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托育服務業獲26條政策措施支持(權威發布)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了《養(yang) 老托育服務業(ye) 紓困扶持若幹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提出房租減免、稅費減免、社會(hui) 保險、金融、防疫等支持措施,涉及6方麵、26條具體(ti) 政策措施。
“這些政策措施積極回應市場關(guan) 切,既有利於(yu) 幫助市場主體(ti) 降低成本、紓困解難,又有利於(yu) 切實幫扶養(yang) 老托育服務行業(ye) 渡過難關(guan) 、恢複發展。”在9月1日國新辦舉(ju) 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shu) 長蘇偉(wei) 說。
“兩(liang) 減免”:部分機構可免租到2022年底;實施“六稅兩(liang) 費”減征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和三孩生育政策實施,人民群眾(zhong) 對於(yu) 養(yang) 老托育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日益旺盛,對行業(ye) 高質量發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兩(liang) 年,養(yang) 老托育服務業(ye) 受疫情影響大,普遍麵臨(lin) 經營困難。
蘇偉(wei) 透露,2020年有20個(ge) 省份的養(yang) 老服務機構整體(ti) 虧(kui) 損,2021年以來全行業(ye) 困難進一步加大,托育機構的經營困難比養(yang) 老機構還要更大一些。
“目前,托育服務仍處於(yu) 起步階段,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chong) 擊,‘起步期’和‘疫情期’雙期疊加。”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負責人杜希學介紹,目前,我國七成以上托育機構運行時間不足3年,多數自籌建設資金。在疫情衝(chong) 擊下,有的停工停產(chan) 沒有收入,但“租場地”和“發工資”這些剛性支出仍然存在,依靠托育機構自身難以承擔。
針對這些困難,《政策措施》送出“兩(liang) 減免”的助企紓困“禮包”。
減免租金。根據《政策措施》,養(yang) 老托育服務機構,屬於(yu)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範疇、承租國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鼓勵教育、科研等係統有關(guan) 單位機構給予租金減免;鼓勵非國有房屋租賃主體(ti) 在平等協商基礎上合理分擔疫情帶來的損失;鼓勵各地探索免費或低價(jia) 提供場地給社會(hui) 力量服務居家老年人。
稅費優(you) 惠。《政策措施》明確在對養(yang) 老服務機構按規定享受社區家庭服務業(ye) 相關(guan) 稅費優(you) 惠政策基礎上,將2022年各地按照50%稅額頂格減征“六稅兩(liang) 費”的適用主體(ti) 擴展至養(yang) 老服務機構。
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負責人李永新介紹,對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納稅人可按規定實行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存量留抵稅額;鼓勵各地對水電氣熱費進一步減免優(you) 惠,實行特殊情況下“欠費不停供”、一定期限費用緩繳並免收滯納金。
“四支持”: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費率政策等
除了“兩(liang) 減免”,養(yang) 老托育服務行業(ye) 還將獲得“四支持”的政策幫扶,即社會(hui) 保險支持、金融支持、防疫支持和其他方麵的支持。
社會(hui) 保險支持方麵,《政策措施》明確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費率,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保險、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對以個(ge) 人身份參加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的養(yang) 老服務從(cong) 業(ye) 人員,明確給予暫緩繳費等支持政策。
金融支持方麵,《政策措施》明確,開展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再貸款試點並擴大試點範圍;引導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機構實行貸款延期還本付息;鼓勵地方給予貸款貼息、融資增信、延期收取保費、支持發行公司信用類債(zhai) 券等支持政策。
防疫支持方麵,《政策措施》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在物資調配、轉運隔離、醫療救治等防疫部署方麵,對養(yang) 老服務機構予以傾(qing) 斜;按規定組織轄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開展核酸檢測,對實行封閉管理無法正常運營的機構防疫物資和消殺給予支持;合理調整運營補貼發放條件,推動及時足額發放機構運營補貼。
李永新介紹,紓困扶持政策還從(cong) 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從(cong) 業(ye) 人員心理關(guan) 愛、關(guan) 聯行業(ye) 參與(yu) 、機構用工培訓等方麵,多渠道多途徑提出了解決(jue) 養(yang) 老服務機構實際困難的政策舉(ju) 措。
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加大對托育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末,我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er) 托位數要達到4.5個(ge) 。
近年來,我國普惠托育服務供給不斷擴大。2020年至2022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持續開展普惠托育服務專(zhuan) 項行動,下達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20億(yi) 元,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hui) 投資超過50億(yi) 元,累計新增托位20萬(wan) 個(ge) ,推動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務有效供給。截至2021年底,全國每千人口托位數在2.03個(ge) 左右。
杜希學介紹,目前有超過三成的嬰幼兒(er) 家庭存在強烈的入托需求,托育機構以社會(hui) 力量投資為(wei) 主,九成是營利性機構,絕大多數地方的托育服務收費超出家庭可負擔能力。
“大部分家庭期盼的方便可及、價(jia) 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務需求,目前還難以得到有效供給。托育服務工作任務還很艱巨繁重,亟待相關(guan) 支持扶持政策落地落實。”杜希學說。
托位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是托育服務的關(guan) 鍵。針對疫情對托育服務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政策措施》提出有針對性地加大支持力度,比如,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加大對托育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將托育設施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支持範圍;再比如,按照“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有關(guan) 要求,支持托育機構依托職業(ye) 院校共建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等。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抓緊抓實抓細抓好政策落實工作,讓市場主體(ti) 能夠盡早享受到政策紅利。”蘇偉(wei) 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2日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