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晉源看發展①丨農文旅融合,探索發展新“稻”路
“我們(men) 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晉源區花塔村稻田公園裏,觀光小火車和著歡快的歌聲悠然行駛。軌道旁,清風掀起層層稻浪,油亮的稻粒已微微泛黃,晉祠大米豐(feng) 收在望。
“這晉祠大米可是好吃!”一位遊客對坐在身旁的同伴說。
晉祠大米米質晶瑩、顆粒飽滿,因口感清甜香醇、“七蒸不爛”聞名遐邇,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貢品”之稱,也是晉源區立足第一產(chan) 業(ye) 推動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的“金字招牌”之一。在晉源區晉祠鎮花塔村南,總占地1200餘(yu) 畝(mu) 的稻田公園,正是基於(yu) 這一主題規劃建設的。
這座公園以有機大米培育種植為(wei) 核心,建設了稻米文化體(ti) 驗區,開發係統性、建製化的青少年研學項目,讓青少年通過親(qin) 身體(ti) 驗,走進一根稻、一粒米的世界,了解它們(men) 背後的知識、故事,領悟貫穿其中的勞動精神。在此基礎上,公園延伸開發了稻田城堡、稻田市集、稻田藝術體(ti) 驗館、晉祠米鋪、露營基地、萌寵樂(le) 園等項目,發展成為(wei) 集生態農(nong) 業(ye) 、科普教育、觀光旅遊、休閑娛樂(le) 於(yu) 一體(ti) 的農(nong) 業(ye) 公園,也成為(wei) 山西農(nong) 業(ye) 大學與(yu) 花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共建的產(chan) 學研示範基地。
“為(wei) 推進農(nong) 文旅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晉源區投資約46億(yi) 元,啟動了‘稻花城’項目,包括‘稻之城’‘花之城’‘山水之城’三大板塊,稻田公園其中的重點建設內(nei) 容之一。”
晉源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韓福貴介紹,“在科技助農(nong) 促進水稻增產(chan) 增收的同時,我們(men) 以農(nong) 促旅、以旅興(xing) 農(nong) ,以稻田公園為(wei) 依托,拓展農(nong) 業(ye) 觀光、休閑、度假和體(ti) 驗等功能,打造兼具田園文化、農(nong) 耕文化、稻米文化、休閑文化、生態文化特色的農(nong) 文旅產(chan) 業(ye) 綜合體(ti) 。今年以來,稻田公園已接待遊客90萬(wan) 人次,營收近1500萬(wan) 元。”
如今,稻田公園已成為(wei) 太原市著名的網紅打卡地,每年能給花塔村帶來上百萬(wan) 的集體(ti) 收入。
“我們(men) 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又一輛小火車播放著音樂(le) 駛來。稻田裏,正在勞作的稻農(nong) 朝車上遊客揮了揮手,臉上綻出燦爛的笑容。(圖片由晉源區融媒體(ti) 中心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