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不拘一格”擴大職稱評價範圍

發布時間:2022-10-28 15:07:00來源: 天津日報

  天津市人社局近日發布通知,進一步做好天津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工作。

  《通知》擴大了評價(jia) 範圍,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價(jia) 的範圍擴大為(wei) 工程技術、農(nong) 業(ye) 技術、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ti) 育、技工院校教師等8個(ge) 職稱係列。

  高技能人才可按報考條件要求參加全國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業(ye) 資格考試。具備高級工及以上職業(ye) 資格或職業(ye) 技能等級的技能人才,在現工作崗位近3個(ge) 年度考核合格,且符合國家和天津規定的相應係列職稱申報條件,均可參加相應係列職稱評價(jia) 。

  在學曆和資曆條件方麵,建立技能人才學曆比照認定製度,全日製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技師)班畢業(ye) 的,可分別比照中專(zhuan) 、大專(zhuan) 、本科學曆申報。高技能人才取得職業(ye) 資格或職業(ye) 技能等級後從(cong) 事技能工作的任職經曆,可累計為(wei) 專(zhuan) 業(ye) 技術工作任職資曆。

  在專(zhuan) 業(ye) 能力和業(ye) 績成果條件方麵,突出職業(ye) 能力和工作業(ye) 績,注重評價(jia) 高技能人才在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執行操作規程、解決(jue) 生產(chan) 難題、參與(yu) 技術改造革新、工藝改進、傳(chuan) 技帶徒等方麵的能力和貢獻。技能競賽獲獎情況、行業(ye) 工法、操作法、完成項目、技術報告、經驗總結、行業(ye) 標準等創新性成果均可作為(wei) 職稱評價(jia) 的代表性成果。對學曆、論文、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限製性要求。

  在破格條件方麵,《通知》對長期堅守生產(chan) 一線崗位,具有高超技藝和一流業(ye) 績水平、為(wei) 國家經濟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作出突出貢獻的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包括通過競賽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的高技能人才、天津市技術能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可破格申報相應係列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

  對中華技能大獎、“海河工匠”獲得者,通過評選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的高技能人才,擔任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或經天津認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可由相應係列(專(zhuan) 業(ye) )職稱評審委員會(hui) 破格評審認定副高級職稱或直接申報評審正高級職稱。獲得全國技能大賽金、銀、銅牌選手及全國行業(ye) 職業(ye) 技能競賽第一名的選手,可以直接申報評審相應係列(專(zhuan) 業(ye) )副高級職稱。

  取得工程技術、農(nong) 業(ye) 技術、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ti) 育、技工院校教師等係列助理級以上職稱,在天津各類企事業(ye) 單位技術技能崗位工作或在天津就業(ye) 的自由職業(ye) 、新就業(ye) 形態從(cong) 業(ye) 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符合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條件的,可按《指導目錄》申請參加與(yu) 現崗位相對應職業(ye) (工種)的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

  對具有中級、副高級職稱並獲得納入天津計劃的市級一類職業(ye) 技能競賽前6名或二類職業(ye) 技能競賽前3名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可破格評價(jia) 認定為(wei) 高級技師。具有本專(zhuan) 業(ye) 正高級職稱的,或獲得中華技能大獎、“海河工匠”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以及從(cong) 事相應專(zhuan) 業(ye) 技能工作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天津市有突出貢獻專(zhuan) 家和全國技能大賽獲得金、銀、銅牌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或世界技能大賽金、銀、銅牌獲得者的指導教練(1人),可申請特級技師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

  《通知》內(nei) 容還包括,用人單位可通過實行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年薪製、協議工資製、股權期權激勵,設立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特聘崗位津貼、帶徒津貼等方式,按實際貢獻給予高技能人才績效獎勵,切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鼓勵用人單位優(you) 先聘用技術技能“雙師型”人才。(記者 廖晨霞)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