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冬奧推動新合作 協同發展再深入
在數字經濟、清潔能源、文化旅遊等方麵全方位深化合作
冬奧推動新合作 協同發展再深入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這個(ge) 美麗(li) 的奧運故事正在譜寫(xie) 新篇——從(cong)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獲悉,未來,冀北地區每年向首都的新能源輸電量能解決(jue) 北京年用電負荷的20%左右。
冬奧盛會(hui) 的精彩不止在賽場,更寫(xie) 下區域協同發展的大文章。河北省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數字經濟、清潔能源、文化旅遊等方麵全方位深化合作,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今年年初,張家口被國家發改委規劃為(wei)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迎來“東(dong) 數西算”戰略工程的新風口,對於(yu) 區域發展的意義(yi) 不言而喻。
截至目前,阿裏、騰訊、秦淮等13個(ge) 數據中心投入運營,投運服務器103萬(wan) 台,今年新增服務器3萬(wan) 台。其中,秦淮數據集團沿京張高鐵進行產(chan) 業(ye) 布局,由接壤北京的懷來縣,向高鐵沿線的宣化區、崇禮區以及壩上地區挺進。
京張高鐵拉近了區域協同發展的距離,聯結起京張“一小時經濟圈”。
近年來,張家口根據出台的《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逐步構建起“一帶兩(liang) 翼三區多節點”的數字經濟發展空間布局。“一帶”即以京張高鐵沿線懷來縣、下花園區、崇禮區、宣化區、橋東(dong) 區、經開區、萬(wan) 全區、懷安縣等區域為(wei) 重點,打造京張高鐵數字經濟隆起帶。
從(cong) 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河北省正聚焦建設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統籌布局數據中心、雲(yun) 計算中心、超算中心,推進建設張家口國家數據中心集群,重點建設懷來大數據產(chan) 業(ye) 園、世紀互聯懷來雲(yun) 數據中心等項目。
“綠色辦奧”,是中國向世界的承諾。北京冬奧會(hui) 上,河北傾(qing) 力將“綠色腳本”演繹成真,通過實施張北柔性直流工程,實現了奧運史上首次全部場館使用100%綠色電能。
站在張北國家風光儲(chu) 輸示範基地樓頂,獨特的風電、光伏風景線讓人震撼——高大的風機隨處可見,光伏發電板一眼望不到邊。
國家風光儲(chu) 輸示範工程是世界上首個(ge) 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chu) 能係統、智能輸電於(yu) 一體(ti) 的可再生能源示範工程,電能通過張北柔性直流工程送出。截至2022年3月24日,國家風光儲(chu) 輸示範工程累計輸出優(you) 質綠電達87.17億(yi) 千瓦時。
從(cong)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將以“融大網、強主網、提外送、優(you) 配網”為(wei) 重點,建成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綠色低碳、智慧共享的智能電網。聚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及保障性和市場化等各類新能源並網項目,配合做好“點對網”新能源打捆送出。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工程,著力提升新能源外送能力。
根據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發展“十四五”規劃》,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將以支撐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wei) 主線,通過能源管理體(ti) 製機製有立有破、綠色能源開發利用互聯互通、新能源技術和產(chan) 業(ye) 共享共融,打造引領能源轉型變革、綠色低碳發展的新典範。
冬奧之後,張家口如何讓“流量”變為(wei) “留量”?正在崛起的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成為(wei) 重要抓手。
北京與(yu) 張家口山同脈、水同源,曆史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以北京市和張家口市奧運場館所在區縣為(wei) 核心,以連接兩(liang) 地的高鐵、高速沿線兩(liang) 側(ce) 區縣為(wei) 重要組成部分的區域,輻射北京市和張家口市全域範圍。
如今,這條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建設正加速推進:北京市延慶區著力打通“冬奧”“世園”“長城”三張“金名片”。張家口市積極謀劃儲(chu) 備項目,重點實施一批生態環境、體(ti) 育文化旅遊和公共服務水平能級提升工程。3月22日,張家口市首批46個(ge) 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148.62億(yi) 元。
從(c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河北省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舉(ju) 辦為(wei) 契機,以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建設為(wei) 重點,協同推動冬奧冰雪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充分利用京津科技、金融、市場等優(you) 勢資源,發揮各自比較優(you) 勢,推動冰雪產(chan) 業(ye) 與(yu) 文化旅遊融合,聯合推出滿足京津冀市場需求的冰雪旅遊項目,打造冰雪旅遊品牌,提升區域冰雪旅遊消費,做優(you) 做強冰雪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記者潘文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