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海外版:蘇州保障新市民子女學有所教

發布時間:2022-09-30 09:2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叮……”下午5時15分,放學鈴聲響起,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西渚實驗小學的校園裏,一下子熱鬧起來。同學們(men) 整理好課桌,背上書(shu) 包,在老師的帶領下,按班級整齊列隊,從(cong) 校園魚貫而出。

  校門口等待的家長裏,冶艾海買(mai) 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家的兩(liang) 個(ge) 小孩。10歲的大兒(er) 子冶豪庭讀四年級,小兒(er) 子冶峰讀三年級。

  “今天上學怎麽(me) 樣?作業(ye) 都做了嗎?餓不餓?”冶艾海買(mai) 取下孩子們(men) 肩上的書(shu) 包,自己背上,摸摸兒(er) 子的腦袋,拍拍兒(er) 子的肩膀。落日黃昏裏,父子三人有說有笑。

  今年38歲的冶艾海買(mai) ,回族,青海省海東(dong) 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人,來蘇州開拉麵館已經13年了。期間,兩(liang) 個(ge) 兒(er) 子相繼出生。他和妻子都很喜歡蘇州,兩(liang) 人勤勞肯幹,生意做得不錯,逐漸在蘇州紮下根來。不過,4年前,一家人卻遇到了難題,甚至動了回老家的念頭。

  “我們(men) 在這邊開拉麵館,照顧不過來兩(liang) 個(ge) 孩子,本來,孩子是在青海老家,爺爺奶奶幫著帶,但要上小學了,我們(men) 想把孩子接過來,在這邊上學。”冶艾海買(mai) 說,當年他自己隻上了初中就去學做拉麵,這些年來,他深深地感受到讀書(shu) 學習(xi) 的重要,他和妻子努力奮鬥,就是想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xi) 條件。

  為(wei) 了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學,冶艾海買(mai) 和妻子沒少發愁:作為(wei) 外來打工人員的子女,孩子沒有蘇州戶籍,能入學嗎?眼瞅著大兒(er) 子到了入學年紀,如果在蘇州上不了小學,他們(men) 就準備回青海老家。

  冶艾海買(mai) 決(jue) 定去教育局谘詢一下。“工作人員告訴我不用擔心,蘇州有積分入學的政策,像我家這種情況,拿居住證等證明,就可以申請入讀公辦學校。”

  回家後,兩(liang) 口子一合計,先是激動,孩子入學有著落了;又不免有些擔憂:積分政策是好,可我們(men) 家的積分夠嗎?孩子會(hui) 被分配到哪裏上學呢?

  冶艾海買(mai) 又跑到負責積分事宜的“積分辦”了解情況。“除了租房、繳納社保等項目,社區誌願活動也可以加分。正好我們(men) 麵館每年都辦送愛心活動,夏天為(wei) 環衛工人、外賣小哥等提供綠豆湯送清涼,冬天就送上熱騰騰的牛肉麵,這種就可以作為(wei) 誌願服務加分。”有了希望,冶艾海買(mai) 和妻子認真研究積分標準,一項項對照、準備材料。

  2019年5月底,申請截止。過了一個(ge) 月,冶艾海買(mai) 接到一個(ge) 電話,是高新區教育局的工作人員打來的,告訴他豪庭的積分入學申請通過了,可以去西渚實驗小學上學。一家人懸著的心終於(yu) 放下來了。

  “我們(men) 聽到後,開心得不得了!學校離我們(men) 家就3公裏,我和孩子他媽媽當時就帶上孩子,騎著電動車,去實地看了。那時還沒開學,我們(men) 就繞著學校外圍逛了一圈。校園很大,教學樓是新蓋的,還有很大的操場,感覺特別好!”冶艾海買(mai) 說。

  一年後,冶峰也通過積分的方式順利入學,和哥哥在同一所學校學習(xi) 。“第二年,我們(men) 就對申報流程更了解了,老二上學非常順利。”冶艾海買(mai) 說,這幾年來,他身邊不少朋友的孩子,都通過積分入學的方式,成功就讀家附近的公辦學校。每個(ge) 孩子和家庭積分多少、分配到哪所學校就讀等,在網上都有公示,整個(ge) 過程公正透明。

  蘇州流動人口多,保障新市民的子女學有所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體(ti) 現。蘇州高新區教育局副局長季紅斌介紹,從(cong) 2016年至今,區教育局已幫助10300多個(ge) 隨遷子女成功入學。2022年,高新區已有15所公辦小學、8所公辦初中納入到積分入學政策覆蓋範圍,解決(jue) 了1330個(ge) 隨遷子女的學位。

  不僅(jin) 落實學有所教,蘇州還注重學有優(you) 教。通過集團化辦學共享優(you) 質教育資源,區域內(nei) 各校的教學質量都有了顯著提升,越來越多孩子享受到優(you) 質均衡的教育。

  在西渚實驗小學,下午5時左右,記者看到,學生們(men) 有的在向老師詢問書(shu) 本知識,有的在科技教室觀察航天模型構造,有的在運動場上比拚足球……西渚實驗小學副校長吉守益表示,“雙減”工作開展後,從(cong) 下午3時15分到5時15分這2小時裏,學校提供課後服務,課後作業(ye) 基本能在校完成,還有老師當麵輔導。此外,航模、書(shu) 法、篆刻、足球等豐(feng) 富多彩的興(xing) 趣班,學生們(men) 可自由選擇。

  如今,冶艾海買(mai) 和妻子每天輪流,早上8時送孩子上學,下午5時接孩子放學,不影響做生意,還有許多親(qin) 子時光。通過與(yu) 老師溝通、參加家長會(hui) 、參加學校舉(ju) 辦的專(zhuan) 家講座等,冶艾海買(mai) 了解到,家庭教育同樣重要,要關(guan) 注孩子的情緒、緩解孩子的壓力,營造好的家庭氛圍等。“現在的教育真是越來越好了,孩子們(men)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我們(men) 做家長的也要學習(xi) 進步。”冶艾海買(mai) 說,“孩子上好學,我們(men) 就安心!”

  冶艾海買(mai) 和妻子商量著,孩子喜歡運動,接下來讓他們(men) 學學籃球,既能鍛煉身體(ti) 、增強體(ti) 質,還能長高個(ge) 兒(er) 。聽到這,哥哥開心地笑了,弟弟也合不攏嘴:“我最喜歡體(ti) 育課啦!班上的同學都跑不過我,以後我要當冠軍(jun) !”

  記者手記

  從(cong) “有學上”到“上好學”

  在金秋時分,到位於(yu) 太湖邊的學校采訪,看到孩子們(men) 稚氣的麵龐,聽到朗朗的書(shu) 聲,是一次很愉快的體(ti) 驗。

  更加令人開心的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蘇州,隨遷子女就讀公辦小學和初中,都可以采取積分入學的方式。順利考入高中後,可以直接在江蘇參加高考。冶艾海買(mai) 這樣的城市新市民對於(yu) 孩子“好好讀書(shu) 上大學”的期待,完全有希望實現。

  做好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工作,是提高教育公共資源均等化服務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hui) 和諧的重要舉(ju) 措,也是落實學有所教的一個(ge) 重要方麵。

  在實現義(yi) 務教育全麵普及的基礎上,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曆史性跨越。目前,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4%,比十年前提高3.6個(ge) 百分點;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1.4%,提高6.4個(ge) 百分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7.8%,提高27.8個(ge) 百分點。一係列舉(ju) 措,更好地保障了人民受教育的機會(hui) ,有效緩解了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雙減”以來,學校書(shu) 麵作業(ye) 總量和時長得到了有效控製,作業(ye) 質量不斷提高;課後服務實現了全覆蓋,內(nei) 容逐步豐(feng) 富,吸引力不斷增強,較好滿足了學生多樣化學習(xi) 需求。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