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中小學教師資源配置更均衡 交流輪崗機製初步形成

發布時間:2022-10-24 16:29: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李祺瑤)北京市義(yi) 務教育幹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開展1年,全市參與(yu) 交流輪崗幹部教師占符合輪崗條件教師總數的比例超過四成,全職輪崗幹部教師占參與(yu) 輪崗教師總數的比例超過五成。市教委近日公布教師輪崗“成績單”:一年來,本市中小學教師資源均衡配置進一步加強,各區交流輪崗機製已初步形成。

  從(cong) 2021年9月首批東(dong) 城、密雲(yun) 2個(ge) 區試點,到今年1月第二批西城、海澱、朝陽、大興(xing) 、門頭溝、延慶6個(ge) 區試點,再到今年9月全市推開,按照先行試點、擴大試點、全麵推開“梯次推進”策略,本市不斷深化推進義(yi) 務教育學校幹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

  跟蹤評估報告顯示,超過九成參與(yu) 交流輪崗的幹部教師對交流輪崗整體(ti) 認同度高、適應性強,與(yu) 新工作單位的同事交流順暢程度高;超過九成的骨幹教師認為(wei) 交流輪崗開始後感受到了更大的職業(ye) 成就感。

  幹部教師交流輪崗推進了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讓城區、名校優(you) 質幹部教師向一般學校、鄉(xiang) 村學校流動。首批試點的東(dong) 城區建立了“區管校聘”管理體(ti) 製,幹部教師完成了由“學校人”向“學區人”再向“係統人”的轉變,一年來,共選派3236人進行交流輪崗。密雲(yun) 區的交流輪崗優(you) 化了各校師資結構,全區實現教師動態管理與(yu) 調配,教師在全區內(nei) 按需流動。

  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得到有效對接,教師也在交流輪崗中得到了自主發展。海澱區建立了“幹部教師交流數據分析平台”,平台導入所有義(yi) 務教育學校教師職稱、年齡以及骨幹教師學科分布等教師隊伍情況,契合學校學生學業(ye) 成績、中考增值評價(jia) 和監測等,按需開展精準交流。該區還通過“智慧+交流”信息化手段,根據學校個(ge) 性需求,統籌開展雙師課堂、校際聯研、課後服務等教師交流,拓展各學科優(you) 秀教師輻射範圍。

  延慶區擴大了教師交流輪崗範圍,將教科研中心、校外教育機構等單位具有優(you) 質服務屬性的教師全部納入;同時,拓展教師交流輪崗形式,由以城鄉(xiang) 全職交流為(wei) 主,拓展為(wei) 特級教師工作室、市級骨幹教師工作坊等9種形式。該區還以與(yu) 海澱區教育合作為(wei) 契機,探索跨區交流模式。

  市教委表示,下一步,將結合交流輪崗試點過程中需要解決(jue) 的共性問題和困難,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政策,逐步建立交流輪崗工作製度化常態化機製,努力實現讓更多的孩子能遇見更多的好老師。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