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建設高標準技術要素市場
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趙竹青)《“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zhuan) 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25日在科技部官網全文公布。其中發展目標明確:“十四五”期間,現代化技術要素市場體(ti) 係和運行製度基本建立,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製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技術要素市場基本建成;到2025年,我國技術要素市場製度體(ti) 係基本完備,互聯互通的技術要素交易網絡基本建成,技術要素市場服務體(ti) 係協同高效,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成效大幅提升。
《規劃》明確,到2025年,中國技術交易所、上海技術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3個(ge)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和科技成果產(chan) 權交易機構基本建成,與(yu) 若幹區域性、行業(ye) 性技術交易機構互聯互通,形成層次多元、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技術要素交易網絡;全國技術交易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萬(wan) 億(yi) 元;到2025年,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達到20家,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達到15家,國家技術轉移機構達到500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超過60家,技術經理人數量突破3萬(wan) 名。
《規劃》提出了6項重點任務,分別為(wei) :健全科技成果產(chan) 權製度、強化高質量科技成果供給、建設高標準技術交易市場、提升技術要素市場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效能、促進技術要素與(yu) 其他要素融合、加速技術要素跨境流動。
《規劃》指出,深入推進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探索賦權科技成果轉化的管理製度、工作流程、決(jue) 策機製、轉化模式,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容錯糾錯機製,及時凝練典型經驗舉(ju) 措並推廣;開展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改革試點,推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管理從(cong) “行政控製資產(chan) ”向“市場配置資源”的轉變。
圍繞強化高質量科技成果供給,《規劃》提到,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全麵提升企業(ye) 在研究製定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科技計劃、創新政策和技術標準中的參與(yu) 度,把科技成果轉化績效作為(wei) 核心要求納入國有企業(ye) 創新能力評價(jia) 體(ti) 係。同時,開展科技計劃項目經理人製度和“業(ye) 主製”試點,開展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後評估試點,以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應用或行業(ye) 推廣情況作為(wei) 科技計劃項目接續實施、滾動支持的重要參考。
提升技術轉移機構專(zhuan) 業(ye) 化服務能力,《規劃》明確,完善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布局,圍繞國家區域戰略,推動黃河流域、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建設;開展高校專(zhuan) 業(ye) 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試點。
《規劃》強調,支持科技人員通過創業(ye) 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員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兼職離崗創新創業(ye) 。探索建立科技人才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ye) 流動機製,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員“雙聘門”或“旋轉門”機製,暢通高校院所和企業(ye) 間人才流動渠道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