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成效明顯

發布時間:2022-10-26 10:25:00來源: 河北日報

   河北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成效明顯

  全省330個(ge)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實現基層黨(dang) 組織和基本管理單元全覆蓋

  秋糧收獲正當時,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鎮馬蘭(lan) 村的白萬(wan) 春,將自家收獲的1000餘(yu) 公斤玉米拉到馬蘭(lan)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晾曬場。73歲的白萬(wan) 春欣喜地說:“黨(dang) 和政府想得太周到了,在安置區設置了晾曬場,大大方便了俺們(men) 搬遷群眾(zhong) 收秋糧。”

  按照“缺什麽(me) 補什麽(me) ”的原則,馬蘭(lan) 安置區建設了6塊晾曬場,建設了500個(ge) 糧倉(cang) ,每個(ge) 糧倉(cang) 能存放600公斤糧食,既解決(jue) 了搬遷群眾(zhong) 的曬糧問題,又改善了小區整體(ti) 麵貌。

  馬蘭(lan) 安置區是省級示範安置區之一。為(wei) 了讓搬遷群眾(zhong) 更有認同感、歸屬感,河北今年組織開展了易地扶貧搬遷和“空心村”治理示範安置區創建活動,努力在全省不同類型安置區打造一批“樣板田”和“示範點”,帶動安置區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從(cong) 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截至9月底,全省330個(ge)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共設立基層黨(dang) 組織419個(ge) ,基層自治性組織405個(ge) ,實現了基層黨(dang) 組織和基本管理單元全覆蓋。222個(ge) “空心村”治理安置區中,23個(ge) 設立新社區居委會(hui) ,199個(ge) 納入當地管理,實現基層管理全覆蓋。

  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和“空心村”治理後續工作,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重要舉(ju) 措。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解放思想、奮發進取,著力做好群眾(zhong) 就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安置區管理、防返貧監測等後續重點工作,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和“空心村”治理後續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在邯鄲市魏縣,安置區的4個(ge) “扶貧微工廠”升級為(wei) “幫扶微工廠”,招商吸引一批工業(ye) 企業(ye) 入駐,帶動400餘(yu) 名搬遷群眾(zhong) 在車間就業(ye) ,人均年收入達2萬(wan) 元。同時,魏縣按照“兩(liang) 區同建”要求,建成投用香菇產(chan) 業(ye) 園、萬(wan) 畝(mu) 桃園、密植梨產(chan) 業(ye) 園等配套產(chan) 業(ye) 園區,連續兩(liang) 年安排銜接資金4300萬(wan) 元支持安置區配套產(chan) 業(ye) 設施建設,形成了多層次產(chan) 業(ye) 發展。

  在張家口市康保縣,11個(ge) 具有配套村級光伏電站和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條件的安置區配套建設光伏項目14個(ge) ,總裝機容量4550千瓦,年收益達546萬(wan) 元,可覆蓋安置人員586人,人均月增收500元。同時,當地改革光伏收益分配機製,確權光伏電站到村,收益歸村集體(ti) 所有,其中80%用於(yu) 農(nong) 村扶貧公益崗工資,20%用於(yu) 村內(nei) 小型公益事業(ye) 、孝善基金等。

  魏縣和康保縣的做法,是全省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和“空心村”治理後續工作的縮影。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後續扶持的根本,目前,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配套各類後續產(chan) 業(ye) 設施606個(ge) ,其中扶貧車間84個(ge) 、工業(ye) 園區30個(ge) 、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基地或園區473個(ge) 、商貿物流園區或冷鏈倉(cang) 儲(chu) 基地10個(ge) 、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9個(ge) ;“空心村”治理安置區配套產(chan) 業(ye) 設施201個(ge) 。

  穩定就業(ye) 是“穩得住、能致富”的關(guan) 鍵舉(ju) 措。全省各地通過配套幫扶車間、以工代賑、開發公益崗、開展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促進搬遷群眾(zhong) 就業(ye)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9月底,全省有勞動力的搬遷建檔立卡家庭3萬(wan) 戶、勞動力6萬(wan) 人,已就業(ye) 3萬(wan) 戶5.6萬(wan) 人,平均就業(ye) 率92.91%,其中20個(ge) 縣(市、區)就業(ye) 率達到了100%,有勞動力的搬遷建檔立卡家庭全部實現至少一人就業(ye) 。

  公共服務是後續扶持的支撐。全省各地積極查漏補缺,進一步提升完善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目前,全省330個(ge) 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共配套公共服務設施2162個(ge) ,222個(ge) “空心村”治理集中安置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440個(ge) ,基本實現公共服務全覆蓋,讓搬遷群眾(zhong) 就學、就醫、養(yang) 老服務、體(ti) 育健身、購物等日常生活需求便利可及。

  用心用情用力推進,讓搬遷群眾(zhong) 樂(le) 業(ye) 又安居。從(cong) 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增進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河北省將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力度,不斷完善安置區配套設施,發展配套產(chan) 業(ye) ,穩定群眾(zhong) 就業(ye) ,防止返貧致貧,提升安置區管理服務水平,不斷實現搬遷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記者潘文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