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 四川重大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
原標題:今年上半年 四川重大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
今年上半年,全省工業(ye) 產(chan) 品監督抽查合格率93%,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ti) 合格率99.5%,重大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全省質量整體(ti) 水平穩步提升,質量安全狀況保持良好態勢。這是9月28日記者從(cong) 四川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的。
提質量
著力破解管理難題
來自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省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共抽檢39項檢測指標,與(yu) 2021年下半年相比,高速公路和幹線公路合格率具有較大幅度提升。為(wei) 確保質量安全,交通運輸廳建立質量安全環保周例會(hui) 製度,定期研究調度相關(guan) 工作。省級質監機構對全省重點交通建設項目實行全覆蓋檢查。
持續增加綠色安全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製度、農(nong) 業(ye) 按標生產(chan) 和農(nong) 產(chan) 品質檢體(ti) 係建設,加強檢查抽查和溯源查處,持續深化“雙安雙創”示範引領行動,組織開展國家農(nong) 安縣“回頭看”和“亮牌”工作,探索鄉(xiang) 鎮星級監管站點建設。完成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第一階段任務,今年以來,全省出動執法人員15.7萬(wan) 人次,查處問題916個(ge) ,查辦農(nong) 資和農(nong) 產(chan) 品案件875件,移交公安機關(guan) 8件。經濟和信息化廳強化企業(ye) 質量管理,深入開展“質量標杆”活動,大力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高企業(ye) 質量管理水平。
文化和旅遊廳堅持行政監管與(yu) 信用管理相銜接,健全文旅市場綜合監管機製,加大部門協調聯動和綜合執法力度,壓實文旅企業(ye) 質量主體(ti) 責任,加強文明旅遊宣傳(chuan) ,培塑質量標杆企業(ye) ,以整治“不合理低價(jia) 遊”“未經許可擅自從(cong) 事營業(ye) 性演出”等為(wei) 切入點,規範文旅市場經營秩序,嚴(yan) 查虛假宣傳(chuan) 、超範圍經營、誘騙消費等違法行為(wei) ,掃除市場監管死角。全省市場監管係統突出重點民生產(chan) 品監管,結合“春雷行動”“鐵拳行動”持續開展各類監督檢查,搭建完成“城市+行業(ye) ”的省級放心舒心消費環境建設的標準框架體(ti) 係,暢通維權渠道,全省投訴按時辦結率、舉(ju) 報按時核查率均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
強品牌
創新引領成效顯著
“我們(men) 積極推動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設,力爭(zheng) 年內(nei) 落戶四川,實現零的突破。”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為(wei) 促進工業(ye) 產(chan) 品質量提升,該廳通過出台係列文件,加強項目、資金支持力度,引導企業(ye) 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同時深化工業(ye) 品牌培育,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提升消費品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能力。
交通運輸部門立足創新引領,出台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實施方案,G5成綿擴容等5個(ge) 項目成功申報交通運輸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範項目,交通建設領域工程質量提升成效顯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成立農(nong) 業(ye) 品牌培育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實施四川省農(nong) 業(ye) 品牌目錄製度,組織開展首批四川省農(nong) 業(ye) 品牌目錄申報,評選100個(ge) 品牌納入品牌目錄。同時,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實施“川字號”農(nong) 業(ye) 品牌培育創建行動,累計培育區域公用品牌259個(ge) ,打造通威、竹葉青等產(chan) 品品牌816個(ge) ,全省“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累計達6200個(ge) 。
省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質量技術診斷幫扶,開展全省企業(ye) 質量管理狀況、質量需求綜合調查,研究編製《四川省質量狀況白皮書(shu) 》,提高區域質量競爭(zheng) 力。同時推動質量創新增強質量競爭(zheng) 力,深入實施“標準化+”行動,推動主導製發國際標準23項,我省天然氣質量控製和能量計量重點實驗室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推動開發“天府質量貸”金融產(chan) 品,全省10件地理標誌產(chan) 品進入全國重點聯係名錄,增加了品牌含金量。(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