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譜寫興水利民新篇章
10月9日10點,台州仙居傳(chuan) 來捷報——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台州市朱溪水庫大壩全線順利結頂。曆經1088天、數百名建設者的努力,這座長260米、最大壩高73米的大壩主體(ti) 終於(yu) 成型。
2023年水庫蓄水,2024年春實現水庫供水——台州市水利局明確了下步計劃目標。屆時,朱溪水庫每年平均可向台州南片調水9072萬(wan) 立方米,向朱溪流域城鎮供水873萬(wan) 立方米,並可使朱溪下遊兩(liang) 岸的防洪能力從(cong) 目前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進一步實現全市水資源合理配置。
“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台州市緊緊圍繞“山海水城”城市戰略,全麵推進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城市、水治理等水利基礎設施網絡“五個(ge) 重構”,為(wei) 全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科學防治水災害 築牢安全防線
地處東(dong) 南沿海,洪澇、台風災害頻發是台州一直麵臨(lin) 的痛點。為(wei) 此,台州市堅持“上蓄、中疏、下排、外擋”治理方針,加快構建“一域三灣五原七城”立體(ti) 化防洪減災體(ti) 係。
作為(wei) 防禦台風災害的第一道防線,台州的海塘設施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入實施強塘工程,僅(jin) 2022年,台州市新開工海塘安瀾12.6公裏,完成率浙江省第一;開展海塘加固工程質量、安全檢查24次,合格率100%;開展現場服務30次,幫助解決(jue) 海塘加固工程可研審批等事項10餘(yu) 項。
周提醒、月通報、季調度,開展實績晾曬、擂台比拚……目前,台州灣新區、椒江“一江兩(liang) 岸”和黃岩、臨(lin) 海、溫嶺、玉環、三門等地海塘安瀾項目正穩步推進。到2025年,台州計劃完成海塘加固提標175公裏,中心城區(椒江南岸)和臨(lin) 海、溫嶺沿海重點區域禦潮能力達到100年一遇。
為(wei) 進一步補齊防洪短板,2016年年底,浙江省啟動了百項千億(yi) 防洪排澇工程,台州積極響應。如今,大田平原排澇一期等項目完工見效,漩門灣拓浚等項目全麵建設,溫嶺南排等“久拖不決(jue) ”項目開工建設。以打造椒江流域城市防洪整治、五大平原縱橫成網排澇格局為(wei) 重點,“一域四江”防洪閉合圈和“五原三向”高速水通道正在加快構建。“城市看海”現象在台州越來越少。
嚴(yan) 管善治水資源 保障發展需求
水利事業(ye) 發展,僅(jin) 達到“安全底線”遠遠不夠。台州作為(wei) 民營經濟發祥地,在經濟社會(hui) 高速發展的同時,工業(ye) 和生活用水需求也不斷加劇。數據統計,2022年入伏後全市日均用水量超170萬(wan) 噸,相當於(yu) 4天就用掉了1個(ge) 飛龍湖的水量。
“山海水城”台州,同時卻也是一座綜合性缺水型城市。尤其是台州南片區域,常年處於(yu) “看天喝水”的境地。“缺水”,成為(wei) 製約台州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的瓶頸。
“水塔不滿,沒有安全感。”家住台州玉環坎門的翁敏對缺水有著最直觀的記憶。在玉環,幾乎每一棟建築的頂層都矗立著水塔。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為(wei) 此,台州市委、市政府科學謀劃,《關(guan) 於(yu) 構建“山海水城”水治理體(ti) 係加快實施“五大百億(yi) ”水利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等綱領性文件相繼出台。
2017年5月,台州市引水工程主體(ti) 開工;2018年11月,台州市南部灣區引水工程主體(ti) 開工——兩(liang) 大引水工程總投資55.6億(yi) 元,台州人的“引水”之路正式開啟。
2022年5月,方溪水庫引水及配套水廠已完成市政部分施工招標,正式啟動建設;
6月,台州三門縣東(dong) 屏水庫工程輸水隧洞全線貫通,為(wei) 實現水庫通水打下堅實基礎;
7月,兩(liang) 大引水工程投運。曆時5年,從(cong) 長潭水庫引來的汩汩清泉,沿著地下長龍奔湧向前,潤澤台州南片大地……
目前,台州共有水庫348座,總庫容達18.9億(yi) 立方米。到2025年,台州預計新增水庫總庫容2.2億(yi) 立方米,實現縣(市、區)備用水源全覆蓋。
台州以重大水源工程為(wei) “骨架”、重大引調水工程為(wei) “動脈”、城鄉(xiang) 供水管網為(wei) “血管”的供水保障水網架構基本形成。
傾(qing) 心守護水生態 留住一汪清水
台州河網密布,水係眾(zhong) 多,約1.28萬(wan) 公裏河道交織。河水奔湧,台州人對水的守護從(cong) 未停歇。
十年來,台州大力實施農(nong) 村飲水安全提升、農(nong) 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農(nong) 村飲用水同規同網品質提升等專(zhuan) 項行動,全麵消除農(nong) 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城鄉(xiang) 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人口比例提升到92.2%,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9%,245萬(wan) 農(nong) 村群眾(zhong) 實現由“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
實現了防洪水、引清泉、喝好水,台州人與(yu) 水的“旅程”又有了新的目標:提升河湖生態環境。
台州市天台縣始豐(feng) 溪,鳥語花香,綠樹參天,是長江經濟帶“最美河流”。“天台是浙東(dong) 唐詩之路的目的地,又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我們(men) 以天台山文化為(wei) 內(nei) 容,以詩人尋蹤為(wei) 線索,建設古驛古道、濱水慢性綠道和騎行通道,讓市民和遊客跟著課本遊古道,沿著水路看唐詩,踏著詩路賞美景,將自然生態、曆史古道、傳(chuan) 統文化有機融合起來。”天台縣水利局局長葉偉(wei) 誌說,“禪意始豐(feng) 溪”主題河道應運而生。
將自然、人文與(yu) 產(chan) 業(ye) 特色的有機融合,迄今為(wei) 止,台州共創建省級“美麗(li) 河湖”37條(個(ge) )、市級“美麗(li) 河湖”54條(個(ge) )、水美鄉(xiang) 鎮(樂(le) 水小鎮)27個(ge) ,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親(qin) 水生活的新期盼。
台州黃岩的南官河和鑒洋湖、路橋的飛龍湖、臨(lin) 海的靈湖等正從(cong) “醜(chou) 小鴨”變“天鵝”;洪家場浦、永寧江、南官河和月湖、鑒洋湖、飛龍湖、靈湖、始豐(feng) 湖逐步成為(wei) 城市“會(hui) 客廳”……城市與(yu) 水空間的深入融合奏響了台州人民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樂(le) 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