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津心辦”上線9項“一件事一站辦”場景

發布時間:2022-10-24 16:49:00來源: 天津日報

  “這項改革太好了!簡單方便,一次性就把孩子的證件辦齊了。”懷抱剛出生寶寶的市民曹先生激動地說。這是天津市政務服務開展“一件事一站辦”實踐探索的“幸福”縮影。

  為(wei) 持續推動係列“一件事”數字化政務服務,市委網信辦、市政務服務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等部門於(yu) 日前在“津心辦”App上線試運行9項“一件事一站辦”場景,將跨部門業(ye) 務以主題為(wei) 牽引再造線上流程,用數據跑路代替群眾(zhong) 跑腿,讓市民獲得更多智慧便捷、省時省力的辦事體(ti) 驗。

  一次申報集成網辦

  新生兒(er) 出生手續辦理超迅速

  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上線的“新生兒(er) 出生一件事”,以天津市統一身份認證、人臉檢測核驗、電子簽名、電子證照庫、人口庫、短信平台等大數據服務作為(wei) 基礎支撐,對接全市多個(ge) 部門的多項信息化係統,一站式減省、一次性告知新生兒(er) 父母需提供的信息、材料和辦理的環節。

  如今,新生兒(er) 家長實名登錄“津心辦”App,在首頁下方找到“辦事大廳”頁麵,下滑進入“政務服務一件事”區域,點擊“新生兒(er) 出生一件事”模塊即可開始辦理。隻需填好申報信息,經過刷臉認證、填報新生兒(er) 姓名、確認落戶地址、參保區域選擇等流程,數據就會(hui) 直接在後台通過各部門審批流轉,辦結後自動生成電子證照推送至下一部門,實現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戶口落戶登記、醫保參保等相關(guan) 事項全程線上聯動辦理。

  按照“試點應用+分步實施”方式,“新生兒(er) 出生一件事”已在濱海新區塘沽婦產(chan) 醫院和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試點。凡在以上兩(liang) 家醫院出生的新生兒(er) ,父母中至少一方為(wei) 濱海新區戶籍,且新生兒(er) 隨新區戶籍一方落戶、新生兒(er) 醫保參保地為(wei) 濱海新區的,在確定姓名(不含生僻字)後,新生兒(er) 父母僅(jin) 需在網上一次性提交相關(guan) 信息,涉及“新生兒(er) 出生”的預防接種證發放、出生醫學證明簽發、新生兒(er) 落戶登記、城鄉(xiang) 居民參保登記4個(ge) 事項即可一次性完成辦理。改革前,新生兒(er) 父母需要跑3個(ge) 窗口、交6份材料、辦4個(ge) 事項,用時2至3天,改革後,僅(jin) 需網上提交2份材料,1天內(nei) 即可辦結。

  政務服務數字化轉變

  “城市大腦”場景式便捷體(ti) 驗

  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同期試運行的“一件事”服務,還包括公民身後事一件事、扶殘助殘一件事、企業(ye) 退休一件事、公民婚育一件事、靈活就業(ye) 一件事、退役軍(jun) 人一件事、特殊人群參加中考優(you) 待一件事、特殊人群參加高考優(you) 待一件事等其他8項數字化政務服務,每項“一件事”服務都由數據打開通路,根據市民需求,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事項辦理新體(ti) 驗。

  今年以來,天津市進一步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立足市民需求,不斷挖掘天津“城市大腦”各類不同應用場景。“一件事”服務場景充分發揮業(ye) 務改革和信息化驅動合力作用,為(wei) 數據跨部門、跨層級流轉、材料共享、信息核驗提供了技術手段和有力支撐。未來一年,天津市還將陸續實現20餘(yu) 項“一件事”業(ye) 務辦理,智能整合主題“一件事”全過程涉及的情形、表單、數據、申請材料等,進一步發揮大數據、信息化力量,讓天津“城市大腦”轉得更快,市民辦事跑得更少、辦得更順。(記者 孟若冰 劉平 通訊員 王藝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