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發布時間:2022-10-22 10:1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10月21日,黨(dang) 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ju) 行第五場記者招待會(hui) ,生態環境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翟青圍繞“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主題介紹有關(guan) 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在充分肯定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基礎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明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為(wei) 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翟青說。

  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翟青介紹,過去十年,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決(jue) 心之大前所未有。我國把“美麗(li) 中國”納入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把“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方略,把“綠色”納入新發展理念,把“汙染防治”納入三大攻堅戰,充分表明了我們(men) 黨(dang)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誌和堅強決(jue) 心。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國從(cong) 思想、法律、體(ti) 製、組織、作風上全麵發力,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係統謀劃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大力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著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力度。

  ——成效之大前所未有。過去十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平均6.6%的經濟增長,成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引領者。

  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翟青介紹,我們(men) 黨(dang) 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創造了舉(ju) 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汙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地表水Ⅰ—Ⅲ類斷麵比例達到84.9%,土壤汙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實現固體(ti) 廢物“零進口”目標。

  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力度不斷加大。實施生態保護紅線製度,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得到恢複與(yu) 增長。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21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均居世界第一,綠色逐步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十年來,全黨(dang) 全國建設美麗(li) 中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綠色版圖不斷擴展,城鄉(xiang) 環境更加宜居,一幅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生動展現。”翟青說,下一步,將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上取得新進步,在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上展現新作為(wei) ,在建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上實現新突破,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li) 中國。

  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更加健全,為(wei)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中國力量

  近年來,我國建立和實施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文明目標評價(jia) 考核和責任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等一係列製度,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更加健全。

  翟青介紹,我國生態環境法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覆蓋大氣、水、土壤、固體(ti) 廢物、噪聲汙染防治以及長江、濕地保護等領域的25部生態環境相關(guan) 法律得到製修訂,“四梁八柱”性質的製度體(ti) 係基本形成。

  從(cong) 2015年底開始試點到現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已完成對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的兩(liang) 輪全覆蓋,並對一些部門和中央企業(ye) 開展了督察。

  下一步,將全麵總結督察實踐經驗,係統謀劃開展第三輪督察,堅持嚴(yan) 的基調不動搖,著力解決(ju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美生態環境的期盼。

  生態環境執法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十三五”全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達83.3萬(wan) 件,較“十二五”增長了1.4倍。

  作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將與(yu) 各方共同應對全球環境挑戰,為(wei) 深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中國力量。翟青介紹,我國倡導建立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已有40多個(ge) 國家的150餘(yu) 個(ge) 合作夥(huo) 伴參加;持續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全麵有效實施;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shu) 。截至2022年6月,我國已與(yu) 38個(ge) 發展中國家簽署43份氣候變化合作文件,幫助有關(guan) 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翟青表示,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ti) 係,加快推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大力推進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穩妥有序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guan) 和推廣應用,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積極參與(yu) 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為(wei)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22日 0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