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南通如皋試行鄉村治理積分製 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2-10-18 19:26:00來源: 南通日報

  本報訊 (記者陳嘉儀(yi) 通訊員呂麗(li) )“真沒想到,隻是做了幫助鄰裏、打掃村裏衛生這些小事,就得了90分,還能換取生活用品,太實用了。”14日一大早,家住如皋城南街道新華社區的趙海秀向鄰居展示自己剛剛兌(dui) 換的洗手液。

  比積分,換物資,最近在如皋不少村莊能見到這樣的畫麵。如皋在南通率先試點,發動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探索鄉(xiang) 村治理新模式。不久前,如皋發布《關(guan) 於(yu) 在鄉(xiang) 村治理中推廣運用積分製試點的實施方案(試行)》,選取28個(ge) 試點村(社區)先行先試,通過“積分製”將村(社區)重大事務細化、量化為(wei) 積分指標,對居民日常行為(wei) 進行評價(jia) 並形成相應積分,根據積分給予相應的精神鼓勵、物質獎勵或行為(wei) 約束。

  走進東(dong) 陳鎮南東(dong) 陳社區,“南通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的牌匾在金秋暖陽中熠熠生輝。清澈見底的振興(xing) 河裏,魚蝦恣意暢遊,兩(liang) 岸植被綠意盎然;河邊的宣傳(chuan) 欄前,村民圍觀新鮮出爐的“最美庭院示範戶”“最整潔戶”榜單,互相討論和取經。社區每家每戶都有一張“文明新風積分存折”,積分不僅(jin) 能兌(dui) 換生活用品,還是年度“星級文明戶”評選依據。

  “現在每天起床後,都把自家房前屋後打掃一遍。”有一次積分評比落後,居民許映山動員全家從(cong) 各方麵改進,在最新一期評比中,不僅(jin) 評上了“最美庭院示範戶”,還用積分兌(dui) 換了一條毛巾,一家人喜上眉梢。

  通過物質獎勵和榮譽獎勵,比積分、比文明的良性“攀比”在如皋各個(ge) 試點村(社區)蔚然成風。對於(yu) “積分製”帶來的變化,江安鎮朗廟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徐遠國感觸頗深:曾經,在鄉(xiang) 村治理工作中,群眾(zhong) 主體(ti) 意識薄弱,一度存在著“治理、反複、再治理”的惡性循環;積分製實施後,群眾(zhong) 通過存積分、攢積分、比積分、亮積分、兌(dui) 積分,打破以前的惡性循環,將“村裏事”變成“家裏事”,從(cong) “要我參與(yu) ”變成“我要參與(yu) ”。

  小小積分就像一把標尺,把看不見的鄉(xiang) 村治理和鄉(xiang) 風文明變得有準則、有刻度。“積分製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群眾(zhong)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識,讓每個(ge) 人都有參與(yu) 感、價(jia) 值感和榮譽感。”如皋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王誌斌介紹,鄉(xiang) 村治理“積分製”試點以來,群眾(zhong) 參與(yu) 率超過95%,而隨著下一步試點工作的全麵推廣,這些點滴積分將進一步激發農(nong) 村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用“示範盆景”串起“全域風景”。

  79歲的濮遵桂在如城街道新民社區生活了一輩子,看著10月份自家積分在榜單上名列前茅,老人用一段即興(xing) 快板唱出了內(nei) 心的喜悅:“積分製就是好,老年人也來搞;評比打分積得高,獎品才能拿得到。”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