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首都最美家庭宣講活動:傾聽最美故事 凝聚溫情力量

發布時間:2022-08-26 09:50: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以清廉家風涵養(yang) 清風正氣,匯聚家庭力量共創美好未來。8月25日,由北京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chuan) 部、首都文明辦、市教委、市婦聯聯合開展的“傾(qing) 聽最美故事 凝聚溫情力量”首都最美家庭宣講活動舉(ju) 辦。

  活動邀請了四戶“首都最美家庭”代表,在線分享他們(men) 在綠色環保、熱心公益、疫情防控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麵的故事。一首溫暖的原創抗疫歌曲、一次特殊的“法治成人禮”,“首都最美家庭”用語言傳(chuan) 遞最美正能量,用實際行動築起和諧共融的新時代大家庭。

  “最美”三代保水人守護碧水藍天夢

  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密雲(yun) 人,2022年第一季度“首都最美家庭”朱杉講述了一家三代守護密雲(yun) 水庫的故事。從(cong) 小聽著水庫故事長大的她,從(cong) 祖輩為(wei) 了水庫修建舉(ju) 家搬遷,到爺爺告訴她打魚“隻打大不打小”,再到媽媽成為(wei) 石城鎮的第一批保水員,都讓朱杉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學畢業(ye) 後,她回到石城鎮成為(wei) 家族第三代水庫守護者,不僅(jin) 積極參加河道清理、環保宣傳(chuan) 等活動,還用詩朗誦等創新的文藝方式傳(chuan) 遞保水護水正能量。水庫見證了密雲(yun) 環境的改變,朱杉一家三代也用自己的力量,守護著北京的碧水藍天。

  愛心公益伴我行“最美”書(shu) 香潤家風

  2022年第二季度“首都最美家庭”張政澤曾作為(wei) 中直機關(guan) 支教扶貧青年誌願者,到西柏坡支教,看到當地孩子生活條件的艱苦和書(shu) 籍短缺時,他毅然決(jue) 定用自己所能幫助他們(men) 。接下來的十年裏,他和妻子以家庭的名義(yi) 通過捐書(shu) 、資助等方式幫助那些孩子。得知他們(men) 的學習(xi) 條件不斷變好,他也由衷地感到開心和欣慰。張政澤夫妻也十分注重培養(yang) 自己孩子的閱讀習(xi) 慣,帶他參加各種讀書(shu) 交流活動,捐獻閑置的書(shu) 籍和學習(xi) 用品,讓他從(cong) 小就認識到讀書(shu) 的重要性,拓寬視野,培養(yang) 健康的性格。

  用法律守護未成年人“最美”未來

  2022年第二季度“首都最美家庭”陳莎莎,是豐(feng) 台區人民檢察院的一名檢察官,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在她經手的數百起未成年人案件中,她對30餘(yu) 名未成年人做出了附條件不起訴,並協同社工幫助他們(men) 複歸社會(hui) 。她還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為(wei) 未成年人進行愛國主義(yi) 和普法教育,讓他們(men) 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對於(yu) 自己的孩子,陳莎莎和丈夫也會(hui) 從(cong) 小引導他修身立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我以青春的名義(yi) ,莊嚴(yan) 宣誓:珍惜青春年華,立誌報效祖國;履行公民職責,承擔社會(hui) 義(yi) 務。”伴隨著陳莎莎的講述,來自“首都最美家庭”年滿14周歲的孩子代表,現場進行了“法治成人禮”儀(yi) 式,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麵發展。

  唱響社區防疫“最美”讚歌

  2022年第二季度“首都最美家庭”王陽辰星是一名音樂(le) 人,也是一位社區誌願者。今年4月由於(yu) 疫情原因,王陽辰星所住的小區實行封控管理,他和妻子第一時間報名成為(wei) 社區防疫誌願者。通知居民做核酸、給老人上門送物資、配合核酸檢測錄入信息等,成為(wei) 了夫妻倆(lia) 的日常。為(wei) 了讓大家提升抗疫士氣,王陽辰星發揮專(zhuan) 業(ye) 技能,在社區誌願者的集思廣益下,創作了社區專(zhuan) 屬的抗疫歌曲《堅守的背影》,收獲了廣泛好評。

  “錦繡清新美如畫,園滿春色千百家。”王陽辰星和家人現場演繹了這首原創歌曲,用音樂(le) 致敬為(wei) 抗疫默默付出的人們(men) 。

  一段段真實的故事弘揚著愛國愛家、相親(qin) 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時代家庭觀,激昂的聲音蘊含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這些“首都最美家庭”用實際行動書(shu) 寫(xie) 小家大愛,以清廉家風涵養(yang) 清風正氣,共同建設和諧社會(hui) 。

  據悉,這場活動是本年度第二場“首都最美家庭”宣講,旨在充分發揮先進家庭示範帶動作用,講好最美家庭故事,弘揚優(you) 良家風文化,引導更多家庭見賢思齊、向善向美,匯聚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家庭力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