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體驗海澱非遺技藝係列活動收官 “西路評戲”響徹古祠堂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董兆瑞)9月24日,作為(wei) 第十一屆中關(guan) 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活動之一的“逛博物館、品古建築、深度體(ti) 驗海澱非遺技藝”係列活動收官。作為(wei) 收官“大戲”,有著千年曆史的西路評戲響徹海澱坦博絲(si) 路文明藝術館。
本次活動邀請了西路評劇第四代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國家一級演員張淑桂及她的團隊。張淑桂介紹,西路評劇是在“蓮花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源於(yu) 隋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它是現代評劇的根脈,擁有自己獨特的調式和劇目,是中國傳(chuan) 統劇種中的一隻奇葩。
活動中,張淑桂帶來了《孫繼皋賣水》《美哉西路評劇》《向陽商店》《花亭會(hui) 》《左連成告狀》《楊二舍化緣》等劇目的精彩片段,“張派龍虎唱腔”響徹有著近500年曆史的徽州古祠堂,令觀眾(zhong) 如醉如癡。張淑桂還現場教學,指導觀眾(zhong) 進行身段表演,讓觀眾(zhong) 與(yu) 這項古老的藝術更進一步。
據了解,在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的支持下,“逛博物館、品古建築、深度體(ti) 驗海澱非遺技藝”係列活動深度發掘海澱本土非遺項目,在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裏,“古彩戲法”“木偶華章”“神奇麵塑”等七場不同主題的演出輪番登場,不斷向觀眾(zhong) 展現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魅力和非遺文化精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