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聚勢賦能”
金秋十月,正值收獲時節,革命老區呂梁市興(xing) 縣漫山遍野的紅棗掛滿了枝頭,沉甸甸的穀穗壓彎了腰……一場疫情卻洶湧而來,但並沒有打亂(luan) 人們(men) 的生活節奏。談起原因,興(xing) 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彥文說:“此次疫情雖然呈現點多、麵廣、頻發的特點,但在我們(men) 的組織發動下,充分發揮出了全縣各級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起了共抗疫情的強大合力,築牢了我縣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彰顯出我縣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的實際成效。”
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開展以來,呂梁市興(xing) 縣把加強黨(dang) 的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緊圍繞解決(jue) “基層黨(dang) 組織作用弱化、治理體(ti) 係不健全、治理能力不適應、治理責任不落實”等突出問題,全口徑對標省市工作任務和考核指標,製定了15個(ge) 方麵40項重點任務,提出了7個(ge) 方麵85條落實舉(ju) 措,細化了鄉(xiang) 鎮、村(社區)不同層級、領域考核指標,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理念,緊盯全縣中心工作任務,把黨(dang) 建工作融入基層治理、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引進、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等各項工作中,著力推動各級各部門形成整體(ti) 合力,穩步有序推進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工作落實、落細、落到位。
“選”“用”結合
隊伍建設再強化
基層治理關(guan) 鍵在人,關(guan) 鍵在幹部,關(guan) 鍵在鄉(xiang) 、村兩(liang) 級幹部。
為(wei) 了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基層幹部隊伍,專(zhuan) 項行動開展以來,興(xing) 縣縣委組織部派出5個(ge) 工作組對去年換屆以來的鄉(xiang) 鎮領導班子進行了分析研判,為(wei) “五方麵人員”未達到2人以上的5個(ge) 鄉(xiang) 鎮進行了選拔配備;印發了關(guan) 於(yu) 清理借調、輪崗交流的管理辦法,清理了縣直單位借調鄉(xiang) 鎮的29名幹部,交流了在關(guan) 鍵崗位任職滿10年的幹部;15個(ge) 鄉(xiang) 鎮的綜合行政執法隊已全部組建完成並已開展工作;在前期公開招聘155名大學生到村(社區)工作的基礎上,第二批96名大學生正在招聘中;承擔的試點任務——探索鄉(xiang) 鎮黨(dang) 委主導發展黨(dang) 員工作,已經製定實施辦法並開始實施。上半年試行以來,已納入青年人才庫管理的有215人,其中重點考察培養(yang) 的入黨(dang) 積極分子43人;農(nong) 村發展青年人才58名,35歲以下、高中以上學曆的有38名,占比65%。
為(wei) 持續強保障、優(you) 服務,激勵廣大黨(dang) 員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wei) ,興(xing) 縣加大了財政資金向基層投入力度,足額配套了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辦公經費和培訓經費,以及其他涉及專(zhuan) 項行動重點工作任務的專(zhuan) 項資金;深入實施村級集體(ti) 經濟壯大提質行動,對2021年已實施的扶持項目進行了審計;設立了2000萬(wan) 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獎勵資金,拿出1000萬(wan) 元用於(yu) 支持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星級化管理,探索建立發展集體(ti) 經濟實績與(yu) 村幹部報酬掛鉤激勵辦法;著力強化網格員待遇保障,對網格員、網格助理員進行補貼,並結合日常工作表現,在各類評先評優(you) 評模中優(you) 先考慮網格聯絡員。
“強”“全”聯動
基層基礎再夯實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為(wei) 了持續夯實基層基礎,興(xing) 縣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製定下發了《在疫情防控攻堅戰中檢驗和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治理能力的十二項措施》,並依托現有的661個(ge) 一級網格、2472個(ge) 二級網格、1314個(ge) 三級網格,通過開展“十戶聯網”精細化基層微網格治理,把基層黨(dang) 建和政法綜治、民政、城管、信訪、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整合成“一張網”,建成以網格管理為(wei) 基礎、以科技信息為(wei) 支撐、以黨(dang) 群服務中心為(wei) 平台、以聯動機製為(wei) 保障、以高效便民為(wei) 目標的全要素網格治理體(ti) 係,切實增強網格服務的精準性、快捷性、實效性,推動形成“微黨(dang) 建+微網格+微服務”的基層治理模式。
同時,建立了縣、鄉(xiang) (鎮)、村(社區)、網格、黨(dang) 員到群眾(zhong) 的“五級微信矩陣”,對不使用智能手機的670餘(yu) 戶城鄉(xiang) 居民落實到60餘(yu) 名黨(dang) 員具體(ti) 包聯;將“五級微信矩陣”嵌入“十戶聯網”管理模式,使網格管理的執行力大大增強;成立了27個(ge) 疫情防控工作專(zhuan) 班,建立了16個(ge)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已劃撥首批疫情防控專(zhuan) 項黨(dang) 費21.5萬(wan) 餘(yu) 元,計劃劃撥第二批專(zhuan) 項黨(dang) 費22.8萬(wan) 餘(yu) 元支持開展工作;選派了1969名誌願者到疫情防控一線進行定點消毒、人員轉運、代購服務和心理疏導等服務,並注重挑選專(zhuan) 業(ye) 對口的第一批次54名誌願者於(yu) 10月8日上午在山西省人民醫院興(xing) 縣分院參加了核酸檢測實操培訓,充實核酸檢測“疫”線力量。
為(wei) 優(you) 化基層幹部生活環境,營造“快樂(le) 工作、幸福生活”的文化氛圍,興(xing) 縣以“小食堂、小廁所、小澡堂、小圖書(shu) 室、小文體(ti) 活動室”的“五小”設施和幹部周轉房建設為(wei) 切入口,組織開展了基層陣地大普查,製訂了擴麵提質攻堅行動計劃,今年投入500餘(yu) 萬(wan) 元,重點打造2個(ge) 社區;今明兩(liang) 年投入1700萬(wan) 元,對51個(ge) 村級陣地提檔升級,個(ge) 別不達標的將選址重建;從(cong) 今年7月至2023年12月,投入1.5億(yi) 餘(yu) 元,新建1.26萬(wan) 平方米鄉(xiang) 鎮辦公用房,並對騰退的辦公用房和原有周轉房進行升級改造,解決(jue) 鄉(xiang) 鎮基礎設施危舊狹小、保障功能弱化等問題,增強幹部凝聚力、向心力和歸屬感,煥發基層幹部奮鬥新活力。
“督”“考”並舉(ju)
工作機製再完善
“我們(men) 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責任和壓力層層傳(chuan) 導下去,激勵廣大黨(dang) 員幹部形成創先爭(zheng) 優(you) ,攻堅克難的濃厚氛圍,構建起了同心協力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努力交出讓黨(dang) 和人民滿意的答卷。”興(xing) 縣縣委組織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旭軍(jun) 如是說。
為(wei) 了確保完成專(zhuan) 項行動目標任務,興(xing) 縣著力完善工作機製,印發了《基層組織規範化指導手冊(ce) 》,把黨(dang) 支部、村(居)委會(hui) 工作規範、實操程序、會(hui) 議模板等內(nei) 容詳細分解、化為(wei) 流程,推動“四議兩(liang) 公開”製度落到實處。配齊配強了村級紀檢監察力量,除25個(ge) 村(社區)因支部委員100%交叉任職外,其他228個(ge) 村(社區)都實現了“三員合一”。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建立了“工齡成就賦星、六大體(ti) 係加星、三項措施降星、薪酬待遇依星”四位一體(ti) 村幹部考核體(ti) 係,探索建立發展集體(ti) 經濟成效與(yu) 村幹部報酬掛鉤激勵長效機製。同時,還將移風易俗作為(wei) 基層黨(dang) 建工作重要考核內(nei) 容,指導村(社區)黨(dang) 組織開展“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結合森林防火等工作,在清明節期間,全縣有15個(ge) 鄉(xiang) 鎮圍繞“文明祭祀、移風易俗”舉(ju) 辦清明捏麵人活動10次,“移風易俗我承諾”簽名15次,發放祭祀菊花10萬(wan) 餘(yu) 枝。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工作一線是考察識別幹部素質能力、工作作風的主戰場,更是發現識別、考察選拔幹部的重要時機。興(xing) 縣堅持在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將幹部在關(guan) 鍵時刻展現的綜合素質作為(wei) 考察任用的重要標尺,考察識別幹部是否勇於(yu) 擔當、善於(yu) 作為(wei) ,能否做到麵對矛盾衝(chong) 突迎難而上、麵對風險挑戰科學處置,能否在大戰大考中從(cong) 容指揮調度、駕馭局麵。
興(xing) 縣將站在新的起點上,以縣委“三提三轉”為(wei) 引領,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強化考核激勵、加強督導檢查,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黨(dang) 的群眾(zhong) 工作優(you) 勢,引領基層各類組織切實把開展專(zhuan) 項行動與(yu) 當前重點工作相結合,用專(zhuan) 項行動的實際成效促進基層基礎穩步提升。(樊豔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