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下田體驗秋收冬藏:新學期勞動教育走進中小學課堂
本報訊(記者 牛偉(wei) 坤 實習(xi) 記者 何蕊)學係鞋帶、收納衣物,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包餃子、烤雞翅,學習(xi) 烹飪爭(zheng) 當小廚師;下田地種植農(nong) 作物,體(ti) 驗春種夏耘,秋收冬藏……新學期,勞動課走進中小學生課堂。新修訂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明確規定,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yu) 1課時,課程內(nei) 容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chan) 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三大類。本市中小學校紛紛開設豐(feng) 富多彩的勞動課,教學生“勞”有所得。
加蔥薑蒜,倒上調料,調好溫度……在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世紀小學五年級的勞動課上,學生們(men) 正在老師指導下,利用空氣炸鍋烤雞翅。“回家後我要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這個(ge) 美味大餐。”學生付欣然品嚐了自己做的雞翅後,興(xing) 奮地說。六年級的於(yu) 昕之在勞動課上,嚐試著為(wei) 學校裏的魚缸換水,一節課上完收獲滿滿,“我在這裏學到的小技巧,以後在飼養(yang) 小寵物的時候也可以用到。”學校開設的勞動課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年級學生的能力特點。比如,低年級學生主要通過童謠、兒(er) 歌等了解勞動的相關(guan) 內(nei) 容,學習(xi) 掃地,整理書(shu) 包、餐盒,用小手帕模擬疊被子等實用技能;高年級學生則走出班級,學習(xi) 烹飪、種菜,參與(yu) 公益勞動等。老師們(men) 還鼓勵學生走進社區參與(yu) 垃圾分類宣傳(chuan) 、清理小廣告等活動。“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我們(men) 希望讓日常生活勞動、生產(chan) 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之中接受鍛煉、磨練意誌、提升勞動能力和社會(hui) 責任感,成為(wei) 懂勞動、會(hui) 勞動、愛勞動的時代新人。”該校教學副主任王薇說。
多所學校開辟出學生專(zhuan) 屬勞動場地,讓學生親(qin) 身感受勞動的樂(le) 趣。延慶區千家店中心小學建有麵積超過400平方米的勞動實踐基地,種植了玉米、毛豆、蘿卜、辣椒、茄子等。如今,玉米成熟了,教師手把手教學生收割玉米。人大附中亦莊新城學校的“知真園”也成為(wei) 了勞動教育的實踐場。新學期,一場秋收活動在這裏拉開帷幕。學生們(men) 戴上帽子、手套,穿梭於(yu) 田中采摘玉米、茄子、番茄和彩椒,並細心觀察辨認,摘除腐壞幹枯的果實。
在密雲(yun) 區新城子鎮中心小學東(dong) 南角,兔子、鴿子、孔雀等動物住進了校園,該校搭建了動物養(yang) 殖基地,成立了“學生動物養(yang) 殖小組”和“小動物觀察團”,由學生分別擔任喂食員、喂水員、記錄員、觀察員。校長介紹,校園養(yang) 殖活動融合了培養(yang) 學生愛心和責任心、鍛煉學生勞動技能、創設交流展示空間等多元功能,成為(wei) 學校一項特色的教育資源。不僅(jin) 如此,科學、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等學科的教師也會(hui) 帶著學生來這裏開展各項研究活動,培養(yang) 學生綜合素養(ya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