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奮力打造高水平內陸港口型自貿試驗區
9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通報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兩(liang) 周年建設情況。據悉,安徽自貿區蕪湖片區探索實施一批製度創新成果;同時,蕪湖片區創新為(wei) 企服務模式,推進行政審批改革,深化商事製度改革,營商環境“優(you) ”無止境。
洋山港—蕪湖港聯動接卸,每個(ge) 集裝箱可節省約2000元
安徽自貿區蕪湖片區圍繞打造“江海聯運國際物流樞紐區”這一戰略定位,搶抓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戰略機遇,通過製度創新推進貿易便利化,目前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穩居省內(nei) 第一,占全省60%以上的份額。
蕪湖片區試點洋山港—蕪湖港聯動接卸、共艙管理、空箱前置等模式,均已入選全省製度創新案例。省內(nei) 首創將內(nei) 河港作為(wei) 上海洋山港的貨物接卸港,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每個(ge) 集裝箱可節省約2000元,運輸成本降低近一半。開啟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模式,進口貨物從(cong) 船舶直接吊裝至外拖集卡車出閘運離碼頭,最快僅(jin) 用時8分鍾,真正實現從(cong) 船舶抵港到卸船裝車再到貨物提離的“零等待”。
朱家橋碼頭集裝箱班輪每月達250艘次
蕪湖片區開通一批內(nei) 外貿直達航線。相繼開通蕪湖至上海洋山聯盟航線、至上海宜東(dong) 內(nei) 貿直達航線、至上海外高橋“點到點”外貿直達航線,實現直達航線在上海港集裝箱碼頭全覆蓋。開通蕪湖-日本快運航線,覆蓋日本各基本港。目前朱家橋碼頭集裝箱班輪每月達250艘次,50餘(yu) 家國際知名船公司在蕪湖港均有集裝箱進出口業(ye) 務,集裝箱班輪經中轉可到達世界各地。
據悉,朱家橋港區集裝建成長江首座集裝箱無人智能堆場,綜合采用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設備智能遠程控製、智能無人閘口等智慧服務功能,遠程控製場橋單機作業(ye) 效率整體(ti) 提升50%,實現港區“物流自動化、服務便捷化、管理高效化”。
下一步,蕪湖片區將加快打造水鐵公空多式聯運體(ti) 係,深入推進區域港航協同發展,擴大樞紐輻射帶動範圍;發揮“雙智”試點功能,推廣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建設智慧數碼港;加快蕪湖長江LNG內(nei) 河接收轉運站等重點項目建設,提升港口承載力,努力將蕪湖片區打造成為(wei) 樞紐地位最突出、聯運模式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片區之一。
打造蕪湖營商環境“自貿樣板”
2021年12月,省委省政府批複同意蕪湖片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方案,蕪湖片區把實施“一顆印章管審批”作為(wei) 全麵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探索政務服務創新路徑,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流的辦事創業(ye) 營商環境。
蕪湖片區創新“標準化+非標準化”服務模式,將“標準化”政務服務和“非標準化”企業(ye) 服務聯動融合,建立高效統一的工作機製,入選安徽自貿試驗區第一批十大標誌性建設成果。建成運行全省自貿片區首個(ge) 綜合服務中心,打造高水平“政務服務+企業(ye) 服務”場景,成為(wei) 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平台。持續推進“1%工作法”,發揮拓展為(wei) 企服務平台功能,從(cong) 助企紓困、政策兌(dui) 現、金融、人才等方麵著手幫助企業(ye) 降本增效,提升企業(ye) 獲得感。
截至8月底
蕪湖片區實有法人企業(ye) 近5000戶
蕪湖在全省自貿片區率先組建行政審批局,打破部門壁壘,審批提速提效。截至8月底片區實有法人企業(ye) 4956戶,注冊(ce) 資本總計629.7億(yi) 元。對標上海設立省內(nei) 首個(ge) “無差別受理”綜合窗口,集約整合政務大廳辦事窗口,將傳(chuan) 統的“多窗受理”變為(wei) “一窗受理”,截至目前,累計辦理政務服務事項17431件,幫辦代辦窗口累計提供服務3038件。將省、市、區級賦權事項融合為(wei) “一套清單”,清單內(nei) 382項事項集中到行政審批局“一站式”辦理,將更高層級權限、更快審批速度、更優(you) 服務水平的效能輻射到片區全域。
企業(ye) 開辦
最快僅(jin) 需10分鍾
蕪湖片區深化“證照分離”“一業(ye) 一證一碼”等改革,創新實施市場主體(ti) 登記“確認製”。改革後,企業(ye) 開辦審批時間壓至0.5個(ge) 工作日,最快僅(jin) 需10分鍾,企業(ye) 登記由行政許可變為(wei) 行政確認,不再需要登記機關(guan) 進行許可,最大程度減少對市場主體(ti) 自治事項的幹預,體(ti) 現政府管理模式的轉變。截至目前,蕪湖片區已通過“確認製”方式頒發營業(ye) 執照146張。
下一步,蕪湖片區將對標滬蘇浙先進經驗,持續推進“1%工作法”,清單化、閉環式抓營商環境;發揮和拓展為(wei) 企服務平台功能,著眼於(yu) 幫助企業(ye) 降本增效,提升企業(ye) 獲得感,努力將蕪湖片區打造成“雙招雙引”、創新創造的示範引領。(大江晚報記者 王葉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