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為國際職業教育貢獻中國方案

發布時間:2022-08-30 16:1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日,首屆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在天津舉(ju) 行。大會(hui) 以“後疫情時代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新變化、新方式、新技能”為(wei) 主題,來自全球123個(ge) 國家約700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 “會(hui) 聚”渤海之濱,凝聚共識力量,共話推動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大計。

  大會(hui) 發布《中國職業(ye) 教育發展報告》白皮書(shu) ,向世界介紹中國職業(ye) 教育發展經驗,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大會(hui) 主論壇和14個(ge) 平行論壇圍繞當前全球關(guan) 心的熱點問題展開,分享各國經驗做法,指出麵向未來的職業(ye) 教育發展方向,發布了《天津倡議》。

  與(yu) 會(hui) 代表表示,中國發起並舉(ju) 辦首屆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對搭建各國職業(ye) 教育界深化交流合作的有效機製和平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是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提質培優(you) 、增值賦能,中國職業(ye) 教育發生曆史性轉變

  職業(ye) 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白皮書(shu) 指出,中國政府把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與(yu) 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類型,不斷加大政策供給、創新製度設計,加快建設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構建多元辦學格局和現代治理體(ti) 係。中國職業(ye) 教育實現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向相對獨立的教育類型轉變,進入提質培優(you) 、增值賦能新階段。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大會(hui) 主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始終高度重視職業(ye) 教育,在有效支撐國家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持續暢通學生多樣化成長成才的渠道、積極服務構建全麵開放新格局方麵取得了曆史性成就,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構建了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格局,實現了從(cong) 學校為(wei) 主舉(ju) 辦到多元參與(yu) 辦學、從(cong) 規模擴張發展到高質量內(nei) 涵發展的曆史性轉變。

  “大會(hui) 落戶天津,必將為(wei) 全市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shu) 記、市教委主任荊洪陽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市持續在職業(ye) 教育領域強化政策支持、保障投入力度、營造創新發展氛圍。截至2021年底,天津共有職業(ye) 教育類大學2所;獨立設置公辦高職院校25所、民辦高職院校1所,全市70%左右的高職院校和50%左右的中職學校由行業(ye) 企業(ye) 舉(ju) 辦,形成了產(chan) 業(ye) 、行業(ye) 、企業(ye) 、職業(ye) 、專(zhuan) 業(ye) “五業(ye) 聯動”的辦學模式,行業(ye) 企業(ye) 辦學優(you) 勢明顯。政府統籌、行業(ye) 主辦、教育管理、企業(ye) 參與(yu) 的辦學體(ti) 製機製成為(wei) 天津職業(ye) 教育的鮮明特色。

  天津職業(ye) 技術師範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張金剛表示,作為(wei) 全國第一所以培養(yang) 高素質職教師資為(wei) 己任的高校,近年來,天津職業(ye) 技術師範大學致力於(yu) 服務國家職業(ye) 教育和天津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天津倡議》秉持公平全納、有教無類,麵向人人、質量優(you) 先的理念,彰顯了推動職業(ye) 教育創新、共建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心。”今後,學校將繼續深入開展新時代職業(ye) 院校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研究、職業(ye) 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為(wei) 新時代職業(ye) 教育教師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持續推進職業(ye) 教育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緊密相連

  職業(ye) 教育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ye) 創業(ye) 、助力經濟社會(hui) 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yi) 。白皮書(shu) 指出,中國職業(ye) 教育與(yu) 中國現代化共生發展,發揮著服務經濟發展、促進民生改善、優(you) 化教育體(ti) 係、增進國際交流的作用,在麵向世界的現代化進程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在大會(hui) 同期舉(ju) 辦的世界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展示區,時代楷模、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工程師張黎明帶領團隊展演的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ye) 機器人項目引來許多人駐足。“我畢業(ye) 於(yu) 職業(ye) 學校,現在還在兩(liang) 所天津本地職業(ye) 院校兼任教師,我深切感受到,職業(ye) 教育的變遷與(yu) 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密不可分,在這片‘熱土’上,我們(men) 大有可為(wei) !”張黎明說,希望能夠帶動更多人在崗位上創新創造、成長成才,堅定職業(ye) 教育之路,堅定產(chan) 業(ye) 工人的職業(ye) 自信,激勵更多的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為(wei) 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職業(ye) 技術教育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劉建同表示,近年來,中國政府在積極應對疫情風險挑戰,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提出了要大力發展適應新技術和產(chan) 業(ye) 變革需要的職業(ye) 教育的主張,著力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有效銜接,深化產(chan) 教融合,傾(qing) 力推進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為(wei) 從(cong) 職業(ye) 學校發展起來的應用技術大學,近年來,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持續推進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服務製造業(ye) 強國和天津製造業(ye) 立市戰略,聚焦工業(ye) 發展需求,向社會(hui) 輸送了大量實用型人才。“本次大會(hui) 突出強調教育與(yu) 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讓我們(men) 堅定了辦好職業(ye) 本科教育的信心。”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張興(xing) 會(hui) 表示,今後,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將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教育鏈的有效銜接,開展與(yu) 製造業(ye) 頭部企業(ye) 的深度合作,探索多專(zhuan) 業(ye) 、多學科交叉,不斷改進教學水平,提升學生參與(yu) 企業(ye) 技術難題的理解能力、破解能力。

  深度融入世界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潮流

  煮水、沏茶、倒茶……全部動作由機械臂完成,中國傳(chuan) 統茶藝與(yu) 現代工業(ye) 技術完美結合。這是發生在大會(hui) 展區的一幕。

  “葡方師生製作了倒紅酒的機械臂;中方師生製作了能沏茶的機械臂。這樣的互動促進了文化交流,增進了友誼。”天津機電職業(ye) 技術學院副校長王維園說,“機械臂”在不同場景的應用,正是學校與(yu) 葡萄牙塞圖巴爾理工學院合作建立的葡萄牙魯班工坊的教學成果之一。

  “英國魯班工坊經過創建標準、資源開發、產(chan) 教融合三個(ge) 階段建設,開發的“中餐烹飪藝術(魯班)”二、三、四級國際化教學標準經Qualifi核準認證納入英格蘭(lan) 國家普通和職業(ye) 學曆框架,實現了中國職業(ye) 教育標準進入英國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的新突破。”天津經濟貿易學校校長劉恩麗(li) 介紹,英國魯班工坊是天津在歐洲建立的首個(ge) 魯班工坊。是由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原天津市第二商業(ye) 學校)與(yu) 英國奇切斯特學院合作共建,開展中餐烹飪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未來,英國魯班工坊在注重培養(yang) 中餐烹飪國際化人才的同時,將繼續探索學曆教育的持續進階,為(wei) 在世界範圍內(nei) 推廣標準化的中餐烹飪技藝貢獻積極的作用。

  “天津在全國首倡‘魯班工坊’,目前,魯班工坊已經成為(wei) 我國與(yu) 國外人文交流的知名品牌,是中國職業(ye) 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重大創新成果。”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終身教育研究所所長、天津魯班工坊研推中心副主任楊延介紹,截至目前,天津已在19個(ge) 國家建成20個(ge) 魯班工坊,對3000餘(yu) 人開展了學曆教育,並在海外建立起從(cong) 中職到高職再到本科、從(cong) 技術技能培訓到學曆教育全覆蓋的職業(ye) 教育體(ti) 係。“魯班工坊已經成為(wei) 我國與(yu) 世界各國開展經濟、技術和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ti) 。”楊延說。

  白皮書(shu) 強調,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以國際視野兼容並蓄,以國際胸懷開放合作,深度融入世界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積極構建國際化交流平台,致力消除貧困、增加就業(ye) 、改善民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nei) 承擔更多責任義(yi) 務,為(wei) 全球教育治理貢獻中國方案,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教育力量。“我將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賀信要求,與(yu) 團隊一道共同編寫(xie) 配網帶電作業(ye) 機器人培訓課程,希望借助魯班工坊,將配網帶電作業(ye) 機器人的技術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wei) 相關(guan) 國家的電網安全和供電質量提升出一份力”。張黎明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8月29日 第 09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