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麗水:打造浙西南山區醫療急救服務樣板

發布時間:2022-09-27 17:02: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麗(li) 水市以高山丘陵地貌為(wei) 主,地廣人稀的地域狀況導致基層醫療急救資源匱乏、急救體(ti) 係不暢、急救速度不快、急救能力不強。2021年,麗(li) 水市20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能開展住院服務的僅(jin) 有30家,基層醫療機構急救服務站也隻有2個(ge) ,鄉(xiang) 鎮一級不具備基本的醫療急救能力。

  為(wei) 破解山區地區醫療衛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2021年開始,麗(li) 水市委市政府聚焦人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以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yu) 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為(wei) 契機,著力構建“醫共體(ti) 牽頭醫院+片區醫療中心+智慧流動醫院+綜合應急聯動急救”山區醫療服務新模式,以“資源增量、數字賦能”為(wei) 手段,從(cong) “急救體(ti) 係全起來、急救速度快起來、急救能力強起來”三個(ge) 維度提升山區醫療急救服務能力。

  健全覆蓋全域急救“一張網”

  院前醫療急救是衛生健康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人民群眾(zhong) 日常急救、突發公共事件救援和重大活動醫療保障等重要職責,事關(guan) 民生福祉。

  2021年6月,麗(li) 水市政府印發了《麗(li) 水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計劃到2023年底,麗(li) 水市急救指揮中心設置率達100%、新增建設鄉(xiang) 鎮急救服務站33個(ge) 、“胸痛、卒中、創傷(shang) ”三大中心通過國家或省級認證、新增AED設備(自動體(ti) 外除顫器)等。

  一年多來,麗(li) 水市衛健部門統籌縣級醫院、中心衛生院、建製鄉(xiang) 鎮衛生院醫療資源,聚點成麵構建院前醫療急救網絡,推動醫共體(ti) 牽頭醫院、基層片區醫療中心、智慧流動醫院與(yu) 基層急救服務站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麗(li) 水市9縣(市、區)均獨立設置急救指揮中心,統建“120”智能調度“雲(yun) 平台”係統,實現省市縣數據互聯互通;鄉(xiang) 鎮衛生院急救服務站從(cong) 2個(ge) 增加到33個(ge) ,院前急救救護車從(cong) 55輛增加到127輛,山區急救服務半徑從(cong) 32公裏縮短至19公裏,AED設備從(cong) 110台增加到524台。

  黃沙腰鎮地處麗(li) 水遂昌縣西部,距離縣城85公裏,山高路遠,醫療衛生情況較差。今年初,遂昌縣中醫院在黃沙腰中心衛生院建立了急救服務站,新增配置院前醫療救護車,片區急救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區域同質化管理和協同發展效能進一步顯現,平均縮短急救時間1.5小時。該急救站僅(jin) 開通半個(ge) 月就接診急救患者6人,其中3位為(wei) 腦血管意外疾病患者。

  據悉,2021年以來,麗(li) 水市投入財政資金4189.7萬(wan) 元用於(yu) 山區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實施,今年將提升山區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建設納入省、市民生實事項目。

  打造應急急救一條鏈場景

  “救在麗(li) 水”正式上線浙裏辦APP,群眾(zhong) 可以直接網絡呼叫120,急救中心轉接員根據患者定位,線上派單至最近醫院,醫院急救車發車後,患者可點擊急救短信或者通過“救護車定位”模塊,實時查看救護車位置。以上功能解決(jue) 了以往電話呼救地址描述不準確、病症方言敘述不準確、救護車位置患者無感知等問題。同時群眾(zhong) 可以一鍵查詢就近的醫療機構和AED設備,不僅(jin) 可在地圖上直觀看到,而且能夠實現一鍵規劃路線,導航前往所選點位。

  據了解,“救在麗(li) 水”駕駛艙正式上線,將急救相關(guan) 信息和關(guan) 鍵數據多維度、多角度、多層級展現,實現醫療急救精密智控,一屏全覽。並與(yu) 高速交警對接,實現資源集中合理調度,突發重大事故救援多部門資源共享及應急聯合處置。同時,該應用集成了麗(li) 水市221個(ge) 醫療機構、127輛救護車、46輛流動醫院、524台AED設備等資源集體(ti) “上雲(yun) 入網”,形成急救資源全景“一張圖”。

  此外,麗(li) 水還建設了以爭(zheng) 取最短搶救時間的“身邊救”、以優(you) 化最便入院流程的“同步救”、以研判最佳救治方案的“精準救”、以開辟最暢綠色通道的“全域救”、以打造最優(you) 救助服務的“全程救”的急救全方麵聯動五大應用場景,實現“一網統救”。

  不久前,麗(li) 水青田季宅鄉(xiang) 潘山村村民季某不慎跌倒後昏迷不醒,家屬立即撥打了120。青田120急救指揮中心接到電話後,調度員一邊安撫家屬一邊詳細記錄患者所在地址和目前病情初步情況,按照就近兼顧承接能力等原則,馬上聯係青田東(dong) 源鎮中心衛生院急救點。救護車出發後,120急救指揮中心GPS車輛衛星定位係統的LED條屏顯示係統上救護車行駛軌跡清晰可見,整個(ge) 出車過程僅(jin) 1分51秒。

  據了解,到2023年,麗(li) 水將力爭(zheng) 實現智慧急救指揮中心全覆蓋。屆時,城市地區急救服務半徑從(cong) 7.4公裏縮短到3.5公裏,平均急救反應時間從(cong) 15分鍾減少到11分鍾;鄉(xiang) 村地區急救服務半徑從(cong) 32公裏縮短到8公裏,平均急救反應時間從(cong) 34分鍾減少到15分鍾。並運用數字化賦能手段建設急救全方麵聯動五大應用場景,實現急救體(ti) 係全起來、急救速度快起來、救治能力強起來、百姓滿意度好起來,讓城市和鄉(xiang) 村的醫療急救服務變得更智能、更貼心、更有溫度。(徐小駿、劉永)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