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千人(推廣)計劃”走進杭州富陽東梓關

發布時間:2022-10-26 10:48:00來源: 杭州日報

  青山綠樹,白牆黛瓦,流水淙淙,池塘如鏡,漫步在小村莊的石板路上,仿佛置身於(yu) 吳冠中的畫中……

  10月23日,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杭州文旅“千人(推廣)計劃”第八場線下體(ti) 驗活動走進了杭州富陽場口鎮東(dong) 梓關(guan) 村,40餘(yu) 位杭州市民體(ti) 驗者在知名建築師孟凡浩的帶領下,近距離感受“新杭派民居”之美。

  東(dong) 梓關(guan) 村由東(dong) 梓和屠家兩(liang) 個(ge) 自然村組成,整個(ge) 村居沿富春江水岸呈帶狀性分布。明清時期,作為(wei) 水陸交通的樞紐,東(dong) 梓關(guan) 村曾繁榮一時,文脈悠遠,底蘊深厚。

  讓人稱奇的是,這樣一個(ge) 小小村莊,竟然完好保存了不同曆史時期的建築,既有清末民初的古建築群,如越石廟、許家大院等,這些建築外表樸實,內(nei) 部卻庭院深深,環境優(you) 雅;也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獨棟樓房,三層或四層,外牆貼各色的瓷磚;還有由孟凡浩團隊設計、讓東(dong) 梓關(guan) 迅速走紅的“新杭派民居”。

  “我們(men) 不想照搬照抄傳(chuan) 統建築做‘假古董’,也不想做不接地氣的‘歐陸風’,我們(men) 想做根植於(yu) 文化傳(chuan) 統的建築,體(ti) 現江南民居的傳(chuan) 統神韻和氣質。”孟凡浩說,正是循著這樣的思路,他們(men) 在設計“新杭派民居”時,借鑒了吳冠中筆下的江南民居意象,巧妙地結合傳(chuan) 統民居人字屋麵中微曲、起翹的做法,再通過抽象與(yu) 重構策略,將屋頂做成不對稱坡和連續坡。這樣的設計,讓落成後的民居溫婉內(nei) 斂、簡約大氣,遠看分明已融入鄉(xiang) 間,近看也沒有拘泥於(yu) 傳(chuan) 統建築形式。走進去看,每戶都有3個(ge) 小院,前院綠化美觀,中院用作休閑,後院放置雜物,既中看又中用,引來大家的嘖嘖稱讚。

  這次鄉(xiang) 村漫步,讓大家收獲滿滿。體(ti) 驗者金女士說:“特別喜歡這種體(ti) 驗方式。以前曾來過東(dong) 梓關(guan) 一次,但這一次,因為(wei) 有專(zhuan) 家的現場講解,感受比上一次深刻許多。”

  據介紹,杭州文旅“千人(推廣)計劃”項目於(yu) 今年5月推出,用“文化分享+現場體(ti) 驗”的方式,邀請行業(ye) 內(nei) 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專(zhuan) 家、學者、實踐者等擔任導師帶隊講解,讓市民遊客通過行走“丈量”城市的方式,品味杭州文化、感受杭州曆史韻味與(yu) 文化底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