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邯鄲:讓良好生態成為惠民福祉

發布時間:2022-10-08 14:45:00來源: 河北日報

  城在林中 人水相親(qin)

  邯鄲:讓良好生態成為(wei) 惠民福祉

  躺在軟綿綿的草地,耳畔傳(chuan) 來泉聲與(yu) 鳥鳴,身旁兩(liang) 個(ge) 孩子追逐嬉鬧。“親(qin) 近自然,慢下來,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國慶假期,邯鄲市民呂先生再次帶著家人來到複興(xing) 區沁河郊野公園休憩遊玩。

  沁河是流經邯鄲的主要河流之一,其中複興(xing) 區段沿河分布著20多個(ge) 村莊。近年來,複興(xing) 區把沁河郊野公園作為(wei) 邯西生態區的重要節點,實施河道疏浚等生態修複工程,打造“生態片區、濕地公園、濱河景觀”,帶動周邊村莊發展生態遊、鄉(xiang) 村遊。“打造過程中注重對原有樹木的保護,對樹幹胸徑達到20厘米的樹木進行編號,盡量避免毀壞、移植,最大限度保留原始風貌。”複興(xing) 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楊冬介紹,該區在沿途建設了20多處景亭、景廊和平台,建設車行橋和人行木橋16座,使遊人能夠徜徉其中。

  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邯鄲科學推進森林城市、水生態修複等生態文明建設工程,讓良好生態成為(wei)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城在林中,在優(you) 先保護自然資源不被破壞的基礎上,邯鄲結合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建設,為(wei) 城鄉(xiang) 居民提供能夠呼吸新鮮空氣、養(yang) 生休閑的生態遊憩場所,滿足市民親(qin) 近自然的需求,增加自然資源的惠民效益。

  “公園有東(dong) 、南、北三個(ge) 入口,每天上班從(cong) 公園穿過,看著綠樹紅花,一天的心情都很舒暢。”邯鄲市民王先生穿行的龍湖公園,位於(yu) 該市主幹道人民路與(yu) 滏東(dong) 大街交叉口,麵積600餘(yu) 畝(mu) ,是城市的黃金地段。堅持還綠於(yu) 民,邯鄲城市公園全部免費開放,為(wei) 市民提供林下公共活動空間。同時,挖掘城市邊角地,今年市主城區已建成“口袋公園”31個(ge) ,讓市民“轉角遇到綠”。

  路在綠中,邯鄲在城區主要道路和水係兩(liang) 側(ce) 建設城市綠道,設置臨(lin) 時休息點和設施,滿足騎行者和步行者休憩需求。在城鄉(xiang) 之間,依據地形地勢、周圍生態資源等,打造了複興(xing) 西部生態屏障、叢(cong) 台大磨山等健身休閑山水綠道,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慢跑、散步、騎車、垂釣等戶外運動場地。在水係、濕地公園等岸線沿線,建立了濱水休閑綠道。

  涉縣九峰山森林公園、峰峰礦區鳳凰山森林公園等森林體(ti) 驗基地,涉縣女媧文化旅遊休閑度假區、肥鄉(xiang) 竇默文化生態園等森林養(yang) 生基地,磁縣南王莊村、複興(xing) 區牛叫河村等鄉(xiang) 村生態旅遊目的地……通過實施森林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工程,目前邯鄲已初步建成產(chan) 品類型多樣、基礎設施完備、生態環境宜人的森林體(ti) 驗和森林養(yang) 生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以及集娛樂(le) 休閑、采摘觀光等於(yu)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城市因綠而宜居,因水而靈動。滏陽河是邯鄲的“母親(qin) 河”,在邯鄲境內(nei) 全長184公裏,流經9個(ge) 縣(區)、145個(ge) 村莊。這裏曾經水美魚肥、綠柳成蔭,然而隨著工業(ye) 發展,滏陽河水量減少、河道斷航,一度傷(shang) 痕累累。努力把“母親(qin) 河”打造成為(wei) 綠色生態帶、璀璨文化帶、繽紛旅遊帶、高質量發展帶,2020年以來,邯鄲實施滏陽河全域生態修複,目前累計完成河道清淤171公裏,河道擴挖167公裏,修建堤頂道路248.2公裏,沿河濱水親(qin) 河步道全部建成。

  “每天清晨沿著河邊跑步,目之所及是花海綠廊,真是一種享受。”生活在叢(cong) 台區的市民武先生說,這兩(liang) 年滏陽河水清了,景美了,重新煥發了活力。

  人水相親(qin) 是實施滏陽河生態修複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滏陽河冀南新區城南辦事處中馬頭段,水麵最寬處近800米。生態修複中,新區最大限度保留了河流蜿蜒曲折的形態,在岸邊、島嶼、河堤兩(liang) 側(ce) 邊坡以最貼近自然的方式,為(wei) 動物棲息、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留足空間。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不單是考慮人的活動範圍,還要把動物、植物、水係等融入其中。為(wei) 此,我們(men) 在25公裏長的河段內(nei) 規劃設計了多座鳥島,在樹種選擇上充分考慮鳥類的食物供給,為(wei) 鳥類繁衍棲息預留自然空間。”冀南新區林水局局長李立新介紹,通過實施生態修複,已有白鷺、大雁、野鴨等十幾種珍稀鳥類在此安家落戶。

  滏陽河是邯鄲水域治理的一個(ge) 縮影。針對水資源、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等方麵存在的問題,邯鄲今年啟動實施全域治水三年行動,進一步完善河流、水庫、區域等防洪減災工程體(ti) 係,構建“河湖溝渠連通、多源疊加互補、水量豐(feng) 枯調劑、灌排蓄輸多用、信息現代管理”的全域現代生態水網,深化河湖長製,明確工程建設模式、建設時序和完成時限,提高城市安全度汛能力,讓百姓享有更多碧水長流的美景。(記者劉劍英)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