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已設立32個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
記者10月25日從(cong) 寧波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獲悉,今年度耕地質量監測報告日前出爐。監測報告顯示,施用有機肥有利於(yu) 維持和增加土壤有機質和氮素水平;長期連續施用化肥可引起土壤酸化,而有機肥的施用可延緩土壤酸化。因此,農(nong) 作物施肥應遵循有機無機相結合的原則,酸化嚴(yan) 重的農(nong) 田宜適量施用石灰石粉或配施堿性肥料等,以起到調節土壤酸度的作用。
寧波是浙江省耕地資源的主要分布區,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糧食生產(chan) 基地和蔬菜、茶果等農(nong) 作物的主要供應基地。耕地質量是農(nong) 作物高產(chan) 的基礎,了解耕地質量的動態變化可為(wei) 科學施肥和耕地可持續利用提供依據。寧波市從(cong) 2008年開始在各區(縣、市)設立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監測不同施肥方式對耕地質量變化的影響。到2021年年底,寧波市共設立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32個(ge) ,部分點位監測時間已有14年。
據介紹,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均設在農(nong) 業(ye) “兩(liang) 區”內(nei) ,遠離城鎮建設用地規劃預留區。實地選點優(you) 先考慮文化程度較高的一些科技示範戶、種植大戶經營的田塊,以確保田間管理、生產(chan) 檔案等工作按規範要求進行。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的監測內(nei) 容主要包括監測點的立地條件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概況、土壤剖麵特征、作物種類、產(chan) 量、施肥方式、土壤養(yang) 分、作物吸收量等參數。
寧波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人士表示,設立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的目的在於(yu) ,通過連續多年試驗觀察分析同一田塊采用相同種植方式、不同施肥方法對土壤肥力、作物產(chan) 量、作物品質等變化的影響,分析提出適合典型耕地類型的最佳施肥方法與(yu) 施肥量,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及耕地管理部門決(jue) 策提供科學依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