑洞、號脈中子星——我們(men) 為(wei) 何仰望星空?》《亞(ya) 洲季風與(yu) 文明》《海底兩(liang) 萬(wan) 裏——從(cong) 科幻到現實之旅》《自然影像背後是什麽(me) 》為(wei) 題作主旨報告,分享各自領域科研進展和親(qin) 曆感受。
當天會(hui) 上還公布了第七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hui) 優(you) 秀科普作品獎獲獎名單和第五屆王麥林科學文藝創作傑出人物。經作品申報、初評、終評、公示等多個(ge) 環節,第七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hui) 優(you) 秀科普作品獎共評選出科普圖書(shu) 類特別獎作品2種,金獎作品10種,銀獎作品19種;科普影視動畫類特別獎作品1種,金獎作品5種,銀獎作品10種;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金獎作品9篇,銀獎作品20篇。繼金濤、葉永烈、郭曰方、李毓佩、談祥柏、張景中等之後,王晉康獲得第五屆“王麥林科學文藝創作獎”。
科普中國創作大會(hui) 暨2022中國科普作家協會(hui) 年會(hui) 還圍繞“優(you) 化科普內(nei) 容資源、助力科學教育改革”“生命科普創作座談”“繁榮科普文化,提升創新能力——文化與(yu) 科普創作論壇”“應急科普融合創新”“激發環保科普創新能力,共建清潔美麗(li) 世界”“繁榮生態科普原創精品,記錄與(yu) 自然同行的故事”等主題,同步開展6個(ge) 特色分論壇,邀請國內(nei) 科普科幻創作和科學傳(chuan) 播等領域知名專(zhuan) 家學者、行業(ye) 領軍(jun) 人物,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方式進行分享交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