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天津”主題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人民網天津8月30日電(孫翼飛)30日上午,中共天津市委“中國這十年·天津”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在天津市委新聞發布廳舉(ju) 行。天津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張工作主題發布並回答記者提問。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桂平,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周德睿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傳(chuan) 部部長、市委新聞發言人沈蕾主持。
新華社記者: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天津在深入推進這一重大國家戰略落實落地過程中,有哪些舉(ju) 措和探索,取得了哪些戰略性成果?
天津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張工:
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係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以強烈的機遇意識和主動精神,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在津沽大地生動實踐、結出碩果。主要做了四方麵工作:
一是牽住“牛鼻子”,全力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我們(men) 全方位深化與(yu) 國家部委、央企、大院大所和北京市的合作,在這一進程中,我們(men) 更加注重“順勢而為(wei) ”。這裏的“勢”有三層涵義(yi) :第一個(ge) “勢”是“趨勢”,要順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趨勢,第二個(ge) “是”是“規律”,要順應特大型城市發展、城市群發展的內(nei) 在演進規律,第三個(ge) “市”是“市場化”,要順應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順應市場化要求,我們(men) 緊緊把握同城化和差異化發展的曆史機遇,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海油、中交集團、通用集團、360科技等一大批央企所屬企業(ye) 和高科技企業(ye) 在津布局,來自北京的企業(ye) 在津投資項目累計超過6700個(ge) ,資金到位額超過1.14萬(wan) 億(yi) 元。出台一係列符合市場主體(ti) 需求的政策措施,不斷優(you) 化承接載體(ti) 建設,與(yu) 北京合作共建的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寶坻中關(guan) 村科技城,兩(liang) 個(ge) 園區累計新增注冊(ce) 企業(ye) 分別達到3200家和860家。傾(qing) 力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天津城建設計院、市政工程設計院設立雄安分院,天津一中設立雄安校區,天津港集團設立雄安新區服務中心;天津職業(ye) 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等一批職業(ye) 院校、醫療機構持續為(wei) 雄安新區提供優(you) 質技能培訓和技術支持,津雄合作交流日益加深。
二是增強“動力源”,進一步提升“一基地三區”服務承載輻射功能。加快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紮實實施製造業(ye) 立市戰略,以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為(wei) 引領,重點建設信創、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12條產(chan) 業(ye) 鏈,不斷提升服務京冀兩(liang) 地產(chan) 業(ye) 承載配套能力,全市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高技術產(chan) 業(ye) (製造業(ye) )增加值占規上工業(ye) 比重分別達到25.3%、15.5%。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天津港在建設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同時,不斷提升通關(guan) 效率和服務水平,更好服務京津冀雙循環發展;啟動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建成後將具備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wan) 人次能力。加快建設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融資租賃業(ye) 務領跑全國,飛機、國際航運船舶、海工平台的租賃和處置業(ye) 務規模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商業(ye) 保理公司資產(chan) 總額、保理融資餘(yu) 額居全國第一。加快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深入推進區域要素市場一體(ti) 化、投資貿易便利化等改革,136項個(ge) 人服務和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天津自貿試驗區累計實施544項製度創新措施,38項試點經驗和實踐案例向全國複製推廣。
三是織密“交通網”,大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力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在眾(zhong) 多交通基礎設施建成通行的基礎上,京唐鐵路、京濱鐵路(寶坻至北辰段)年內(nei) 建成運營,津興(xing) 鐵路全線鋪軌,初步實現京津雄核心區半小時通達,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時通達。京津城際列車實現“公交化”班次運營,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蓋全部公交和地鐵運營線路,“京津同城”效應更加明顯。
四是提升“獲得感”,持續加強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深化京津冀社會(hui) 服務領域合作,讓協同發展成果更廣泛地惠及三地人民。與(yu) 京冀構建職業(ye) 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ti) ,成立商貿、信息安全等10餘(yu) 個(ge) 跨區域特色職教集團(聯盟)。京津冀異地就醫醫保門診聯網直接結算覆蓋我市醫院數量增至1064家,醫學臨(lin) 床檢驗結果互認項目達到43項,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達到20項。全麵落實京津冀三地人力資源服務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實現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稱資格互認。在通州、武清、廊坊(“通武廊”)開展改革試驗,簽署實施社會(hui) 管理等領域90餘(yu) 項合作協議,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形成初步成果。
京津冀協同發展在津沽大地生動實踐所取得的積極成效,必將激勵全市人民,進一步堅定信心,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與(yu) 京冀人民一起,合力書(shu) 寫(xie) 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篇章。
經濟日報記者:
天津作為(wei) 中國近現代工業(ye) 的重要發祥地,已走過百年工業(ye) 發展曆程。“十三五”以來,天津在工業(ye) 轉型升級方麵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努力,“十四五”規劃提出了製造業(ye) 立市戰略,不久前閉幕的市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進一步明確要大力實施製造業(ye) 立市戰略。可否談一談天津實施製造業(ye) 立市戰略的相關(guan) 情況?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桂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天津牢記這一囑托,著眼振興(xing) 實體(ti) 經濟,做出了實施製造業(ye) 立市戰略決(jue) 策部署,作為(wei) 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下麵,我為(wei) 大家介紹一下天津實施製造業(ye) 立市戰略的使命傳(chuan) 承。
一、回望曆史,製造業(ye) 是天津這座北方重鎮的底色
一是天津具有深厚的工業(ye) 基因。天津是中國近現代工業(ye) 的重要發祥地,產(chan) 生過“抵羊”毛線、“同仁堂”藥業(ye) 、“紅三角”純堿等傳(chuan) 世百年的民族工業(ye) 品牌。新中國成立後,更是誕生了飛鴿自行車、海鷗手表、北京牌電視機等100多個(ge) 製造業(ye) “全國第一”。二是天津具有雄厚的產(chan) 業(ye) 基礎。目前天津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41個(ge) 工業(ye) 大類、207個(ge) 工業(ye) 中類中的191個(ge) 、666個(ge) 工業(ye) 小類中的606個(ge) ,是全國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最完備的城市之一。這也是中央賦予天津“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定位的重要原因。三是天津具有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天津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和戰略支點。實施製造業(ye) 立市戰略可以將天津的區位優(you) 勢與(yu) 我國“三北”地區的資源、市場、人才、技術、資本等優(you) 勢結合起來,為(wei) 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二、立足當前,製造業(ye) 已經成為(wei) 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一是工業(ye) 經濟運行質效穩步提升。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2萬(wan) 億(yi) 元,增長18.4%;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8.3%,占全市GDP比重達到24.1%,比2016年提高1.4個(ge) 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形成有力拉動。二是產(chan) 業(ye) 鏈帶動作用明顯。我們(men) 製定出台信創、高端裝備、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12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工作方案,實行市領導掛帥的“鏈長製”,鏈上抓運行、抓創新、抓項目、抓人才、抓政策,不斷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2021年,12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總產(chan) 值1.26萬(wan) 億(yi) 元,增長20.7%,占全市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63%。三是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我們(men) 聚力打造創新平台,高水平建設信創、合成生物、細胞生態等5個(ge) 海河實驗室,匯聚兩(liang) 院院士、國家傑青和長江學者等人才3000餘(yu) 名。國家級企業(ye) 技術中心達到71家,位列全國重點城市第三名。“麒麟操作係統+飛騰CPU”體(ti) 係成為(wei) 國內(nei) 主流技術路線,“天津號”純太陽能車等“揭榜掛帥”創新成果落地見效。四是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我們(men) 在2021年製定出台全國首部智能製造法規《天津市促進智能製造發展條例》,四年來共安排財政資金近百億(yi) 元,補助各類智能製造項目3000餘(yu) 個(ge) ,打造了200家數字車間和智能工廠,家庭千兆光纖覆蓋率等3項指標全國第一。在智慧交通等領域打造500多個(ge) 應用場景,汽車產(chan) 業(ye) 大數據應用服務平台等11個(ge) 項目入選工信部2022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試點示範項目名單,位居全國第三。五是優(you) 質企業(ye) 活力顯著增強。我們(men) 堅持“抓大、扶優(you) 、育新”並舉(ju) ,國家級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達到16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達到130家,培育雛鷹企業(ye) 4974家、瞪羚企業(ye) 378家、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23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和高新技術企業(ye) 均突破9000家。
三、麵向未來,製造業(ye) 是天津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的堅定選擇
一是建立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打造製造強市“新引擎”。我們(men) 將堅持一手抓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一手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加快構建以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為(wei) 引領,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為(wei) 重點,以裝備製造、汽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為(wei) 支撐的“1+3+4”現代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二是夯實產(chan) 業(ye) 鏈發展基礎,塑造區域循環“新優(you) 勢”。我們(men) 將集中攻堅信創、高端裝備、車聯網等重點產(chan) 業(ye) 鏈,以鏈集群、以群聚鏈,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共建一批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為(wei) 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大力量。三是強化創新戰略支撐,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新動能”。我們(men) 將完善創新體(ti) 係,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ye) 聚集,真正讓企業(ye) 成為(wei) 創新主體(ti) ,著力突破重點領域“卡脖子”技術,推動更多創新成果湧現,培育形成更多的天津“獨門絕技”。四是不斷強化企業(ye) 培育,激發市場主體(ti) “新活力”。我們(men) 將構建以領航企業(ye) 牽引、以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支撐、“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跟進躍升的梯次發展格局,推動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形成支撐製造業(ye) 立市的“主力軍(jun) ”。五是深入貫徹“兩(liang) 山”理念,構建綠色發展“新樣本”。我們(men) 將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為(wei) 牽引,加快創建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全力推動製造業(ye) 綠色轉型、綠色發展。
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為(wei) 振興(xing) 實體(ti) 經濟做出“天津貢獻”,是我們(men) 責無旁貸的使命與(yu) 擔當。也希望媒體(ti) 朋友和社會(hui) 各界關(guan) 心關(guan) 注天津、支持幫助天津製造業(ye) 發展,與(yu) 我們(men) 一起砥礪奮進,重振天津老工業(ye) 基地雄風!
人民網記者:
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天津考察時對天津工作提出“三個(ge) 著力”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著力加強和改善黨(dang) 的領導。近年來,天津市委堅持勇於(yu) 自我革命、嚴(yan) 於(yu) 管黨(dang) 治黨(dang) ,推動政治生態發生根本性變化。請問在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方麵,天津采取了哪些重大舉(ju) 措?取得了哪些成績?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周德睿: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黨(dang) 的領導作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教育引導全黨(dang) 不斷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縱深發展,開辟了百年大黨(dang) 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天津市委堅持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切實扛起管黨(dang)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強化第一責任人責任,持續淨化修複政治生態,確保黨(dang) 的領導“一根鋼釺插到底”。2013年以來,幹部群眾(zhong) 對天津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滿意率由82.4%上升到99.6%。
我們(men) 堅持以黨(dang) 的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堅定捍衛“兩(liang) 個(ge) 確立”、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持續深化對黨(dang) 、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忠誠教育,深入開展“維護核心、鑄就忠誠、擔當作為(wei) 、抓實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迎盛會(hui) 、鑄忠誠、強擔當、創業(ye) 績”主題學習(xi) 宣傳(chuan) 教育實踐活動工作,2017年以來市委主要領導同誌連續6年以“維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為(wei) 主題組織“七一”專(zhuan) 題黨(dang) 課,全麵夯實對黨(dang) 絕對忠誠的思想根基,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推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在津沽大地落地落實、取得成效。充分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加強政治能力、領導能力、執政能力建設,把方向、管大局、作決(jue) 策、保落實的水平不斷提高。嚴(yan) 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yan) 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製度,確保黨(dang) 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堅持不懈淨化政治生態,從(cong) “人、事、因、製”上持續整治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和好人主義(yi) 等頑瘴痼疾,鍥而不舍、久久為(wei) 功,政治生態出清向好。
我們(men) 堅持思想建黨(dang) 和製度治黨(dang) 同向發力。持續強化理論武裝,把學懂弄通做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yi) 學風,廣泛深入開展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yan) 三實”專(zhuan) 題教育、“兩(liang) 學一做”學習(xi) 教育,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持續加強製度建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共製定修訂《中共天津市委關(guan) 於(yu) 維護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規定》《市委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工作的若幹規定》等黨(dang) 內(nei) 法規113部,並建立起貫徹執行、督查落實、政治監督、考核問責的閉環工作體(ti) 係,有力保障了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縱深推進。
我們(men) 堅持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組織路線。堅持黨(dang) 管幹部原則和新時代好幹部標準,嚴(yan) 把政治首關(guan) ,首關(guan) 不過、餘(yu) 關(guan) 莫論。堅持以事擇人、人崗相適,從(cong)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的“需求側(ce) ”著眼,從(cong) 幹部培養(yang) 選拔使用的“供給側(ce) ”發力,以作為(wei) 和事功論英雄,對敢於(yu) 負責、善於(yu) 作為(wei) 、實績突出的幹部,及時大膽用起來。堅持激勵幹部擔當作為(wei) ,製定《關(guan) 於(yu) 充分調動幹部積極性激勵擔當作為(wei) 創新競進的意見》和一係列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幹部擔當作為(wei) 的激勵保障機製,認真做好容錯免責、澄清正名等工作,旗幟鮮明地給那些敢於(yu) 擔當、動真碰硬、勇於(yu) 任事的幹部撐腰鼓勁。堅持強化黨(dang) 員幹部日常教育管理監督,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cong) 嚴(yan) 管理體(ti) 係,積極創新“八小時之外”監督方式,實現常態化監督管理。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對那些不擔當時代賦予的責任,不融入時代、因慢而落伍的幹部堅決(jue) “不等了”,對那些工作不在狀態、能力本領不強、擔當精神不足、抓落實成效不明顯的幹部堅決(jue) 作出“下”的處理,推動“事業(ye) 發展不等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堅持織密建強黨(dang) 的組織體(ti) 係,突出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統籌推進各層級各領域黨(dang) 組織建設,大力實施基層黨(dang) 組織組織力提升行動計劃,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著力打造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形神兼備、體(ti) 魄強健的嚴(yan) 密組織體(ti) 係,推動黨(dang) 的領導、黨(dang) 的建設全覆蓋全貫穿全落實。堅持“天下才天津用”,深入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2018年以來引才超過42.8萬(wan) 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四分之一。2020年以來,組建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等十大產(chan) 業(ye) 人才創新創業(ye) 聯盟,連接高校院所100家,聘請院士專(zhuan) 家75位,聯係領軍(jun) 企業(ye) 1700家,攻克關(guan) 鍵核心技術460餘(yu) 項,新落地項目近400個(ge) ,為(wei) 推動天津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men) 堅持以釘釘子精神加強作風建設。嚴(yan) 格遵守廉潔自律準則和廉潔從(cong) 政各項規定,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堤壩,2017年以來連續6年開展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和不擔當不作為(wei) 問題專(zhuan) 項整治,“四風”問題得到有效遏製,基層減負取得明顯成效。堅持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推動“向群眾(zhong) 匯報”、入列輪值、聯點訪戶、黨(dang) 員誌願服務等製度化長效化,持續深化“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形成了“和平夜話”“五常五送”等典型經驗做法,得到人民群眾(zhong) 的認可和擁護。
我們(men) 始終以嚴(yan) 的主基調一體(ti)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jue) 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下大力氣集中整治國企、金融、土地、政法等重點領域腐敗,堅決(jue) 糾治群眾(zhong) 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做實以案為(wei) 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標本兼治綜合效應充分彰顯,反腐敗鬥爭(zheng) 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麵鞏固。發揮巡視巡察利劍作用,發現問題症結、提出整改意見、倒逼深化改革、完善製度機製。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ti) 製改革,在全國率先推進市屬高校、國有企業(ye) 和公安等係統派駐機構改革,加強黨(dang) 政機關(guan) 、司法行政、公立醫院等係統紀檢監察組織建設,派駐監督實現高質量全覆蓋。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全市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黨(dang) 員幹部9.39萬(wan) 人次,第一至第四種形態分別占72.5%、20.5%、3.9%、3.1%,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成為(wei) 常態。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
2019年1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京津冀考察期間,親(qin) 臨(lin) 天津港視察,並作出重要指示。三年多來,天津在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津視察指示精神,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樞紐方麵有哪些舉(ju) 措?取得了哪些實效?
天津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張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天津港考察時強調,經濟要發展,國家要強大,交通特別是海運首先要強起來。要誌在萬(wan) 裏,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點讚“天津港蓬勃興(xing) 盛”。這是總書(shu) 記對天津港的殷殷重托,為(wei) 天津港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為(wei) 推動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落地,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推進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領導小組,以國家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意見》為(wei) 契機,研究提出我市《實施方案》,製定出台支持政策,全力推進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不斷提升通關(guan) 和服務效率,完成天津港集團對天津港“一港六區”統一運營管理和非經營性資產(chan) 移交,天津港發展成效顯著。
一是全力打造全球領先智慧港口。著力提升運營管理智能化水平,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成為(wei) 全球首個(ge) 投產(chan) 運營的“智慧零碳”碼頭,“5G+智慧港口”項目榮獲2022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hui) 全球移動大獎。打造數字服務平台,完善電子商務、集裝箱進口提貨單電子化等平台,提升服務便利化水平,線上辦單量占比超過95%;搭建集疏港智慧平台,拓展“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業(ye) 務模式,以智慧賦能打響效率服務品牌,外貿集裝箱船舶直靠率達到96%,作業(ye) 效率居全球領先水平。
二是全力打造全國示範綠色港口。實現綠電100%自產(chan) 自用,自有港作船舶靠泊100%使用岸電,船舶低硫油使用率達到100%。打造“公轉鐵+散改集”雙示範綠色運輸,鐵礦石鐵路運輸占比達到65%,處於(yu) 全國領先水平。打造港口低碳用能體(ti) 係,推動全碼頭綠色能源供應,實現批量氫能集裝箱卡車應用試點落地。
三是全力打造內(nei) 通外聯樞紐港口。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門戶”樞紐,設立京津冀營銷網點38家,推動津冀港口合作,做強環渤海“天天班”“兩(liang) 港一航”服務,2021年運量增長超過30%;搭建雄安新區服務中心,全力打造雄安新區最佳出海口,2021年服務雄安新區運輸貨物1.1萬(wan) 標準箱。高質量打造共建“一帶一路”開放平台,海向集裝箱航線達到138條,陸向布局超120家直營店加盟店,天津港中蒙俄經濟走廊集裝箱多式聯運示範工程獲評國家示範工程,2021年集裝箱海鐵聯運首次突破100萬(wan) 標準箱,跨境陸橋運量穩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今年以來天津口岸發運的中歐班列突破500列,同比增長79%,增幅居全國前列。
2021年,天津港克服疫情和國際海運不暢等多方麵影響,完成貨物吞吐量5.29億(yi) 噸,同比增長5.3%;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027萬(wan) 標準箱,同比增長10.4%。今年上半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75億(yi) 噸,同比增長3.2%;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52萬(wan) 標準箱,同比增長2.2%。
麵向未來,我們(men) 將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重點在新航線開發、海鐵聯運、國際物流網絡建設、強化海運服務等方麵繼續加大力度,努力把天津港打造成為(wei) 係統完善、服務高效、港城融合發展的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為(wei) 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樞紐、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天津廣播電視台記者:
市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明確提出“優(you) 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請問,近年來,天津圍繞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桂平:
市委、市政府著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懷、融入大戰略,從(cong) 科學優(you) 化城市空間布局、主動融入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高度,作出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的重大決(jue) 策。這是天津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行動,是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ju) 措,是加快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撐,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體(ti) 現。打造雙城發展格局,可以有效防止中心城區“攤大餅”、濱海新區“吃不飽”,促進“津城”“濱城”聯動發展、錯位發展、競相發展,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空間布局。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積極進展。
一、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打造緊湊活力“津城”
“津城”服務業(ye) 占比接近90%,承擔著我市建設國際消費和區域商貿“雙中心”城市核心區域的重大使命,擴大內(nei) 需和消費升級潛力巨大,現代服務業(ye) 發展勢頭良好,集聚經濟效益顯著。
一是提升服務業(ye) 發展能級。製定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行動方案,深化落實促進市內(nei) 六區高端服務業(ye) 集聚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現代商貿、金融服務、設計服務、健康服務、高端商務、智能科技等重點領域,持續推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向專(zhuan) 業(ye) 化和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ye) 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二是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載體(ti) 。深度挖掘資源稟賦,充分用好中心城區經濟基礎優(you) 良、交通條件便利、公共服務完善、科教資源密集、優(you) 秀人才聚集、文化底蘊深厚等優(you) 勢,主動適應產(chan) 業(ye) 要求,精準把握發展機遇,集中力量建設若幹城市功能區和產(chan) 業(ye) 園區,形成特色鮮明、業(ye) 態高端、功能集成的現代服務業(ye) 發展標誌區。三是增強城市發展活力。加快建設地標商圈,著力打造意式風情區、金街、五大道等8大地標商圈和萬(wan) 達—愛琴海、大悲院等14個(ge) 目標商圈。支持發展首店、首發、首秀經濟,國圖文創空間、藍將、雅格獅丹等200餘(yu) 家國內(nei) 外知名品牌進駐天津。為(wei) 激發消費市場活力,連續舉(ju) 辦兩(liang) 屆海河國際消費季,連續三年發放消費券,每年圍繞汽車、家電、零售、餐飲等主題推出500餘(yu) 場促消費活動。規劃發展夜間經濟,培育摩天輪、水滴、奧城等30餘(yu) 個(ge) 夜市,增添津城“煙火氣”。大力發展會(hui) 展經濟,建成國家會(hui) 展中心(天津)一期並投入運營,一年多來已舉(ju) 辦綠色建築展、國際汽車展、全國糖酒會(hui) 等大型展會(hui) 60餘(yu) 場;每年舉(ju) 辦世界智能大會(hui) 、亞(ya) 布力企業(ye) 家論壇等大型活動,津城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麵向年輕群體(ti) ,挖掘具有天津文化特色的沉浸式體(ti) 驗文旅項目,策劃“邂逅天津”係列創意藝術項目,爭(zheng) 創正能量“網紅城市”。打造“海河燈光秀”、“海河音樂(le) 節”等豐(feng) 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市民、遊客競相“打卡”。
二、堅持創新驅動,建設開放包容“濱城”
濱海新區立足為(wei) 全市發展挑更重擔子、扛更大責任,更好發揮龍頭、引擎、先鋒作用,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chan) 城融合、宜居宜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為(wei)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一是加快發展實體(ti) 經濟。實施製造強區戰略,建成信創、高端製造、航空航天等8個(ge) 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形成石油化工、汽車及機械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4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2021年工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1萬(wan) 億(yi) 元,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經驗做法連續四年獲得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作為(wei) 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接地之一,累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重點項目3919個(ge) ,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注冊(ce) 企業(ye) 突破3000家,達到了3200家。二是加快推進改革創新。實施改革活區戰略,率先推行“一企一證”綜合改革,開展開發區法定機構改革,政府部門實行企業(ye) 化管理,推行全員競聘和績效薪酬,得到中央深改委充分肯定並向全國推廣。實施創新立區戰略,加快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3922家,入選“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實施開放興(xing) 區戰略,自貿試驗區累計實施544項製度創新措施,在全市範圍內(nei) ,自行複製推廣改革試點經驗五批次共118項及創新實踐案例7個(ge) ,32項改革試點經驗和6個(ge) “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三是加快提升基礎設施功能。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5橫3縱1環”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繞城高速、塘承高速濱海新區段、津石高速天津東(dong) 段全線貫通;連續5年實施交通暢通工程,打通一批斷頭路、瓶頸路,加快建設軌道交通B1、Z4線,開工建設Z2線。累計建成5G基站6800個(ge) ,基本實現5G網絡全區覆蓋。四是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加快建設教育基礎設施,兩(liang) 年多來新建中小學校、幼兒(er) 園17所,累計達到500所。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新建濱海新區腫瘤醫院、中醫醫院和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濱海醫院,三級醫院達到10家,21家醫院建成智慧門診。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ti) 係,新增養(yang) 老服務總床位近2000張,累計達到9000張,“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實現全覆蓋。深入推進老舊房屋改造,改造老舊小區70個(ge) ,2697戶農(nong) 村困難群眾(zhong) 危房徹底清零。
一市雙城,比翼齊飛。“津城”擁有曆史底蘊,古今交融,“濱城”發端臨(lin) 海之濱,開放包容,雙城相輔相成,交相輝映,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征程中,天津這顆渤海明珠必將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香港商報記者:
天津自貿試驗區作為(wei) 我國北方第一個(ge) 自貿試驗區,始終以製度創新為(wei) 核心,發揮著先行先試、推進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重要作用。請問,在助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天津高質量發展方麵,天津自貿試驗區有哪些好經驗、好做法?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桂平:
謝謝香港的媒體(ti) 記者。
天津自貿試驗區設立七年多來,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結合本地特色與(yu) 發展實際,在以“最先、最高、最寬、最大”標準開展製度創新,以“先行先試”要求開展高水平開放中,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我主要介紹四方麵情況:
一是大力推動製度創新任務落地實施和複製推廣。截至2022年上半年,天津自貿試驗區累計實施544項製度創新措施,先後向商務部上報了7批201項改革試點經驗和4批62項“最佳實踐案例”,已有32項改革試點經驗和6個(ge) “最佳實踐案例”被批準在全國範圍內(nei) 複製推廣。在全市範圍內(nei) ,自行複製推廣改革試點經驗五批次共118項及創新實踐案例7個(ge) ,發布金融專(zhuan) 項創新案例114個(ge) 。
二是持續探索深層次改革試點。市場準入方麵。建立更加開放透明的市場準入管理模式,實現自貿試驗區負麵清單製造業(ye) 條目清零。允許中外合作舉(ju) 辦經營性教育培訓機構,天津音樂(le) 學院茱莉亞(ya) 研究院落成啟用,成為(wei) 擴大教育服務業(ye) 對外開放、吸引國際人才的典範。貿易方麵。促進保稅業(ye) 務創新升級,推動中鐵盾構機等3個(ge) 保稅維修再製造項目核準落地。助力汽車進出口貿易提質增量,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進口平行汽車20142輛,占全國進口平行汽車進口總量的77%。金融方麵。獲批開展FT賬戶業(ye) 務,累計開立FT主賬戶1150個(ge) ,收支超過5400億(yi) 元人民幣,為(wei) 15家企業(ye) 集團搭建全功能型資金池,服務跨國企業(ye) 在天津聚集發展。東(dong) 疆綜合保稅區第2000架飛機成功交付。完成國內(nei) 首筆跨境人民幣保理業(ye) 務,推出全國首個(ge) “數字人民幣+貸款發放+保理業(ye) 務”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運輸方麵。首創共享經濟企業(ye) 綜合服務係統,助力“互聯網+”高效物流及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人員流動方麵。開展國際職業(ye) 資格認可創新,東(dong) 南亞(ya) 跨境人才(天津)服務中心落地中新生態城聯動創新區。
三是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麵。累計向天津自貿試驗區下放市級權限近900項,實現了“應放盡放”。天津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實施租賃SPV公司注銷“白名單”、“最簡告知承諾”審批、“拿地即開工”等創新舉(ju) 措。在48個(ge) 行業(ye) 實行“一企一證”綜合改革,精簡合並申報審批流程60%以上。加強商事法律服務方麵。掛牌運行北方首家自貿試驗區法院,成立天津自貿試驗區國際仲裁中心和知識產(chan) 權仲裁中心,搭建“調、裁、審”一體(ti) 化法製平台,發布融資租賃、涉外民商事等8類專(zhuan) 業(ye) 審判白皮書(shu) ,全力構建與(yu) 天津自貿試驗區相匹配的司法保障體(ti) 係。
四是聚焦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製定實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8項措施,在增強天津口岸服務功能、助推產(chan) 業(ye) 升級、搭建企業(ye) “走出去”服務平台等方麵持續發力。發起召開首屆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hui) 議,發布13項協同創新成果,成立京津冀自貿試驗區智庫聯盟,推動京津冀自貿政務服務通辦。推動與(yu) 韓國仁川經濟自由區域廳簽署《進一步深化合作備忘錄》。落實《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在原產(chan) 地聲明製度、邊檢互認等方麵積極對接高水平國際經貿新規則。
下一步,天津自貿試驗區將繼續發揮自身優(you) 勢,銳意改革、開拓創新,努力成為(wei) 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支點。
天津日報記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非常重視基層,2019年1月考察天津時,曾深入和平區朝陽裏社區,了解社區網格化管理、基層黨(dang) 建、便民服務等情況,並就更好發揮誌願服務在社會(hui) 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提出明確要求。請問,天津按照總書(shu) 記要求,在加強基層黨(dang) 建、基層治理方麵,有哪些特色做法和實際成效?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周德睿:
這個(ge) 問題非常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治國安邦重在基層。天津市委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深化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體(ti) 製機製創新,著力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鬥堡壘,為(wei) 建設高效能治理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堅持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確保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更加有力。市委從(cong) 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鞏固黨(dang) 的執政根基高度,全麵推行村(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通過法定程序兼任村(居)委會(hui) 主任,2018年在全國率先實現村和社區百分之百“一肩挑”,2021年通過換屆實現更高質量的百分之百“一肩挑”,切實把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一根鋼釺”插到最基層。我們(men) 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ti) 係,強化基層黨(dang) 組織在社會(hui) 基層組織中的領導和軸心作用,推動將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寫(xie) 入村(居)民自治組織、業(ye) 主大會(hui) 、物業(ye) 公司等章程規則,落實各類社會(hui) 基層組織向同級黨(dang) 組織述職、重大事項匯報製度,推行區、鎮街、村(社區)黨(dang) 建工作聯席會(hui) 議機製,充分發揮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dang) 委”作用。近5年來,每年從(cong) 大學畢業(ye) 生中招錄1000名農(nong) 村專(zhuan) 職黨(dang) 務工作者,其中1210人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一肩挑”、128人通過換屆進入鄉(xiang) 鎮領導班子、29人擔任區鎮兩(liang) 級事業(ye) 單位領導職務,廣大農(nong) 村成為(wei) 培養(yang) 鍛煉幹部的重要平台。全麵加強機關(guan) 、企業(ye) 、學校、醫院、科研院所、社會(hui) 組織等各領域黨(dang) 組織建設,大力推進園區樓宇、協會(hui) 商會(hui) 以及律師、互聯網等行業(ye) 黨(dang) 建工作,黨(dang) 的基層組織體(ti) 係更加健全。
二是堅持“戰區製、主官上、權下放”,確保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更加有序。2019年以來,市委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推進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體(ti) 製機製創新,並在實踐中不斷拓展深化完善。實行“戰區製”,以深化基層管理體(ti) 製改革為(wei) 切入點,進一步理順條塊關(guan) 係、強化屬地責任,將全市劃分為(wei) 市、區、鎮街、村(社區)4級戰區、2.2萬(wan) 個(ge) 網格,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推動546塊“飛地”得到曆史性有效治理。實行“主官上”,明確四級書(shu) 記直接抓治理的領導責任,有力統籌各方力量資源,做到合力抓黨(dang) 建、抓治理、抓安全、抓穩定,構建起“一竿子插到底”的責任體(ti) 係。實行“權下放”,強化鎮街前線指揮部作用,賦予鎮街“吹哨”調度權、考核評價(jia) 權、人事建議權,把中央駐津單位、市直黨(dang) 政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社會(hui) 團體(ti) 全部納入考核,實現“條條圍著塊塊轉,一針撬動千條線”。
三是堅持強化基層基礎保障,確保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更加有為(wei) 。我們(men) 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qing) ,確定鎮街機構改革、基層賦權減負等49項重點任務,推動基層事情基層辦、有權辦、有人辦。做實“一網覆蓋”,實體(ti) 化運行區、鎮街網格化管理中心,統籌整合黨(dang) 建、民政、綜治、城市管理等各類網格資源,打造社會(hui) 治理“一張網”。強化資金保障,建立村(社區)幹部報酬待遇增長機製。確保每個(ge) 村(社區)每年運轉經費和服務群眾(zhong) 專(zhuan) 項經費不少於(yu) 20萬(wan) 元。投入42.1億(yi) 元改造提升村(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推動力量下沉,組織5.1萬(wan) 名機關(guan) 幹部入列輪值、43.9萬(wan) 名在職黨(dang) 員到社區報到,認領服務崗位、開展誌願活動。加快智能治理,把社會(hui) 治理科技應用融入智慧天津建設,投入運行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管理等智能平台,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智能化、信息化、精細化水平。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確保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更加精準。我們(men) 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把群眾(zhong) 是否受益、是否滿意作為(wei) 加強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辦好群眾(zhong) 家門口的事,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堅決(jue) 築牢首都政治“護城河”。在全國率先成立市、區、鎮街三級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實施矛盾糾紛100%排查、100%化解“雙百行動”,一大批曆史積案清倉(cang) 見底,平安建設位居全國前列。在全國首創關(guan) 愛退役軍(jun) 人社會(hui) 組織,健全完善了四級服務保障體(ti) 係。持續深化“向群眾(zhong) 匯報”,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兩(liang) 年來,全市黨(dang) 員幹部累計走訪基層居民群眾(zhong) 1300餘(yu) 萬(wan) 人次,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23.6萬(wan) 個(ge) ,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五是堅持在重大鬥爭(zheng) 中檢驗,確保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更加有效。基層黨(dang) 組織組織能力強不強,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我們(men) 堅持在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疫情防控等重大鬥爭(zheng) 中檢驗和磨礪,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大戰大考中,堅持“全市一盤棋”,構建“區—街鄉(xiang) 鎮—社區村—網格”四級黨(dang) 建引領疫情防控的組織體(ti) 係,統籌整合各方力量下沉基層,各方力量“以社區令為(wei) 令”,大力弘揚偉(wei) 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共克時艱,築牢守護津門父老鄉(xiang) 親(qin) 安全健康的鋼鐵防線,讓鮮紅黨(dang) 旗高高飄揚在抗疫鬥爭(zheng) 第一線。今年初奧密克戎突襲“津門”,先後6批次、1.5萬(wan) 餘(yu) 名黨(dang) 員幹部星夜馳援津南,1200餘(yu) 名居住在河北區的黨(dang) 員幹部春節期間就地下沉,8.5萬(wan) 餘(yu) 名區級部門黨(dang) 員幹部投入核酸篩查、管控服務。建立四級防控人員名錄庫,形成常態化防控力量梯隊,確保突發疫情時迅速反應,快速有力控製,傾(qing) 心傾(qing) 力守護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用黨(dang) 員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和安全指數。
下一步,我們(men) 要堅持不懈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做好高質量基層黨(dang) 建引領高效能基層治理這篇大文章,著力破解製約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問題,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讓百姓幸福更有質感,讓黨(dang) 的全麵領導製度優(you) 勢更加彰顯。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天津市委、市政府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you) 先,紮實推進“871”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包括:875平方公裏“1+4”濕地保護修複,736平方公裏綠色生態屏障建設,153公裏海岸線綜合治理,可否談一談天津在生態保護方麵所做的相關(guan) 工作?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桂平:
近年來,天津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鮮明導向,大力實施“871”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立足長遠、統籌謀劃,打通海陸生態係統,為(wei) 子孫後代守護好“綠水青山”,為(wei) 持續發展積累綠色財富,努力建設美麗(li) 天津,繪就京津冀“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生動畫卷。
一、紮實深入推進875平方公裏“1+4”濕地保護修複,構築“河流環抱”“濕地圍城”良好生態格局
天津濕地是瀕危珍稀候鳥的重要棲息地和停歇地,是鳥類遷徙路線的重要驛站。為(wei) 保護生態,2016年我市出台了《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製定了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體(ti) 係,劃定875平方公裏濕地自然保護區,全麵加強七裏海、北大港、大黃堡及團泊窪4大重要濕地保護與(yu) 修複,開展土地流轉、生態移民,實施引水調蓄生態補水。五年來,4個(ge) 濕地保護區累計完成補水13.77億(yi) 立方米,濕地和水域總麵積逐年增加,七裏海濕地麵積增加1.62%,北大港濕地增加6.47%,大黃堡濕地增加1.30%,團泊窪濕地麵積持平。現在的四大濕地,碧波蕩漾、萬(wan) 鳥雲(yun) 集、環境優(you) 美、景色宜人,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明顯提高,已經成為(wei) 天津耀眼的“生態名片”。
二、紮實深入推進736平方公裏綠色生態屏障建設,重構重塑天津城市發展布局
從(cong) 2018年開始,天津啟動綠色生態屏障試點建設,2019年全麵鋪開,按照“雙城生態屏障、津沽綠色之洲”的定位和要求,確定了“一軸、兩(liang) 廊、兩(liang) 帶、三區、多組團”的總體(ti) 空間布局。其中,“一軸”是指海河生態發展軸;“兩(liang) 廊”是指古海岸濕地綠廊、衛南窪濕地綠廊;“兩(liang) 帶”是指永定新河濕地涵養(yang) 帶、獨流減河濕地涵養(yang) 帶;“三區”是指以濕地湖島和創新聚落為(wei) 特征的北湖區,以海河綠廊為(wei) 核心的中遊區,以林田農(nong) 苑和村鎮組團為(wei) 特征的南苑區;“多組團”是指東(dong) 麗(li) 湖、空港經濟區、高新區(渤龍湖片區)、津南城區和王穩莊鎮等多個(ge) 城市組團構成的分散式、小體(ti) 量和網絡化空間布局。經過三年多努力,綠色生態屏障已經成型,藍綠空間占比超過65%,一級管控區內(nei) 林地麵積達到19.11萬(wan) 畝(mu) ,林木綠化覆蓋率達到26%以上,“水豐(feng) 、綠茂、成林、成片”的生態場景生動顯現。
三、紮實深入推進153公裏海岸線綜合治理,打造水清、岸綠、灘淨、灣美藍色海灣
天津海岸線全長153公裏,為(wei) 解決(jue) 岸線麵臨(lin) 的各種生態問題,天津於(yu) 2018年7月打響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出台“藍色海灣”整治修複規劃,多方聯動治理海域,全麵禁止新增圍填海活動,製定實施海岸線保護與(yu) 利用規劃,推進岸線整治修複。截至2021年底,共修複濱海濕地531.87公頃,整治修複岸線4.78公裏,12條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優(you) 良水質比例達到70.4%,五年提高53.8個(ge) 百分點。隨著天津美麗(li) 海灣“顏值”提升,慕名而來的遊客也與(yu) 日俱增。國家海洋博物館、國際郵輪母港、航母海上軍(jun) 事文化體(ti) 驗區、東(dong) 疆灣沙灘景區等形成了全新的濱海旅遊品牌,大大提升了天津的海洋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價(jia) 值。天津是首都的東(dong) 大門,“871”重大生態工程不僅(jin) 美化淨化了天津,而且對北京的空氣質量改觀也作出了貢獻。
下一步,天津將按照市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部署要求,深入踐行“兩(liang) 山”理論,持續推進“871”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全力打造綠色發展標誌性樣板;以“雙碳”目標為(wei) 牽引,推進全市山水林田湖海草等生態要素全麵修複,讓城市融入自然,全麵建設人與(yu) 自然更加和諧共生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