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基本實現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工作全覆蓋

發布時間:2022-10-31 14:5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按照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報告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製度的意見》決(jue) 策部署,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已經連續四年審議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分別聽取審議了四大類別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的專(zhuan) 項報告,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七次會(hui) 議是首次聽取審議綜合報告。

  為(wei) 做好監督調研等服務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預算工委、全國人大財經委組成專(zhuan) 題調研組。10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七次會(hui) 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預算工委、全國人大財經委關(guan) 於(yu) 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的監督調研報告。

  報告顯示,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根據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建立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報告製度的明確要求,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關(guan) 於(yu) 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監督的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安排,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認真開展統計清查,不斷健全製度體(ti) 係,持續推進重點改革,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各方麵取得良好進展。

  國有資產(chan) 家底初步摸清。2017—2021年,全國企業(ye) 國有資本權益從(cong) 50.3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86.9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14.6%;金融企業(ye) 國有資本權益從(cong) 16.2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5.3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11.8%;行政事業(ye) 性國有淨資產(chan) 從(cong) 20.5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42.9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20.3%;全國國有土地麵積由5.05億(yi) 公頃增加到5.23億(yi) 公頃,增長了3.6%。2021年末,全國國有資本權益(含金融)112.2萬(wan) 億(yi) 元,對應308.3萬(wan) 億(yi) 元的全國企業(ye) 國有資產(chan) 總額和352.4萬(wan) 億(yi) 元的全國國有金融企業(ye) 資產(chan) 總額,分別比2017年末增長68.7%、68%、46.2%。

  國有資產(chan) 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在國務院統一行使國有資產(chan) 所有權的基礎上,持續完善各類國有資產(chan) 管理體(ti) 製,基本形成主要覆蓋企業(ye) 、金融企業(ye) 、行政事業(ye) 性、自然資源等四大類別國有資產(chan) 的分類分級管理格局,國防資產(chan) 、人民銀行資產(chan) 等特殊類別資產(chan) 依法實行專(zhuan) 門的管理體(ti) 製。

  管理情況報告製度不斷完善。健全橫向協作、縱向聯動的工作機製,各級政府因地製宜建立不同形式的部門協調機製和報告編製工作機製,並加強與(yu) 人大有關(guan) 工作機構的溝通聯係,共同交出了涵蓋企業(ye) 、金融企業(ye) 、行政事業(ye) 性和自然資源等各類國有資產(chan) 的全口徑家底。經過5年努力,基本實現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報告工作全覆蓋。

  國有資產(chan) 管理效能進一步顯現。國有資本布局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聚焦戰略安全、產(chan) 業(ye) 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加大力度推進國有企業(ye) 重組整合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涉及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領域營業(ye) 收入占比超70%。國有資本經營效益進一步提高,5年來,全國國有企業(ye) 利潤和金融企業(ye) 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穩步增長。

  報告顯示,各類國有資產(chan) 管理和治理都取得了明顯進步,但國有資產(chan) 管理的整體(ti) 性、係統性、綜合性還不夠,對國有資產(chan) 所有權行使、政府履行國有資產(chan) 管理職責的一些基礎性、理論性問題還沒有厘清。

  報告提出了相關(guan) 建議:夯實基礎工作,進一步摸清國有資產(chan) 家底;堅持係統觀念,進一步樹立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國有資產(chan) 管理理念;突出統一所有,進一步理順管理體(ti) 製;深化重點改革,進一步釋放活力提高效益;完善報告製度,進一步健全國有資產(chan) 治理機製。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30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