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全力做好各項救災救助工作
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的永恒課題,也是當前的緊要難題。8月以來,南方一些地區最高氣溫接連突破曆史極值,北方部分地區卻強降雨不斷。旱情汛情疊加,抗洪搶險和抗旱減災工作同期吃緊,全國防汛抗旱麵臨(lin) 嚴(yan) 峻複雜的態勢。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wei) 嚴(yan) 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造成損失重,這是一個(ge) 基本國情。尤其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災害性天氣廣發、頻發、重發、並發。今年入汛以來,北方雨水偏多,發生洪澇地質災害的風險增大,防汛形勢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8月是防汛關(guan) 鍵期。每年的汛期,對各地區各部門來說都是一場“大考”。尤其是8月18日淩晨發生的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山洪災害,給當前防汛工作敲響了警鍾。一方麵,災害從(cong) 來不是“假想敵”,防災、識災、避災的意識任何時候都有必要;另一方麵,防汛救災的責任鏈條長,任何一個(ge) 環節沒有抓緊抓到位,都有可能導致嚴(yan) 重的災害損失。
無論多大的風雨,都要堅持全力防、全麵防、全員防、全時防、重點防。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從(cong) 某種程度上來說,自然災害本身不是最可怕的,最難的是對人力、物力、財力的調配管理。比如,有沒有關(guan) 口前移,加強對台風路徑、影響範圍、降雨等監測分析研判,及時排查風險隱患?有沒有上通下達,健全體(ti) 製機製,完善應對預案,提高洪澇地質災害防禦和應急搶險救援能力?事實上,防災減災既要有“正麵硬抗”的實力,也要有“防患未然”的能力,如此才能確保及時發現並處置險情。
無論什麽(me) 樣的風浪,都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放在第一位。促一方發展,更要保一方平安,這是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必然要求。麵對致災風險進一步增強的嚴(yan) 峻形勢,要全麵落實各級政府行政首長防汛工作職責,層層壓實包保責任製,抓細抓實各項防範應對措施;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妥善安置受災群眾(zhong) ,保證受災群眾(zhong) 有飯吃、有衣穿、有幹淨水喝、有臨(lin) 時安全住處、有病能及時就醫;要做好災後恢複重建規劃,幫助受災群眾(zhong) 盡早恢複正常生產(chan) 生活。各地區各部門必須清醒認識當前防汛抗旱工作麵臨(lin) 的嚴(yan) 峻形勢,克服麻痹思想和僥(jiao) 幸心理,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築牢防災減災的堅固堤壩。
連日來,有關(guan) 部門已迅速行動,分別支持新疆抗洪搶險、重慶抗旱減災等工作。堅持防汛抗旱兩(liang) 手抓,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我們(men) 一定能把損失降到最低、把影響降到最小,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