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錦旗掛滿牆,杭州這家老年食堂15年不漲價

發布時間:2022-09-14 16:16: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每到中午11點,位於(yu)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東(dong) 山弄社區夕陽紅路的夕陽紅膳廳老年食堂內(nei) ,總是座無虛席。老人們(men) 端著餐盤,瞧著牆上掛的“今日菜譜”,再去老人專(zhuan) 用窗口打菜。

  “李阿姨來啦,還是一葷一素哈?今天有蝦,嚐一嚐嗎?”負責打菜的服務員熱情招待每一位來用餐的老人。明檔窗口,二三十道菜品整齊擺放,但仔細看過去,都沒標價(jia) 格,這是為(wei) 啥?

  “十幾年了,價(jia) 格沒怎麽(me) 變。大家都曉得的,我們(men) 就沒特意標了。”夕陽紅膳廳店長唐照倫(lun) 說。

  開業(ye) 15年不漲價(jia)

  讓老年人吃好飯是初心

  素菜3元,葷菜6至10元。據了解,自2007年9月開業(ye) 起,15年來,夕陽紅膳廳從(cong) 沒漲過價(jia) 。實惠的價(jia) 格、美味的菜品、貼心的服務,讓越來越多的老人願意來這裏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菜。

  “我們(men) 街道70歲以上老年人有6200多人,比例達到14.74%;80歲以上的老人3130人,占比7.48%。”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從(cong) 事老齡工作的工作人員劉穎表示,老年食堂能夠解決(jue) 街道不少老人吃飯難的問題。

  靈隱街道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一個(ge) 縮影。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60歲及以上人口高達1207.27萬(wan) 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8.70%。麵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群體(ti) ,如何讓他們(men) 安享晚年,解決(jue) 吃飯問題是第一步。因此,辦好老年食堂是形勢所需,尤為(wei) 關(guan) 鍵。

  家住靈隱街道東(dong) 山弄社區的王金土,是“夕陽紅”的忠實客戶之一。自餐廳開業(ye) 以來,他幾乎天天來用餐。

  一盤炸帶魚,搭配一份清炒西蘭(lan) 花、一份娃娃菜,再加上一碗米飯,總共13元。84歲的王金土可以享受街道“80歲以上老人7折”的優(you) 惠,因此這一餐他支付了9元。

  “這裏衛生條件好,菜品也合我們(men) 老年人口味,我基本上每天都過來吃的。”王大伯說,“如果身體(ti) 不好可以電話預訂,這邊還會(hui) 免費把飯菜給你送到家,非常方便。”

  據了解,現在來夕陽紅膳廳就餐的人中,至少有50%是5年以上的老客。像王大伯這樣從(cong) 開業(ye) 第一天起就堅持光顧的“鐵杆粉絲(si) ”,少說也有百來人。

  “來‘夕陽紅’吃飯已經變成了很多老年人的習(xi) 慣,這種老習(xi) 慣很難改變。因此,這些年我們(men) 也一直抱著‘讓老年人吃好飯’的初心,堅持到現在。”唐照倫(lun) 表示,15年來,“夕陽紅”的菜價(jia) 沒變、地址沒變、內(nei) 部裝修也沒太大變化。

  “從(cong) 開業(ye) 到現在,我們(men) 一直在東(dong) 山弄菜市場隔壁,東(dong) 山弄社區的老人走路10分鍾就能到。”唐照倫(lun) 說,隨著就餐人數的增多,食堂在2012年做了一次整改擴建,擴大了就餐區,並按照原先的風格裝修。

  辦好老年食堂,讓老年人“吃好飯”。在靈隱街道,社區空巢、高齡、低收入等群體(ti) 能以優(you) 惠的價(jia) 格、方便的距離吃上放心菜、用心菜,這實實在在地解決(jue) 了他們(men) 的用餐問題。

  “天氣熱,吃點清淡的。這裏實惠又好吃,省得自己買(mai) 菜燒飯了。”中午12點,同樣住在東(dong) 山弄社區的丁春英踩著飯點來到了夕陽紅膳廳,“老爺子住院了,我現在一個(ge) 人住,到了飯點我就來這裏吃,很方便,而且這裏菜價(jia) 也不貴。有時候家裏來客人了,我就從(cong) 這打包幾個(ge) 菜回去。”

  夕陽紅膳廳每日供應三餐,早上6點準時開門,晚上8點多結束,一天營業(ye) 十幾個(ge) 小時。“每年除了春節,我們(men) 是不休息的。”一年四季,唐照倫(lun) 熱情地招呼著“老朋友”們(men) “吃好飯”。

  除了“吃好飯”,還要“聊好天”。在夕陽紅膳廳,不少老人在吃飯的同時,也能結交好友、閑話家常。“我和老友經常一起來‘夕陽紅’吃飯,喝點養(yang) 生酒,聊聊天,很開心。”王金土說,在吃好喝好的同時也能收獲一份精神上的陪伴。

  創新經營模式

  夕陽得以“長紅”

  在貼心服務老人的同時,夕陽紅膳廳也靠創新發展保持了盈利。

  “這邊居住的老年人比較多,有的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成立一家老年食堂的呼聲比較高。”唐照倫(lun) 說,“2007年,街道計劃開一家老年食堂,在農(nong) 貿市場做食材供應生意的經理王友春主動提出他可以來做。老年食堂正式開業(ye) 前,我們(men) 做了許多工作,包括餐廳的選址、環境的考察以及居民訴求的調研。等到開業(ye) 的那一天,老人們(men) 都很滿意,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據了解,夕陽紅膳廳的場地由政府提供,人工、食材等運營成本則由王友春負擔。“政府幫助我們(men) 解決(jue) 了場地房租的開支,目前我們(men) 主要的運營成本就是人工成本。”唐照倫(lun) 介紹,夕陽紅膳廳老年食堂現有9位員工,每月人工成本至少要7萬(wan) 元,民政一年補貼12萬(wan) 元,隻能覆蓋一個(ge) 半月的人工成本,“再加上餐廳其他一些開支,一個(ge) 月成本在9萬(wan) 元左右。”

  雖然政府幫助解決(jue) 了場地等開支,但老年食堂的運營成本仍舊不低。既要保證為(wei) 老人提供的服務不打折扣,又要實現不虧(kui) 本、長興(xing) 旺,這就需要經營者在發展模式上多加創新。

  對於(yu) 夕陽紅膳廳來說,首先考慮的便是如何節流。

  “王經理給餐廳食材的進貨價(jia) 比較低,這為(wei) 食堂節省了不少成本。”唐照倫(lun) 表示,但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懂得“節流”更要嚐試“開源”,“如果隻有街道的老年人過來用餐,食堂是運營不下去的,一定要麵向社會(hui) 開放。”

  於(yu) 是,開業(ye) 第二年,夕陽紅膳廳開始接待除老人外的食客。

  “起初我們(men) 推出了三素一葷的10元套餐,廣受好評,導致每到飯點食堂門口就排起長隊,影響了老年人用餐。”唐照倫(lun) 介紹,為(wei) 了優(you) 先確保老年人用餐,經過溝通商議後,食堂取消了套餐製,“還是按照食堂的常規做法來,同時,我們(men) 在食堂裏專(zhuan) 門為(wei) 老年人劃出了一塊用餐區域,為(wei) 老年人提供清淨舒適的用餐環境。”

  如今在夕陽紅膳廳,除了在窗口打菜,還可以根據菜單點菜。“自從(cong) 對外開放後,我們(men) 還增設了很多菜式,在滿足更多人需求的同時,也為(wei) 老年人提供了更多選擇。”唐照倫(lun) 說。

  菜品多樣,價(jia) 格實惠,地理位置好,如今,夕陽紅膳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下班都是來這邊吃的,味道好還便宜,我已經吃了三年多了。”在東(dong) 山弄社區附近工作的晁先生說,夕陽紅膳廳雖是老年食堂,但也為(wei) 上班族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吃飯的好去處。

  “現在還會(hui) 有一些公司來我們(men) 這兒(er) 訂工作餐,這也是我們(men) 的重要收入來源。”唐照倫(lun) 說。

  錦旗掛滿牆

  真正把老人放在心上

  “服務老人體(ti) 貼可親(qin) ”“感謝您們(men) 不畏風雨雪為(wei) 我們(men) 送可口的飯菜到家”“夕陽紅是我的家”……走進夕陽紅膳廳,右邊一整麵牆的紅色錦旗十分醒目。唐照倫(lun) 說,這些都是開業(ye) 十多年間食客送來的,一麵錦旗背後就是一個(ge) 故事。

  “之前有一位老人生病住院,蠻久沒來了。後來他兒(er) 子打電話過來,說老人還是吃我們(men) 這裏的飯菜習(xi) 慣,我們(men) 就給他送了一個(ge) 月的餐。還有一位老人也是生病要做手術,因為(wei) 放心不下家裏89歲的老伴,去住院前和子女一起來食堂問我們(men) 能不能給他老伴送餐,我說當然沒問題。”唐照倫(lun) 說,後來老人們(men) 都特意送來了錦旗表示感謝,“蠻不好意思的,這都是我們(men) 應該做的。”

  七八月份,天氣炎熱,很多老人會(hui) 選擇電話訂餐。用餐高峰,夕陽紅膳廳平均一個(ge) 中午就要送出幾十份午餐。

  “按照政策規定,老年食堂如果提供送餐服務,其實是可以收取配送費的,但是這麽(me) 多年,夕陽紅膳廳堅持不收一分費用。”靈隱街道相關(guan) 工作人員表示,夕陽紅膳廳能夠長足興(xing) 旺的秘訣,或許正是這份溫暖與(yu) 真誠。

  “曙光社區的張大伯不吃米飯,給他打碗麵條吧”“東(dong) 山弄社區的謝阿姨有痛風,豆製品不要放”“南瓜昨天送過了,今天換冬瓜給陳叔嚐嚐”……15年如一日,幾乎每一位老人的喜好與(yu) 忌口,唐照倫(lun) 以及食堂員工們(men) 都記得清楚。“把老人當家人,真正把他們(men) 放在心上,記得這些其實很簡單。”唐照倫(lun) 說。

  15年來,每到重陽節,夕陽紅膳廳就會(hui) 為(wei) 老人提供一份免費套餐;立夏給老人送烏(wu) 米飯、端午節送鹹鴨蛋、中秋節送月餅;每周兩(liang) 天免費為(wei) 到店就餐的特殊人群提供粗糧;為(wei) 街道特殊老人提供免費的食材加工服務……最近,唐照倫(lun) 還和街道工作人員一起,為(wei) 90歲以上獨居老人送生日長壽麵。

  “老人們(men) 開心,我們(men) 就開心。”唐照倫(lun) 指著食堂桌上的月餅、西瓜說,“這些是老人們(men) 送來的,他們(men) 對我們(men) 也很好。有時候天熱送餐回來,他們(men) 還會(hui) 送來冷飲,特別感動!我們(men) 這個(ge) 老年食堂能夠一直開到現在,關(guan) 鍵就在於(yu) 以心換心,發自內(nei) 心地關(guan) 心、善待老人們(men)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