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七裏海麋鹿回歸悠然覓食
經過一年多野化放養(yang) ,麋鹿群成功進行了自然繁殖,並且分為(wei) 幾個(ge) 小群。去年春天,麋鹿群隻誕下1隻小鹿,而今年春天有4隻出生。
深秋的七裏海濕地,洲灘縱橫、萬(wan) 鳥雲(yun) 集,在蘆草掩映中,成群的麋鹿悠然覓食。這群自去年被野化放養(yang) 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逐步適應了濕地野外生存環境,種群數量明顯增加。為(wei) 全方位加強對麋鹿的觀察與(yu) 監測,日前,市規劃資源局聯合天津師範大學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研究團隊,在七裏海濕地核心區安裝架設紅外相機,及時了解麋鹿的生活習(xi) 性、活動規律、環境需求和種群變化,為(wei) 今後加強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和野生動物保護研究、進一步維護生物安全提供支撐。
記者跟隨研究團隊來到七裏海濕地核心區。“麋鹿是七裏海濕地原有物種。考古發現,2000多年前,曾有大量麋鹿在這裏生息繁衍,後來由於(yu) 多種原因逐漸消失。上世紀80年代,麋鹿從(cong) 海外被重新迎歸國內(nei) 。2011年,寧河區從(cong) 北京麋鹿苑引進10頭麋鹿放養(yang) 在七裏海濕地的飼養(yang) 基地,以加快種群恢複。”七裏海濕地管委會(hui) 顧問於(yu) 增會(hui) 告訴記者。
去年春天,經過專(zhuan) 家論證和考察,七裏海濕地管委會(hui) 將麋鹿放回到七裏海濕地東(dong) 海2.5萬(wan) 畝(mu) 蘆葦、水塘裏,讓它們(men) 自由生長。“近年來,七裏海濕地生態水平不斷提升,蘆葦等大量野生植物為(wei) 麋鹿提供了豐(feng) 富的食源。野外放養(yang) 後的麋鹿明顯膘肥體(ti) 壯,去年春天,麋鹿群隻誕下1隻小鹿,而今年春天有4隻出生。”於(yu) 增會(hui) 說。
在麋鹿野化放養(yang) 的同時,天津師範大學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研究團隊也開始了全程追蹤“護航”。研究團隊針對麋鹿開展了一係列研究,在野外基於(yu) 非損傷(shang) 取樣技術,采集麋鹿種群中個(ge) 體(ti) 的新鮮糞樣,通過對糞樣分子水平的分析,深入了解麋鹿種群的食性、營養(yang) 健康狀況等,為(wei) 七裏海濕地微生境改造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參考依據。
“我們(men) 初步研究發現,放養(yang) 的麋鹿主要采食部分禾本科植物以及荇菜等水生草本植物,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麋鹿群成功進行了自然繁殖,並且分為(wei) 幾個(ge) 小群,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它們(men) 已經初步適應了濕地自然環境。”研究團隊負責人趙大鵬教授表示,野外放養(yang) 有利於(yu) 提升麋鹿的自我維係功能,壯大基礎種群,對七裏海濕地維持平衡的生物多樣性係統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記者看到,研究人員在距離地麵70厘米左右的高度,將多台套著迷彩外殼的紅外相機固定在木樁上。當動物從(cong) 裝置前方經過時,動物體(ti) 溫與(yu) 環境溫度造成的溫差會(hui) 引起相機周圍熱量的變化,這種變化由紅外傳(chuan) 感器接收後,觸發相機拍攝。
“我們(men) 根據麋鹿留下的蹄印、糞便、臥痕等線索推測出它們(men) 活動頻繁的區域,然後將紅外相機布設在這些區域內(nei) ,優(you) 先選擇它們(men) 取食、休息及活動的點位。”趙大鵬說,接下來,會(hui) 定期提取相機數據,開展紅外數據的綜合整理與(yu) 專(zhuan) 業(ye) 分析,並根據監測情況,進一步擴大紅外監測覆蓋範圍。
麋鹿是濕地生態係統的旗艦物種。“旗艦物種”是指對社會(hui) 生態保護力量具有特殊號召力和吸引力,可促進全社會(hui) 對物種保護關(guan) 注的代表性物種。人們(men) 熟知的旗艦物種有大熊貓、東(dong) 北虎、川金絲(si) 猴等。濕地生態係統中重要的旗艦物種包括東(dong) 方白鸛、遺鷗、勺嘴鷸、麋鹿等。
“由於(yu) 旗艦物種對生存環境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保護旗艦物種本身,也就保護了旗艦物種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乃至整個(ge) 生態係統。”市規劃資源局森林野保處副處長教效同表示。近年來,我市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和“871”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的有力推進,使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截至目前,我市擁有各種獸(shou) 類、鳥類、兩(liang) 爬類野生動物521種,昆蟲1000餘(yu) 種,植物1000餘(yu) 種,成為(wei) 華北地區重要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接下來,我們(men) 將持續開展麋鹿種群監測工作,借助先進技術手段,推動麋鹿安全保護和科研監測更加精準、有效,助力麋鹿種群數量不斷擴大,生物多樣性更加豐(feng) 富。”教效同說。(記者 陳璠 錢進 潘立峰 通訊員 韓克武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