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發展多層次多樣化醫養結合服務(民生觀)

發布時間:2022-09-13 16:4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大,養(yang) 老方式多元,發展多層次多樣化醫養(yang) 結合服務是應有之義(yi)

  前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1個(ge) 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醫養(yang) 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醫養(yang) 結合發展的具體(ti) 舉(ju) 措,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yang) 老服務需求。

  數據顯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過1.9億(yi)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wan) ,很多大病康複期、慢性病老人往往無法在傳(chuan) 統養(yang) 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因此,推進醫養(yang) 結合,為(wei) 老人提供保健診療、護理康複、心理精神等各方麵的支持尤為(wei) 重要。

  推進醫養(yang) 結合,要重點關(guan) 注居家養(yang) 老的需求。當前,我國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yang) 老,老人慢性病發作怎麽(me) 辦?老人摔倒怎麽(me) 及時就醫?如何保障老人的康複訓練?這些問題要一一考慮。要支持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上門服務,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作為(wei) 居家醫養(yang) 結合的重要抓手,提升簽約服務質量,推動家庭病床、健康管理、藥物配送、上門巡診等服務落地落實。同時,也要創新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一些地方探索為(wei) 居家老人設置遠程心電監測設備、床頭一鍵呼叫器等智能終端。這些“互聯網+”手段的實踐成效值得借鑒推廣。

  推進醫養(yang) 結合,要將服務延伸至社區。在許多社區,本身就有衛生服務中心、轄區內(nei) 養(yang) 老機構、護理站等既有資源。整合這些分散化的醫養(yang) 資源,做好服務銜接是關(guan) 鍵。比如,改善設施,充分利用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xiang) 鎮衛生院等,改擴建一批醫養(yang) 結合服務設施;擴展服務,積極推動政府購買(mai) 家政、照護等項目,開辟就醫綠色通道,構建“15分鍾”社區醫養(yang) 結合健康養(yang) 老服務圈。

  推進醫養(yang) 結合,要提升機構服務能力。一方麵,養(yang) 老機構可以改造和增加護理型床位和設施,增強內(nei) 設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另一方麵,醫療機構也要主動“走出去”,與(yu) 周邊的養(yang) 老機構、護理院等簽訂合作協議,在機構中設立醫療服務站點,提供嵌入式醫療衛生服務。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在醫養(yang) 結合機構審批流程上不斷簡化手續,比如,養(yang) 老機構開設一個(ge) 醫務室、護理站、衛生室,可以直接備案管理。未來,還需進一步打通難點堵點,從(cong) 政策支持、人才培養(yang) 、服務監管等多方麵發力,提升醫養(yang) 結合服務質量。

  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大,養(yang) 老方式多元,發展多層次多樣化醫養(yang) 結合服務是應有之義(y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