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建設清廉山西——清廉山西記者行】廉潔潤校園 清風拂桃李
牆上張貼著教師廉潔從(cong) 教十條禁令,桌麵上擺著一本《校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晉城三中每位老師的手中,除了厚厚的教案和資料,各項廉潔製度早已成為(wei) 標配。“每年8月中旬,我們(men) 都會(hui) 為(wei) 所有老師進行製度培訓,確保老師們(men) 在工作中嚴(yan) 格遵照執行每條製度。”摩挲著自己手中那本已經卷頁的製度手冊(ce) ,晉城三中校長原學軍(jun) 告訴記者。
“2019年,隨著舊校區搬遷、與(yu) 實驗中學高中部合並,學校黨(dang) 風廉政建設不足、製度建設匱乏等問題愈發凸顯,亟待解決(jue) 。”那年,原學軍(jun) 上任新校區校長,在晉城市教育局的全力支持下,從(cong) 建立既科學高效又以人為(wei) 本的管理製度入手,集中解決(jue) 影響學校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
“我們(men) 積極聽取教職工提出的360多條意見和建議,歸納整理為(wei) 60條後,逐條進行解決(jue) 。”原學軍(jun) 說,通過與(yu) 學校教職工麵對麵談話260多次,圍繞大家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問題,製定形成了涵蓋年度考核、教師職稱考核、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等共15篇的《校本管理辦法》,讓明細公開的製度、明智規範的決(jue) 策夯實清廉學校建設基礎。“根據《辦法》,我們(men) 在老師職稱評定、年度考核、評模評先上都有了依據,受到了老師們(men) 的一致肯定。”
“按照製度,我們(men) 需要采購時,必須嚴(yan) 格每道程序:工會(hui) 委員確定采購產(chan) 品後,下設的經審委員會(hui) 要對產(chan) 品的商家、質量和價(jia) 格進行調查,經校委會(hui) 審議通過後才能執行采購,最後進行公示。年終歲末,凡是有異議的教職工均可申請去審查。”晉城三中工會(hui) 副主席畢永兵深有感觸地說,學校還常設4個(ge) “校長信箱”及校長電子信箱,定期集中向學生進行問題情況反饋。“不斷暢通師生員工參與(yu) 民主管理渠道,加強廉政風險點管控,才能真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guan) 進製度的籠子。”原學軍(jun) 表示。
正是在這清廉之風下,晉城三中立足教學實際,創新打造了“一二一團隊管理”“二三六課堂教學模式”“一二六六項目化學習(xi) 模式”等課改模式,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晉城三中不斷向優(you) 質學校轉變。
晉城三中的變化正是晉城市不斷推動清廉學校建設的有力寫(xie) 照。為(wei) 了讓廉潔之花開遍校園,晉城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先後出台了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實施方案及《晉城市清廉學校創建示範管理辦法》,建立了“兩(liang) 個(ge) 責任”貫通協同一體(ti) 落實機製,以廉政風險防控製度化、常態化,不斷推動學校黨(dang) 的政治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製度建設、法治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及清廉文化建設等取得實效,讓清廉學校建設融入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全過程。目前,晉城三中、實驗中學、實驗小學、鳳鳴幼兒(er) 園等已進一步完善了清廉學校建設工作製度,加強了重點崗位廉政風險點管控,穩步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各項工作,讓濃厚的清朗之風吹拂校園。
“在血與(yu) 火的洗禮中,136名孩子在延安第二保育院和解放軍(jun) 戰士的護衛下,2年10個(ge) 月用搖籃承載走過三千裏行程,最終安全送達目的地,這就是‘馬背搖籃’的故事。”翻看手機裏存儲(chu) 的視頻,鳳鳴幼兒(er) 園園長明培雲(yun) 告訴記者,那是園內(nei) 黨(dang) 員教師專(zhuan) 門為(wei) 孩子們(men) 編排的《馬背搖籃》情景劇,讓孩子們(men) 切身感受革命曆史。
清新學風,育人無聲。如今,晉城市各個(ge) 學校正將清廉文化轉化為(wei) 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看得見摸得著的日常生活元素,探索形成了黨(dang) 建引領、活動賦能,黨(dang) 務幹部、黨(dang) 員教育培訓的“1+N”模式,如開展基層黨(dang) 組織集體(ti) 學習(xi) 研討、“青藍結對薪火傳(chuan) ,攜手奮進譜華章”等主題活動,積極推進“黨(dang) 員名師工作室”“支部建在年級”“黨(dang) 員教師雙培養(yang) ”等活動,打造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清廉學校文化品牌。真正讓清廉文化深入人心、清廉理念浸潤師生、清廉之風輻射家庭和社會(hui) ,形成幹部清廉從(cong) 政、教師清廉從(cong) 教、職工清廉從(cong) 業(ye) 、學生清廉修身、校園清廉文明的良好育人生態,讓向陽而生的思想之花綻放校園。(記者鄭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