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國際影響力研究》報告發布
9月27日,在連雲(yun) 港市“奮進新港城 建功新時代”係列主題徐圩新區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徐圩新區發布了國內(nei) 首個(ge) 化工園區國際影響力研究報告——《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國際影響力研究報告》。
《報告》結合當前國際宏觀形勢、國家戰略影響及區域發展格局,聚焦產(chan) 業(ye) 鏈重構、能源安全、“雙碳”目標等最新趨勢,從(cong) 路徑探索、模式優(you) 化、理念創新等方麵搭建多維度國際影響力評價(jia) 體(ti) 係,根據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自身特征和發展實踐,明確了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的發展優(you) 勢和特色,提煉出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的成功經驗,並提出了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提質升級行動計劃方案。
徐圩新區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東(dong) 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的先導區,是國家規劃布局的全國七大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之一,是江蘇沿海開發、“一帶一路”支點建設產(chan) 業(ye) 合作的主要實施載體(ti) ,承載著國家戰略的重大責任使命。《報告》編製方代表、德勤(中國)政府公共行業(ye) 領導合夥(huo) 人馬炯琳表示,相較於(yu) 國內(nei) 外領先化工園區,位於(yu) 徐圩新區的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在重大基礎設施、特色產(chan) 業(ye) 鏈條港口物流樞紐、安全管控能力、應急體(ti) 係建設方麵不斷增強實力,正處在向國際一流石化園區不斷邁進的過程之中。
《報告》認為(wei) ,位於(yu) 徐圩新區的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在戰略影響力、產(chan) 業(ye) 影響力、管控影響力、港口影響力、社會(hui) 影響力等“五大國際影響力”方麵,已經取得了一些創新成效,具備相應的借鑒意義(yi) 。
馬炯琳介紹,在戰略影響力方麵,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已成為(wei) 國家沿海大型石化園區建設樣板、國家綜合能源供應服務保障示範基地、國內(nei) 石化行業(ye) 雙碳戰略先行主力軍(jun) 。其高水平地下管廊、國內(nei) 首個(ge) 核能工業(ye) 供汽工程等基礎設施國際領先;依托盛虹煉化一體(ti) 化、衛星化學烯烴綜合利用項目、中化國際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等龍頭項目實現快速突破,形成千萬(wan) 噸級別烯烴產(chan) 能和大規模聚酯新材料優(you) 勢,助力了我國由石化大國向石化強國不斷邁進。
《報告》還就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的未來任務目標製定了可續發展綠色行動計劃、石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現代化管控能力升級行動計劃、世界一流港口行動計劃、社會(hui) 責任關(guan) 懷促進行動計劃等“五大行動計劃”。根據“五大行動計劃”,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將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能源供應體(ti) 係,探索石化行業(ye) 環境容量交易試點。推動石化產(chan) 業(ye) 主鏈強化和下遊延伸,推動非化領域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著眼全麵提升石化園區的管控水平,構建現代化管控治理能力。圍繞推動“大港”(依靠規模效應)向“強港(依靠服務能力)”轉變,以增強徐圩港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推動石化園區承擔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關(guan) 懷雙重角色,凝聚石化行業(ye) 的責任關(guan) 懷發展共識。
徐圩新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唐永明表示,《報告》全麵展示了連雲(yun) 港石化產(chan) 業(ye) 基地先行先試探索成效,提供石化園區高質發展創新思路,為(wei) 石化園區產(chan) 業(ye) 升級貢獻“徐圩樣板”。
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是徐圩新區發展的爆發期、加速期和收獲期,盛虹石化、衛星化學、中化國際等重點項目建設全麵開花。“2022年,新區工業(ye) 銷售收入將有望跨入千億(yi) 園區行列,形成2000億(yi) 元的工業(ye) 生產(chan) 能力。”徐圩新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徐小蘇說,“2025年,石化基地綜合實力將進入全國化工園區前三位,基本建成我國最大的原料多元化烯烴產(chan) 業(ye) 基地、最具影響力的聚酯原材料生產(chan) 基地、全國領先的高端新材料生產(chan) 基地和國際最具競爭(zheng) 力的電子化學品生產(chan) 基地。”(曈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