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區美了 老街坊笑了
巷道內(nei) ,一道道通透的鐵藝柵欄豎立起來,瀝青路麵鋪設好後,路邊栽上了綠植,空地上是健身器材,門口有了智能安防設備……原本散落的居民樓,秒變宜居小區。今年以來,隨著南昌市圍合建設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這樣的場景發生在南昌市各城中村(開放式居民區)。據統計,截至9月23日,南昌市共551個(ge) 圍合區已完成圍合建設,完成率為(wei) 89%。
“三問一說” 喜見老街區變新小區
北湖畔的墩子塘街道是南昌城有名的老舊小區,地處東(dong) 湖區中心地帶,房屋多為(wei) 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磚混結構獨立院落。
“以前的圍牆是磚砌的,一樓暗沉沉,進出口多,人員流動情況複雜。現在實行了整體(ti) 圍合服務管理,透光透亮,舒適安全。”墩子塘街道北湖社區居民郭大爺笑著說,“老街坊出趟遠門回來都喜出望外!”
圍合建設與(yu)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如何同步推進?南昌市東(dong) 湖區摸索出“事前問需於(yu) 民、事中問計於(yu) 民、事後問效於(yu) 民、全過程解說於(yu) 民”的“三問一說”工作法,得到群眾(zhong) 認可和支持。墩子塘街道在靠近北湖的住宅區域采用通透美觀的鐵藝柵欄進行整體(ti) 圍合,保留3個(ge) 出入口滿足日常居民的通行需要,在其他出入口安裝不同風格的不鏽鋼活動門,同時兼顧圍合效果和居民生活需要。
“推進圍合服務管理,是破解城中村(開放式居民區)治理難題的重要路徑,務必進一步提高站位、強化認識,堅決(jue) 抓好各項工作貫徹落實。”南昌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shu) 記吳建平表示。
“按照分類處理的原則,對104個(ge) 納入本年度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圍合區,因地製宜將圍合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同部署同推動。”南昌市委政法委相關(guan) 科室負責人表示,以推進圍合建設為(wei) 契機,墩子塘已經不再是老舊小區的代名詞,越來越多這樣的老街區變成了宜居的現代化小區。
破解難題 樂(le) 見民安穩民心暖
四周環圍,合而為(wei) 一。今年以來,南昌市委政法委積極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充分總結基層治理暴露出的問題短板,要求穩步有序推動圍合服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南昌市共摸排城中村(開放式居民區)962個(ge) ,並科學劃定為(wei) 619個(ge) 圍合區。
“搶抓當前疫情防控‘窗口期’,全力以赴推進剩餘(yu) 68個(ge) 圍合區域的圍合建設,實現‘應圍盡圍、應合盡合’。”南昌市委政法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西湖區桃花鎮漁業(ye) 規劃村圍合區配備了智能安防設備,使人員和車輛出入情況均能實時掌握;青山湖區湖坊鎮永人村謝家自然村圍合區安裝活動式不鏽鋼門的方式,解決(jue) 了因商住混雜空間分割帶來的圍合難題;新建區長堎鎮北林社區悅林小區圍合區,“以房代牆”對房屋之間的巷道進行封閉,真正做到了平時易管理、戰時易封閉。
目前,南昌縣、進賢縣、安義(yi) 縣、新建區、紅穀灘區、經開區以及灣裏管理局等7個(ge) 縣區圍合完成率達到了100%。圍合建設使南昌市的城中村(開放式居民區)從(cong) 原本的敞開式管理,轉變為(wei) 封閉或半封閉小區管理模式。
加設的智能安防設施,管理人員可及時預警處置;圍合區內(nei) 出租房屋及流動人口的全麵排查,可做到底數清;同時,網格員、專(zhuan) 兼職巡防隊、平安誌願者等力量常態化治安巡防,促使全市城中村(開放式居民區)警情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製。截至9月23日,551個(ge) 圍合區自建成以來,有399個(ge) 未發生刑事和治安警情,其餘(yu) 152個(ge) 圍合區,僅(jin) 6月份,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1.7%,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0%。(熊偉(wei) 健 周德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