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石家莊:小小社工站 民生大平台

發布時間:2022-08-30 10:10: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莊8月29日電 (祝龍超)8月29日淩晨四點,許多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石家莊市新華區寧安街道辦社工站主任胡鶴玲準時趕到北新街居委會(hui) ,協助居委會(hui) 開始做新一輪的核酸檢測準備。

  給檢測試管貼條形碼,分組下社區,穿上防護服,組織居民,維持現場秩序‥‥‥

  8月25日,石家莊部分區域開始全員核酸檢測以來,她的同事們(men) 第一時間向各自社區黨(dang) 總支請纓,主動請求奮戰在核酸檢測一線工作,協助各個(ge) 街道核酸采樣點位開展工作,每天非常忙碌。

  疫情來了,他們(men) 直接變身疫情防控誌願者,奔波在防疫一線;老人獨居不安全,他們(men) 每日上門探望;就業(ye) 有難題,社區開辦微工廠……石家莊15810名社工每天行走在服務社區、誌願服務的公益路上,成為(wei) 石家莊創新基層治理、促進社會(hui) 和諧的亮麗(li) 名片。

  激活社區誌願力量 孵化培育社區社會(hui) 組織

  “大姐,最近身體(ti) 怎麽(me) 樣?有什麽(me) 需要幫助的嗎?”8月11日,“愛心來敲門”誌願服務隊隊長張秀琴如往常一樣,入戶探訪 3502 社區的獨居老人。

  石家莊市橋西區3502社區是一個(ge) 典型的老齡化社區,大多數居民屬於(yu) 3502廠退休職工,而且很多老人都是獨居。如何更好地幫扶這些老人,讓他們(men) 安享晚年,成為(wei) 社區的難題。

  2017年,石家莊市苑東(dong) 街道際華3502社區引入了德仁社工機構,在專(zhuan) 業(ye) 社工的協助下,打造了以張秀琴為(wei) 負責人的“愛心來敲門”誌願者服務團隊。5年來,在經曆初創、發展、升級三個(ge) 階段後,“愛心來敲門”誌願者服務團隊已經成為(wei) 活動常態化、服務規範化、成員擴大化、組織品牌化,家喻戶曉的社區社會(hui) 組織。

  “通過前期的調研,了解居民的興(xing) 趣愛好,針對興(xing) 趣愛好招募組員,培育小組骨幹,然後再把小組慢慢孵化成社團,從(cong) 社團再到社區社會(hui) 組織,一步一步讓居民組織化,最後再公益化反哺社區。”德仁社工的馬岩介紹說。

  在基層服務過程中,社區普遍存在人員配備不足的問題。石家莊市民政部門針對社區需求,發揮慈善組織力量,引入專(zhuan) 業(ye) 社工組織,發現孵化社區誌願者隊伍,有效地解決(jue) 了這一難題。石家莊市橋西區德仁社會(hui) 工作事業(ye) 發展中心與(yu) 石家莊市橋西區民政局合作,以際華3502社區“愛心來敲門”誌願者服務組織為(wei) 樣板,在橋西區17個(ge) 街道孵化培育“愛心來敲門”社區社會(hui) 組織,全麵推行定期探訪和個(ge) 性化助老服務,使老人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以社工站為(wei) 載體(ti) ,整合社區內(nei) 外資源

  街道社區是離群眾(zhong) 最近的地方,群眾(zhong) 有訴求第一個(ge) 想到的就是社區。

  石家莊市社會(hui) 工作緊緊圍繞社區群眾(zhong) 所思所盼,以解決(jue) 社會(hui) 難題為(wei) 落腳點,創新“五社(社區與(yu) 社會(hui) 組織、社會(hui) 工作者、社區誌願者、社會(hui) 慈善資源)聯動”模式,以社工站為(wei) 載體(ti) ,全市統一品牌標準,結合基層特色需求,將社會(hui) 工作與(yu) 慈善資源融合、與(yu) 誌願服務融合,滿足群眾(zhong) 多元化、個(ge) 性化、專(zhuan) 業(ye) 化服務需求。

  “在項目謀劃、項目組織實施過程中,以社區群眾(zhong) 需要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社區、社會(hui) 資源和誌願者三個(ge) 力量一起發力,從(cong) 而實現了社工是支撐、慈善是資源、誌願者是幫手的基層社會(hui) 服務新模式。”石家莊市民政局慈善事業(ye) 和社會(hui) 工作科科長李彥豐(feng) 介紹說。

  專(zhuan) 業(ye) 社工入駐小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通過走訪,將社區居民的困難、訴求以及小區內(nei) 可挖掘的“家底”摸清楚。街道辦事處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工作站的建設,全力提供信息、資源等方麵支持。

  胡鶴玲所在的新華區寧安街道社工站是寧安街道辦和新華區樂(le) 馨社工服務中心共同打造的。寧安街道社工站發揮社會(hui) 工作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通過鏈接社區及社會(hui) 資源,建立社區低收入困難群體(ti) 支持係統,為(wei) 轄區困難群眾(zhong) 以及活力老人提供原料加工、產(chan) 品包裝等多元就業(ye) 機會(hui) ,實現企業(ye) 、社區、居民互助互利,多方共贏。

  “我們(men) 針對附近社區的老年低收入人群,搭建社區工廠一體(ti) 化平台,開設手工藝品培訓學習(xi) 活動。每周三下午定期免費教學,內(nei) 容包括絲(si) 帶花、雪紗花、手鞠球、絲(si) 網花、鉤針編織等品類。社工將所做成品尋找銷路,也在淘寶、閑魚、美團等平台上線義(yi) 賣,收益所得作為(wei) 社區公益基金回饋給困境人群。”胡鶴玲介紹說。

  以“大格局、大融合、大拓展”理念服務“大民生”

  小小社工站,能力可不小。為(wei) 特殊困難老人提供了助餐服務,新華區趙陵鋪路街道社工站打造了“小社助老公益餐廳”;為(wei) 解決(jue) 兒(er) 童看管問題,鹿泉區獲鹿鎮開展“五點鍾課堂”;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橋西區樂(le) 享社工設計了“鄉(xiang) 村尋寶”特色服務;“社區微工廠”助困項目在裕華區、長安區、新華區等多個(ge) 社區的試點運營;橋西育心社工在南長街道建成“孤獨症喘息服務站”,服務自閉症兒(er) 童;聚焦婚姻家庭調解,欒城區開展“為(wei) 愛守候”項目‥‥‥

  民政部門牽頭聯動組織、司法、婦聯、共青團和殘聯等部門,結合各自職責謀劃社工項目,使得政府購買(mai) 服務落地更精準,使社工站成為(wei) 承接基層民政服務職能的大平台、服務基層群眾(zhong) 的大陣地。

  目前,截至目前,全市注冊(ce) 社工機構122家,較2019年的39家增長了212%;全市獲得社會(hui) 工作資格證書(shu) 2722人,較2019年的1522人增長了78%,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工作人才15810人,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工作崗位約9500個(ge) 。全市建成社會(hui) 工作指導服務中心19個(ge) ,鄉(xiang) 鎮(街道)社工站237個(ge) ,社會(hui) 工作室849個(ge) 。鹿泉區、裕華區、欒城區、槁城區、橋西區、井陘礦區、高邑縣已率先實現社工站建設全覆蓋,有力促進了“五社聯動”在基層落地。

  隨著社會(hui) 工作服務領域越來越廣,特別是大量基層社工站建成,石家莊市積極探索“需求調研精準化、服務項目特色化、資源鏈接常態化、工作流程標準化、專(zhuan) 業(ye) 服務精細化、製度建設規範化、個(ge) 案工作品牌化、隊伍建設職業(ye) 化”的管理新模式,加強社工人才隊伍培養(yang) ,下大力實施“雛鷹計劃、飛鷹計劃、精英計劃”,建立市、縣兩(liang) 級社會(hui) 工作督導機製和工作評價(jia) 機製,有力促進全市社會(hui) 工作跨越式發展。

(責編:商帆、付兆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