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學科類培訓機構縮減 “拚素質”成暑期培訓主流
“雙減”落地一年多來,我省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從(cong) 8670家大幅壓縮至228家。學科類培訓“降溫”了,但在剛剛結束的這個(ge) 暑假裏,孩子們(men) 並沒閑著。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家長為(wei) 孩子報名參加3門以上藝體(ti) 類培訓班,為(wei) 暑期培訓支付費用過萬(wan) 的家長依然不罕見。
體(ti) 育類培訓班“大展拳腳”
8月中旬,南京奧體(ti) 中心羽毛球館內(nei) 一片火熱景象,一號館的11片球場都有人在裏麵打球,其中八成是中小學生。羽毛球館行政主管蘇捷告訴記者:“今年館內(nei) 暑期班分為(wei) 四期,每期報名人數都在300人左右,一天10小時、每個(ge) 月可進行近1萬(wan) 人次的培訓。”
“今年羽毛球館不但延長了營業(ye) 時間,還增加了課程密度。”南京全民健身中心有限公司助理總監翟俊程說,“往年暑假,下午4點以後,這裏人才會(hui) 多起來;而今年暑假,從(cong) 上午10點到下午6點,甚至到晚上八九點鍾,場館裏還有很多孩子。”
羽毛球運動走熱背後,是藝體(ti) 類培訓整體(ti) 升溫。記者以網絡問卷的方式進行了一項暑期培訓“微”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138份,其中初中生60份、小學生78份。問卷數據顯示,參與(yu) 3個(ge) 及以上培訓班的有49人,占35.5%;參加1—2個(ge) 培訓班的有76人,占55%;沒有參加任何培訓班的僅(jin) 13人。家長們(men) 為(wei) 了孩子上培訓班,花費在6000元以上的占48.33%,花費在2000元以下的僅(jin) 占一成。
“暑期作業(ye) 是少了,我的經濟壓力沒小。科學實驗班1750元,乒乓球1300元,書(shu) 法1600元,英語繪本鑒賞880元,思維訓練2800元……”南京市棲霞區一位三年級男生的家長賈璐算了一筆賬,此外上學期報的編程班暑期也堅持上,隻是將鋼琴課暫停了,因為(wei) “實在安排不過來”。賈璐的朋友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孩子暑期培訓花費不止6000元,“遊泳、舞蹈、鋼琴、書(shu) 法、跆拳道……除了遊泳和書(shu) 法是暑假特訓外,其它都是辦了年卡的。”
報哪個(ge) 培訓班?近半家長將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在南京華彩薈商場裏一家籃球訓練營,8歲的劉滿是籃球培訓班中“最賣力”的小朋友,幾乎“滿場飛”。“這是他自己選的,這項運動符合孩子好動天性。”劉滿的爸爸告訴記者,他報的是10人以下的團課,花費3880元,“我希望他保持運動量,強身健體(ti) 、長個(ge) 子,另外多運動也能讓人更自信。”
除了羽毛球、籃球、遊泳等暑期熱門體(ti) 育培訓項目,溜冰、衝(chong) 浪、擊劍等小眾(zhong) 新潮的運動項目也“越來越香”。8月初,記者在蘇州市吳中區一家衝(chong) 浪俱樂(le) 部看到,當天預約時段已滿,“暑假期間家長帶孩子來體(ti) 驗的比較多,一般需要提前兩(liang) 三天預約,現已排到8月底。”俱樂(le) 部工作人員張曉告訴記者。
多元培訓緊盯家長“剛需”
不少培訓機構推出了形形色色的研學夏令營,包括科技研學、文化研學、鄉(xiang) 野研學……暑假前,家有六年級學生的常州家長唐玲就提前報名了一個(ge) 暑期文化研學班,“在湖南省博物館看到的‘馬王堆漢墓’陳列比曆史書(shu) 上的更令人震撼,孩子比較感興(xing) 趣。”
南京家長楊芮花費6000元報了個(ge) 親(qin) 子研學旅行團,和讀小學四年級的兒(er) 子多多去貴州體(ti) 驗了為(wei) 期7天的“探秘天眼”之旅。20名小營員在3名研學指導師和當地導遊帶領下,實地參觀了解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FAST),還在周邊苗寨沉浸式體(ti) 驗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勞動過程。
“沒有生硬說教、灌輸,隨團老師像個(ge) 大朋友一樣講解科技知識,每次出發參觀前向孩子們(men) 提出一些問題。孩子們(men) 與(yu) 當地村民一起除草、燒柴、烤玉米,老師會(hui) 帶著孩子‘複盤’經驗得失。”楊芮說,幹活很辛苦,但兒(er) 子樂(le) 在其中,和小夥(huo) 伴們(men) 合作完成一項項任務,回來後還撰寫(xie) 旅行實踐報告,完成了旅行課程手冊(ce) 裏的題目。
“探秘天眼”研學旅行團承辦方——南京知行合一研學機構創始人熊狀向記者透露,“雙減”落地後,許多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主動找到他們(men) 團隊,希望加入合作帶動原有師資力量轉型。熊狀表示,研學遊市場需求的加速釋放,反映出家長普遍希望提升孩子綜合素質能力,研學遊需要專(zhuan) 業(ye) 老師設計完成,有目標、主題和成果,要有“遊”更要有“學”和“研”,如何培養(yang) 出更優(you) 秀的研學工作人員和指導老師、開發出更多有特色的研學課程,是未來麵臨(lin) 的一大挑戰。
“我們(men) 希望孩子收獲知識和體(ti) 驗,融書(shu) 本知識和社會(hui) 實踐於(yu) 一體(ti) 。”唐玲認為(wei) ,家長對孩子參加“研學”寄予很多期待,一些學科培訓機構如果隻是簡單向素質教育“轉型”而缺少有質量的課程產(chan) 品,家長未必“買(mai) 賬”。
注重素質教育的同時,提高孩子學習(xi) 成績終究是家長的“剛需”。記者通過微調查了解到,很多(53.33%)家長對孩子參加培訓班的期待是“培養(yang) 興(xing) 趣愛好”,但更多(61.67%)希望孩子能夠借此培養(yang) 良好學習(xi) 習(xi) 慣、提高成績。不少替孩子報了編程班的家長告訴記者,希望孩子通過競賽獲獎,對升學或有裨益,此外也應有助於(yu) 拓展數學解題思路。
就連體(ti) 育培訓升溫,其實也是素質教育意識增強和考學功利性訴求等因素疊加的結果。南京氫燃體(ti) 育青少年體(ti) 能訓練中心培訓總監馬翔告訴記者,暑假期間不少家長帶孩子過來,針對體(ti) 態、體(ti) 重等方麵問題進行體(ti) 能訓練,希望增強孩子身體(ti) 素質,每年3月至4月更是報名高峰期,不少家長和學生選擇在中考體(ti) 育考試前進行訓練提高。
了解孩子並鼓勵個(ge) 性化學習(xi)
“孩子在家管不住自己,不報班怎麽(me) 辦?”“網上誘惑比較多,我怕孩子借著學習(xi) 機會(hui) 在家玩遊戲。”暑期,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雙減上線”大創團隊在高郵市世貿金街對部分家長訪談時,發現孩子們(men) 的負擔減輕了、部分家長的焦慮卻增加了。
“無可否認,中小學生家庭對各類培訓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南財經濟學院邵瑋老師介紹,團隊回收的上千份問卷統計數據顯示,農(nong) 村家庭教育年支出主要集中在0—3萬(wan) 元(77.4%),城市家庭教育年支出主要集中在1萬(wan) —4萬(wan) 元(68.2%),“義(yi) 務教育階段的學費並不高,從(cong) 數據可以看出,學科培訓機構縮水了,但家長用於(yu) 孩子參加培訓的費用減少並不顯著。”
今年暑期,教育部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組建11個(ge) 聯合工作組,調研指導校外培訓“監管護苗”暑期專(zhuan) 項行動工作,發現違法違規培訓問題仍然存在,個(ge) 別機構和個(ge) 人以“一對一”“高端家政”“眾(zhong) 籌私教”“研學旅行”等名義(yi) 違規開展培訓。
部分孩子沒有參加學科培訓,一些家長幹脆在暑假轉身成為(wei) “家庭教師”。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初一學生小胡,暑假已經開始預習(xi) 新學期課本內(nei) 容。“原來上的英語輔導班停了,一年能省1萬(wan) 多元,現在買(mai) 了英語學科的網課,隻需要600元。”小胡的媽媽華女士告訴記者,小胡上了5節課,自己全程陪同,還買(mai) 了配套練習(xi) 。至於(yu) 孩子數學和語文的預習(xi) ,則由學工科的爸爸和學法律的媽媽分別當起了“一對一家教”。
“別人都上培訓班,你不上就輸在起跑線上了”“把孩子送進輔導班,我也就盡到責任了”……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四年級學生楊湲泠的媽媽許女士坦言,類似說法這一年來她仍經常聽到,這種焦慮很難一朝“刹車”。許女士說,父母理應比學校和培訓班的老師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結合女兒(er) 的特點,她著重培養(yang) 孩子美術和樂(le) 器方麵特長,暑假裏也隻報了這一類興(xing) 趣班。與(yu) 此同時,學科類學習(xi) 並未放鬆,“除了學校布置的作業(ye) ,我購買(mai) 了一些教輔,跟她一起製訂學習(xi) 計劃,抓緊時間查漏補缺。低年級時培養(yang) 學習(xi) 習(xi) 慣,中高年級教她學習(xi) 方法,這比在培訓班刷題對她更有好處。”
“寒暑假可以說是個(ge) 性化學習(xi) 階段,不報培訓班並不等同於(yu) 不學習(xi)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校長葉微說,其實小學階段每個(ge) 年級的關(guan) 注點都不太一樣,比如從(cong) 三年級開始,孩子學習(xi) 的深度和廣度都將有顯著變化,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閱讀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家長可以通過博物館“研學”等方式,與(yu) 孩子一起“再學習(xi) ”。新學期就要開學了,孩子心理上的適應往往更重要,“對於(yu) 六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對初中的想法,幫孩子建立小目標,喚醒他們(men) 的內(nei) 驅力,讓他們(men) 全身心投入對未來的規劃和努力中,這種引導是任何培訓班無法代替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