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邯鄲複興區:全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發布時間:2022-08-31 10:39: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莊5月22日電 (楊文娟)一條條道路幹淨整潔,一處處河道水清岸綠,一幢幢農(nong) 房錯落有致……當你走進河北省邯鄲市複興(xing) 區的農(nong) 村,可能會(hui) 被一幅幅美麗(li) 宜居、和諧共生的鄉(xiang) 村畫卷驚豔。

  然而,幾年前這裏的鄉(xiang) 村環境卻並非如此。由於(yu) 區內(nei) 眾(zhong) 多小鐵廠、小煤礦等的存在,汙水橫流、“髒亂(luan) 差”成為(wei) 許多村莊的真實寫(xie) 照。

  “必須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這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第一場硬仗。”複興(xing) 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裴占平表示,在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中,複興(xing) 區積極探索,形成了“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建管並重”的工作思路,短短幾年就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2019、2020連續兩(liang) 年的河北省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考核中,複興(xing) 區都位列“前30強”;全區41個(ge) 村全部建成綠色村莊,其中4個(ge) 村莊入選國家森林鄉(xiang) 村,9個(ge) 村莊入選省級森林鄉(xiang) 村,21個(ge) 村莊達到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標準……持續改善的農(nong) 村人居環境,為(wei) 複興(xing) 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增添了一抹靚麗(li) 的底色。

  讓“盆景”變“風景” 打出治理組合拳

  “統籌推進,走好一盤棋”是關(guan) 乎改善人居環境,加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首要問題,也是複興(xing) 區委、區政府領導們(men) 的共識。

  “我們(men) 不是照搬城市建設的模式,而是分區域、分類型、分難易,根據不同的村情,作出科學可行的全盤規劃。”裴占平介紹說。在工作中,複興(xing) 區按照“統籌規劃、鄉(xiang) 鎮主體(ti) 、區級獎補”的辦法,先把“汙水橫流、垃圾亂(luan) 堆、房屋亂(luan) 建”三個(ge) 突出問題作為(wei) 治理的重中之重,全力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改善。

  “以前村裏髒得不行,滿大街的垃圾,髒水也是到處流。現在不一樣了,有了下水道,生活汙水順著下水道就流走了。這環境好了,生活方便了,你說俺們(men) 生活能不起勁嗎?”複興(xing) 區戶村鎮戶村村民付永華說起村裏的變化,高興(xing) 得連說話的語速都變快了。

  對於(yu) 解決(jue) 影響農(nong) 村人居環境的“三個(ge) 突出問題”,複興(xing) 區可謂功夫做到了家。對全區41個(ge) 村莊的生活汙水進行統一處理,2021年底全區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100%。同時,嚴(yan) 禁在河道設置排汙口,並將重點河道、幹支流納入河長製管理範圍,確保河水長清。

  對於(yu) 生活垃圾的處理,複興(xing) 區通過專(zhuan) 業(ye) 團隊實施城鄉(xiang) 環衛保潔一體(ti) 化運作,建設了5個(ge) 垃圾轉運站,目前全區所轄農(nong) 村的生活垃圾全部實現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集中處理,農(nong) 村生活垃圾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處理覆蓋率達100%。

  開展清潔行動,是複興(xing) 區解決(jue) 房屋亂(luan) 建使出的大招。該區對主城區周邊國道、幹道兩(liang) 側(ce) 和村內(nei) 違建進行了集中拆遷,截至2021年底,全區共拆除違建麵積241.5萬(wan) 餘(yu) 平方米,清騰土地1.2萬(wan) 餘(yu) 畝(mu) ,並先後將閑置地、廢棄地建成122個(ge) 村內(nei) 遊園、小果園,以供群眾(zhong) 休閑娛樂(le) ,實現了“即拆、即綠、即美”,全麵提升了村容村貌,還被評為(wei) 2021年河北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區)。

  讓“生態”能“生金” 振興(xing) 鄉(xiang) 村富鄉(xiang) 民

  沒有了綠色,農(nong) 村就會(hui) 失去生機與(yu) 活力。曾經的康莊鄉(xiang) 石坡村,村民靠挖煤為(wei) 生,村內(nei) 道路泥濘、黑煤土渣隨處可見,可謂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現在村裏有了大變樣:碧綠的河水倒映著綠樹藍天,岸邊的垂柳隨風搖曳,村裏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ye) ,特色民宿、農(nong) 事體(ti) 驗、休閑垂釣、農(nong) 村集市等特色體(ti) 驗活動,讓來到這裏的客人都能體(ti) 驗到推窗見綠、擁雲(yun) 入夢。

  這都是複興(xing) 區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進行村莊、河渠、荒山綠化工程的結果。近年來,複興(xing) 區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41個(ge) 村莊全部建成環村林帶,打造出40餘(yu) 條綠美街道,建成7296個(ge) 綠美庭院,實現了村域綠化全覆蓋。

  在複興(xing) 區二六七二街道東(dong) 高河村養(yang) 蜂農(nong) 戶冀德然的家中,一排排蜂箱整齊排列,成群的蜜蜂在蜂箱間穿梭。近年來,東(dong) 高河村注重發展特色生態農(nong) 業(ye)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2021年9月在村南種植了千畝(mu) 油菜花,盛花期,養(yang) 蜂農(nong) 戶通過蜜蜂采蜜獲得收入;花期過後,油菜花結籽成熟後榨油,又給村民帶來一筆可觀收入,拓寬了農(nong) 民致富門路。

  不僅(jin) 是二六七二街道,在康湖生態文明示範區,修建串聯了各區域和周邊村莊的百裏森林觀光大道,打造一條生態路、旅遊路、致富路,一座規模宏大、風景優(you) 美的城市綠肺、生態氧吧正在崛起。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這些樹木和鮮花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也提高了群眾(zhong) 的經濟收入。

  與(yu) 此同時,複興(xing) 區果斷讓“散、亂(luan) 、汙”企業(ye) 退出市場,轉推鄉(xiang) 村旅遊、電子商務等新生態,讓群眾(zhong) 吃上“生態飯”“美麗(li) 飯”。牛叫河村通過環境整治,“一不小心”成為(wei) “全國百佳鄉(xiang) 村旅遊目的地”,2021年全村累計實現旅遊收入1000餘(yu) 萬(wan) 元,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與(yu) 群眾(zhong) 鼓起腰包的雙贏。

  “在整治規劃中,我們(men) 除了堅持綠色發展,還特別注意‘留住鄉(xiang) 愁’。”複興(xing) 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王朝亮說,根據不同村莊的地理位置,自然稟賦,文化特色等特點,複興(xing) 區製定了“一村一策”的整治修複方案,這也成為(wei) 當地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一大亮點。

  不管是對南牛叫村明清時期建築的修複,還是對康河村“鴛鴦槐”等一大批古樹進行身份登記和重點保護,抑或是積極挖掘整理古村落的曆史文化,先後建成澗溝村傳(chuan) 統文化陳列館,石坡村70、80記憶館,複興(xing) 區都在“富鄉(xiang) 民”的同時,積極做好文化的保護和傳(chuan) 承。

  讓鄉(xiang) 村宜居更宜業(ye) 建管並重助發展

  在康莊鄉(xiang) 中莊村,保潔員陳旭紅每天淩晨5點開始清掃村內(nei) 的大街小巷,將垃圾收集到垃圾箱內(nei) 。早上7點,環衛公司的垃圾收運車準時將41個(ge) 村的垃圾運送至中轉站,最終運送至邯鄲市垃圾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分建設,七分管護。”王朝亮說,針對整治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複興(xing) 區建立健全了一套常態長效的管護機製,確保全區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質量不滑坡、不掉隊。

  據介紹,複興(xing) 區成立了重點工作推進指揮部,設立了生態建設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進組,全力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各項工作。同時,通過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實行區級財政、鄉(xiang) 村自籌、以工代賑等多種方式籌措資金,有效保障農(nong) 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正常運行。此外,該區還將管護效果作為(wei) 鄉(xiang) 鎮(街道)鄉(xiang) 村振興(xing) 考核、資金撥付和幹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激勵工作有效開展。

  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複興(xing) 區吸引了眾(zhong) 多知名企業(ye) 前來投資興(xing) 業(ye) ,河北宏貫軌道交通高端裝備製造、韶液高端裝備等企業(ye) 紛紛落戶複興(xing) ,德豐(feng) 都市農(nong) 業(ye) 園、銀穀芳香產(chan) 業(ye) 園等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積極發展上下遊配套產(chan) 業(ye) ,有力促進了全區的經濟快速發展。

  如今,複興(xing) 區的農(nong) 村呈現出的是一派“村村有美景,莊莊換新顏”的喜人景象,這有效改善了群眾(zhong) 的居住環境,補齊了城鄉(xiang) 差別的短板,為(wei)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下了堅實基礎。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