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穩產鋼蔥有法 農民增收有譜
霜降時節,在千年古城河南新野,小小一根蔥,帶富一方百姓。“目前,全國各地大蔥購銷商正密切關(guan) 注新野樊集、王集等鋼蔥產(chan) 區漲勢,每畝(mu) 預定價(jia) 格由七月初的六七千元,上漲到現在的一萬(wan) 二千元左右!”王集鎮西趙莊村蔥農(nong) 小趙,麵對不斷攀升的預購價(jia) 格仍然冷靜:“蔬菜種植是跑馬行情,價(jia) 格受天氣等因素影響較大,菜農(nong) 不能期望值太高!”
他為(wei) 何“冷靜”?原來,近20年來的新野蔥農(nong) 經曆,從(cong) 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入手,不斷探索鋼蔥工廠化育苗、種植管理技術和品牌創樹。眼下,新野鋼蔥產(chan) 業(ye) 逐步走上規模化、標準化、產(chan) 業(ye) 化的發展道路,為(wei) 農(nong) 民增收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野位於(yu) 豫西南的南陽市,是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大縣,素有“南新野,北壽光”之稱。新野先後榮獲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chan) 基地示範縣,全國蔬菜標準化生產(chan) 示範縣等稱號,該縣所產(chan) 鋼蔥具有蔥白長、杆瓷實,甜而脆、辣味足、口感好等特點,且賣相好、長途運輸不變質,深受全國各地客商青睞。
事實上,20年前的新野農(nong) 民並沒有種植鋼蔥的習(xi) 慣。2003年,該縣樊集鄉(xiang) 經過反複考察、專(zhuan) 家調研,開始引進種植鋼蔥。經過近20年的培育和發展,鋼蔥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並輻射帶動王集、上莊等鄉(xiang) 鎮農(nong) 民從(cong) 事鋼蔥種植,逐步實現了種、產(chan) 、銷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格局。近年來,新野已成為(wei) 豫西南最大的鋼蔥種植基地、鋼蔥銷售集散基地和豫西南鋼蔥價(jia) 格形成基地。
“一根蔥”雖小,種好其實也難。鋼蔥產(chan) 業(ye) 從(cong) 無到有,麵積從(cong) 小到大,既有各級政府的不斷支持,也離不開蔥農(nong) “快了不攆,遲了不砍”理念的摸索。“鋼蔥產(chan) 業(ye) 的發展壯大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艱苦探索得來的。”樊集主要負責人表示,作為(wei) 第一個(ge) “吃螃蟹”的鄉(xiang) 鎮,為(wei) 培育鋼蔥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幹部為(wei) 蔥農(nong) 操碎了心——“引進鋼蔥種植,首先引導村幹部帶頭‘做給群眾(zhong) 看’,讓高企的收益‘說話’,打消群眾(zhong) 疑慮;其次政府進行種苗繁育、種植技術、品牌樹立、市場營銷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引導農(nong) 戶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chan) 、產(chan) 業(ye) 化經營,以品質提升推動價(jia) 格提升。”
盡管如此,新野鋼蔥產(chan) 業(ye) 還是出現多個(ge) “蔥踐傷(shang) 農(nong) ”黑色年份。麵對困境,新野縣委、縣政府也多措並舉(ju) ,相關(guan) 部門從(cong) 各種渠道大力宣傳(chuan) ,發動本地的經紀人和來往的鋼蔥銷售客商發布信息等措施,把滯銷的鋼蔥盡快的銷往周邊,把蔥農(nong) 損失降到最低,逐漸獲得群眾(zhong) 的信賴。
經過一次次痛定思痛,新野縣針對鋼蔥生產(chan) 分散、機械化水平低、產(chan) 品外銷不暢、化肥農(nong) 藥用量過度等問題,從(cong) 縣級層麵大膽改革創新,堅持以市場為(wei) 導向,強化服務,在“活”字上作文章,促農(nong) 民增收。
目前,新野縣鋼蔥產(chan) 業(ye) 發展已形成固定的產(chan) 業(ye) 邏輯:一是發揮“土專(zhuan) 家”傳(chuan) 幫帶作用。在鋼蔥育苗、移栽、封土、挖蔥、加工等每個(ge) 生產(chan) 環節,依托本土鋼蔥種植能手對農(nong) 戶進行免費指導,鋼蔥畝(mu) 產(chan) 逐年遞增,畝(mu) 產(chan) 由6000斤、8000斤到10000斤,如今已提高到現在穩定畝(mu) 產(chan) 15000斤,種植效益大大提升。二是建立一支經紀人隊伍,奔走在全國各地了解行情。每到鋼蔥上市季節,鋼蔥經紀人負責聯係客戶、組織貨源,還通過網絡、在大城市主要市場設立聯係點等途徑搭建鋼蔥銷售平台,進一步擴大了銷售範圍。三是不斷創新鋼蔥育苗技術。隨著機械培土封壟、滴灌澆水等種植環節的機械化和服務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一部分“土專(zhuan) 家”盯上了鋼蔥育苗,引進日光溫室工廠化育苗技術,專(zhuan) 門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蔥苗供應,使新野鋼蔥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跑出了“加速度”。
霜降染深秋。清晨的新野湍白河兩(liang) 岸,一壟壟、一片片,連片成方、碧綠發亮的蔥田成了一道靚麗(li) 的風景線。一塊塊蔥田內(nei) ,蔥農(nong) 們(men) 正忙碌地為(wei) 鋼蔥培土封壟、灌溉澆水,描繪出一幅別樣的豐(feng) 收美景。在新野縣,由一根蔥主導的產(chan) 業(ye) 增收勢頭正勁,它不但鼓起了群眾(zhong) “錢袋子”,而且已成為(wei) 部分村爭(zheng) 創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星的當家“品牌”、支柱產(chan) 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