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河北| 一條風景大道,無限壩上風光
“從(cong) 北京開車在首都環線高速大灘鎮出口下,隻需3個(ge) 多小時,太方便了。穿林海、過草原、踏溪流、觀雲(yun) 海、賞秋色,這次國家‘一號風景大道’之旅,不虛此行,冬季還要來看雪景。”9月25日,即將結束承德壩上尋秋之旅的北京遊客趙先生,又立下新約定。
七彩森林是趙先生此行最後一站。沿木棧道步入密林,綠色漸淡,紅黃已濃。天鏡湖、瑪瑙湖水麵如鏡,南岸金黃的白樺林、落葉鬆,赤紅的柞樹、五角楓,由山腳延至山尖,染了山坡,又染湖色。幾隻斑嘴鴨暢遊在“調色板”上,時而覓魚,時而梳羽。
占地2萬(wan) 畝(mu) 的七彩森林,匯聚草原、森林、湖泊、丘陵等自然風貌,森林覆蓋率達80%。春季草長鶯飛,盛夏綠樹成蔭,秋季色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樹木花草隨季節交替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和顏色,可謂四季皆美景。
“2016年,我們(men) 來到這處‘U’型山穀時,被美景驚呆了。樹密、草深、花豔、水清,風光秀美,色彩瑰奇變幻,就像藏在壩上草原的‘香格裏拉’。”七彩森林景區副經理石春陽說。
作為(wei)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沿線一處重點景區,七彩森林參觀人數逐年上升。“景區年接待遊客已突破20萬(wan) 人次,近50%的遊客來自北京。”石春陽說,為(wei) 了讓遊客每次都有新體(ti) 驗,七彩森林陸續打造了滿族文化展館、五彩池、聽雨軒、幽靜長廊、森林牧場、樹梢上的腳步等諸多特色景點。
2018年,第三屆河北省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在承德壩上舉(ju) 行,重磅推出全長180公裏的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大道東(dong) 起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經禦道口牧場管理區、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西至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由於(yu) 地處蒙古高原與(yu) 華北平原過渡區的地理分界線,集聚了森林、草原、湖泊、濕地、山地等多種自然景觀。
這是一條景觀優(you) 美的風景長廊。全長180公裏的旅途,串聯起中國馬鎮旅遊度假區、天馬飛行小鎮、小灤河濕地公園、禦道口牧場風景區、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景點。一路走來,時而林海茫茫,時而綠草如毯,時而清流潺潺,時而花海爛漫。騎馬慢遊、篝火賞月、低空飛行、滑沙滑草、主題演繹等趣玩活動更是層出不窮。
這是一幅和諧共生的優(you) 美畫卷。停車駐足,黑琴雞、灰鶴、麅子、梅花鹿或來與(yu) 您為(wei) 伴;金蓮花、野生大豆、盤龍參等為(wei) 您綻放英姿。雲(yun) 的故鄉(xiang) 、水的源頭、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更是您愉悅身心的天堂。
這是一條底蘊厚重的文化大道。位於(yu) 遊牧文明與(yu) 農(nong) 耕文明的文化分界線,蒙元文化、滿族民俗、皇家文化、萬(wan) 裏商道、邊塞文化等曆史人文資源豐(feng) 富;還是清代帝王木蘭(lan) 秋獮的皇家禦道,沿途散布木蘭(lan) 圍場72圍,皇家行宮、驛站遺存眾(zhong) 多。
這是一條蓬勃發展的旅遊大道。串聯起木蘭(lan) 秋獮、阿魯布拉克圍、茶鹽古道、國家牧場、契丹部落、中國馬鎮6大組團20個(ge) 旅遊項目。共設有禦道口遊客集散中心、中國馬鎮遊客集散中心等3個(ge) 遊客集散中心、7個(ge) 遊客服務中心,建有圖爾根自駕車營地、京北房車營地2個(ge) 房車營地,建成彩色瀝青路麵自行車慢行係統30公裏,建成以風景道路網為(wei) 載體(ti) 的多元化旅遊經濟帶和旅遊目的地。
這是一條帶動致富的振興(xing) 大道。綠水青山不僅(jin) 是美麗(li) 的風景,更是旅遊富民的資源,大道有效帶動壩上壩下395個(ge) 行政村共55.4萬(wan) 百姓直接或間接吃上“旅遊飯”。
這是一段感悟精神之旅。六十年、三代人、一片林海,塞罕壩荒原變綠洲,縱覽林海蒼翠,聆聽奮鬥故事,親(qin) 身體(ti) 悟“牢記使命、艱苦創業(ye) 、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一條大道,幾多期許。如今,這裏還建成了河北承德塞罕壩國家冰上訓練中心、圓盤滑雪滑冰氣膜訓練館、越野滑雪賽道等冰雪運動訓練場館場地,已成為(wei) 擁有世界級標準、中國冰雪健兒(er) 長期駐訓的訓練基地。以此為(wei) 依托,承德正發力冬季旅遊,形成在空間上將獨立景點串聯成線,在時間上把曆史與(yu) 現實貫通,在產(chan) 業(ye) 上實現多維發展,打造“全景、全業(ye) 、全時、全民”的壩上生態旅遊新格局。(記者陳寶雲(y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